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陽明山花鐘公園旁的蔣介石銅像遭自稱「臺灣建國工程隊」成員郭志剛及林廷穎「斬首」。士林地院今(10日)開庭,郭志剛聲稱,這是他表達信仰的「行為藝術」,對此,有網友批評,「敢做不敢當」。
臺灣「獨派」團體「臺灣獨立建國工程隊」「斬首」蔣介石銅像,兩名「臺獨」分子均戴面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11月10日電 今年4月,陽明山花鐘公園旁的蔣介石銅像遭自稱「臺灣建國工程隊」成員郭志剛及林廷穎「斬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花10多萬元(新臺幣,下同,約合2.2萬人民幣)修復銅像,不料,兩周後,二人竟又冒著大雨,企圖再次切割蔣介石銅像,結果被巡邏警員當場逮捕,依妨害公務及毀損罪送辦並起訴。士林地院今(10日)開庭,郭志剛在庭上聲稱,這是他表達信仰的「行為藝術」,對此,有網友批評,「敢做不敢當」。
據臺灣親綠媒體消息,士林地院今天(10日)進行準備程序,法官詢問二人「對於被起訴罪名有無意見?」,郭志剛宣稱,臺灣民眾不應該替蔣介石設立銅像,,並開始講述歷史。法官一度打斷其陳述,並詢問:「你是有準備講稿嗎?」,郭志剛稱,他沒有準備講稿,但仍滔滔不絕講了超過30分鐘,聲稱砍蔣介石銅像是實踐自己信仰的「行為藝術」,主張自己無罪。
林廷穎則稱,當天郭志剛只說要請他幫忙,他就坐上其車子一起前往陽明山,「我只知道要去陽明山,但不知道去幹什麼,也不知道要砍銅像的頭。」訊後,法官宣布擇期再開庭。
對於郭志剛等人的說法,有臺灣網友留言表示,「如果你對他方有產權且不屬於自己的蔣介石銅像斬首,這叫毀損罪」、「沒有法律觀念,沒有公德心」、「敢做不敢當」。
據早前報導,自蔡當局上臺後,不斷推動「去蔣化」、「去中國化」。面對持續發生的相關案件,蔡英文當局不但坐視不理,甚至採取縱容的態度,使得臺灣社會的族群裂痕不斷在擴大。
據海外網早前報導,對於「臺獨」分子「斬首」蔣介石銅像的行為,臺北市長柯文哲曾質問,「這樣做有讓臺灣社會更團結、更和諧嗎?」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這幾年,在民進黨對意識形態的操弄下,臺灣歷史與認同都遭扭曲。民進黨上臺後,臺當局帶頭粗暴「去蔣」,讓臺灣內部族群仇恨對立態勢升高,裂痕擴大。郝龍斌還提醒,民進黨當局不斷製造仇恨、不滿與對立,以為可坐享撕裂社會後的選票利益,但這樣的社會氛圍總有一天會反撲蔡當局。蔡當局製造仇恨對立,代價遲早要還。(綜編/海外網 張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張申、孫蒙
31174781,."獨派"砍蔣介石像自稱行為藝術 被批:敢做不敢當,.2017-11-10 17:52:00,.204284,.張申、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