還記得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寫道「初冬已經頗冷,蚊子卻還多,後來用被蓋了全身,用衣服包了頭臉,只留兩個鼻孔出氣」。對付蚊子相信類似的方法,很多人都用過,儘管不是一個令人很愉悅的辦法但卻可以信手拈來,實施起來毫無門檻,也是我等懶人的最愛!蚊帳,由於處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感覺很是惶恐,所以我是不喜歡蚊帳的。從三十多年前的虎頭牌蚊香到電熱滅蚊藥片,再到電熱驅蚊液,效果好是好,可每天都記得要去換一片,藥液的那種往往第二天忘記關,都不省心!
在與蚊子的長期的鬥爭中,我發現,在家裡我是最招蚊子的人,於是每天晚上睡覺前滅蚊工程就由我來實施了。於是我在尋找一種令人省心的滅蚊機器,紫外誘蚊燈發出的微光和電擊蚊子時的噼啪聲是影響睡眠的。於是,找來了這個青荷防蚊網來試試。
這個青荷防蚊網是迄今為止最為「佛系」的對付蚊子的設備——不像上文提到過的那些設備,都是對蚊子殺殺殺!唉,就算花花草草也是一條生命啊何況蚊子!
之所以叫做「防蚊網」是因為此物是利用藥物揮發來使蚊子感到害怕而不敢留戀於這個設備周圍,達到驅離蚊子的目的,就像我們聽到「嗡嗡」的蚊子響了,然後揮揮手,不打它,這麼佛系的設備!
青荷防蚊網內部的藥源是一種驅蟲菊酯,封在這個殼子裡面的網狀藥芯裡,通過微量釋放到空氣中,可以持續100時間,在青荷防蚊網周圍形成一個屏障,蚊子就不會越過這個無形的「網」到達像一個隔離蚊子的蚊帳一樣。
這就是內部的藥芯,外殼上分布許多小孔以利於藥物揮發,如果掛在室內,通過空氣流通,就會在室內形成一個保護區域,蚊子就不會進入這個區域了,就像一頂無形的蚊帳。
當然,我們要研究一下蚊子從哪裡進來的,不用說,門窗處,既然有這種效果,我們就可以把它掛在窗口、門口這些位置,藥物緩慢長時間釋放,在門窗處形成一個保護網,就像我們的紗窗一樣。既然是紗窗,那麼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應該保證室內是沒有蚊子的,否則,它被這個「紗窗」封在室內,萬一發飆就不好了。
以往的滅蚊器是通過點燃或者電加熱來是藥劑揮發,而青荷防蚊網通過藥物自然揮發,因此不許點燃、不需加熱,從安全性上看,要勝出一籌。而每一片青荷防蚊網支持100天的藥劑揮發。
這是底部的空氣對流孔,我們可以把青荷防蚊網掛在陽臺或是窗臺以及入戶玄關的位置。在內部的網格能夠經受陽光和雨淋而不會被分解或衝刷,因此,掛在陽臺位置,也不用擔心效果。
在包裝中附帶底一個小提手,可以自由選擇豎放還是橫放。
這是把提手裝在上放,豎起來掛。
這是把提手裝在中間,橫起來掛。
在殼子上還有一個撥盤,剛好五月份掛上去,我們把撥盤撥到5,表示5月開始使用的,到了3個月後這藥劑就揮發完了,到時候我們記得換一個,有了這個撥盤,就不用擔心忘記用了多長時間了。
我把它掛在陽臺入戶的門上方,這是家裡最容易進蚊子的地方,平時大門是常閉狀態,窗戶有紗窗,蚊子進不來,只有這個陽臺門,每天出進的次數太多,這個位置最合適。
經過這幾天的使用,確實發現屋裡基本上沒有蚊子了。而地板上也不用經常清理以往滅蚊器燻死的死蚊子了,也不用每天晚上去換滅蚊藥片了,這真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