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可總有一群普通人,用生命為我們擋住了一座座大山。這些人,是醫護人員、公安民警、衛生防疫人員、基層幹部……是不辱使命、挺身而出的共產黨員。這些人,是妻子、丈夫、父母、兒女……是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鋼鐵戰士。一句「我是黨員,我先上」不知暖了多少人的心。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即日起陸續整理出這些滾燙的話語,記錄下一個個普通共產黨員的忠貞和承諾,為打贏戰「疫」阻擊戰鼓勁加油!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湖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三年前已患有漸凍症,半月前愛人也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卻率領全院240名黨員衝鋒在前,日夜撲在一線。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我不衝誰衝,我不帶頭誰帶頭?」
作為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算上這次,這是彭志勇17年來第三次衝鋒在防疫救治的最前線。17年前的SARS疫情暴發時,彭志勇參與會診、搶救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暴發時,他也主動請纓,在前線負責重症患者的搶救工作。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他帶領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團隊,再次衝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科室主任,我不衝誰衝,我不帶頭誰帶頭?」彭志勇說得很平靜。為身先士卒,他把ICU當成第二個家,幾乎24小時都在科室,累了就在辦公室沙發上靠一會。
「我是黨員,危急時刻我不上誰上?」
32歲的胡龍霞是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護士,她被抽調增援金銀潭醫院。這是武漢市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收治了大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我是黨員,危急時刻我不上誰上?」那次抽調,腫瘤中心只需要派一名護士,但胡龍霞覺得自己責無旁貸。
在重症病區,胡龍霞的許多操作都是有創的,但她依然平安無事,CT結果正常,前幾日病毒核酸檢測也是陰性。1月30日,新的同事接棒,胡龍霞開始到酒店隔離觀察。回顧這些天在抗疫一線的經歷,她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一名醫護工作者應該做的事,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線上,我只是一名小兵,很多同行付出的遠遠比我多……」
「特別是在這個時期,黨員更應衝在前面。」
中南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郭琴因連續多日救護照顧重症患者,不幸被感染。經過隔離救治,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並經過專家評估身體狀況良好,郭琴順利康復。不顧家人和同事的勸阻,1月28日早上,郭琴回到了自己的崗位。返崗第一天,她就工作了10個小時。郭琴說:「我是黨員,要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特別是在這個時期,黨員更應衝在前面。」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按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梅裡斯村黨支部書記朱立君帶領村黨支部迅速上崗。
「我是村裡老黨員,這個時候我得發揮作用。」朱立君年邁的父親在疫情發生後也投身到這場「戰鬥」中。朱立君還要求護理專業剛畢業的兒子也回到村裡,運用學到的醫學專業知識,挨家挨戶排查測量體溫,祖孫三代結伴同行奮戰在一線。朱立君說:「只要疫情還在持續,我就將繼續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必須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就要衝鋒在前!」
湖北武漢市江岸區一居民帶著肺部感染且高燒達39.5度的妻子到社區尋求幫助,社區書記夏志剛在了解到120救護車因繁忙無法及時到達時,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穿上簡易防護服,騎上電動車載著病人奔向最近的醫院。當問及為什麼會有這種勇氣時,他的回答是:「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就要衝鋒在前!」
「我有弟弟,有兒子,無後顧之憂。」
這是河北邢臺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組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張延威的請戰書,他說:「我請戰理由有三:我在急診工作10餘年,多次參加省、市傳染病拉練,具備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該衝鋒在前;我有弟弟,有兒子,無後顧之憂。」
「冷,但我的心裡是熱的。」
安小偉是北京市門頭溝區地震局派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掛職扶貧幹部。1月15日他返京休假。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他立即向單位領導主動請戰,要求到第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2月5日,一場降雪使氣溫陡然下降了許多。寒夜中,安小偉與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堅守在城子街道西寧路社區路口。「冷嗎?」「冷,但我的心裡是熱的。對黨員幹部來說,帶頭向前全面防控疫情就是我的責任。」安小偉說。
「現在就是我們兌現入黨誓詞的時候了,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孩子剛剛2歲的姜華是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呼吸科的文職醫生。接到馳援武漢的命令後,她義無反顧主動請纓:「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呼吸專科醫生。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必須率先頂上。」
34歲的曾華,是空軍軍醫大學986醫院的文職人員,也是一名護士長。除了負責重症患者的搶救、病房輸液、監測和錄入生命體徵、給患者領飯發飯等工作外,她還負責其所在組醫護人員體溫監測登記工作。「現在就是我們兌現入黨誓詞的時候了,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她說。
「雖然我很想在節日裡給家人做頓飯,但工作崗位更需要我!」
大年初一一早,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的黨員就忙了起來。作為街道消殺組的組長,黨員宋陽早早地帶領消殺組挨個樓道噴灑消毒水;吉通社區黨員樓棟長王世金戴著口罩、手套和測溫槍,和社區網格員挨家挨戶貼防疫傳單;宏盛社區黨委書記張秋蓮忙著對幾位外地遊客跟蹤監測……黨員蘭莉負責全街道數據統計上報工作,外表柔弱的她話語堅定:「雖然我很想在節日裡給家人做頓飯,但工作崗位更需要我!」
「我要去!醫院需要我!」
「我要去!醫院需要我!」1月26日,大年初二的晚上,4處骨折在家休養兩個月的湖北恩施市崔家壩鎮衛生院副院長李澤華,再也坐不住了:「我既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我必須衝在第一線。」
初三一大早,李澤華拆下牽引,穿上白大褂,拄著拐杖,就開始在衛生院忙著抗疫工作。白天,到各村衛生室指導消殺、預檢工作;晚上,到各個分診點分析核對數據,他時常深夜一兩點才能休息。看著他忙碌的身影出現在各個地方,緊張工作之餘,同事們打趣他是「跛腳指揮」。
「我是老黨員,要用醫術發揮餘熱。」
湖南湘陰縣古稀村醫楊壽松背上小木藥箱,騎著摩託車,對14名湖北返鄉人員及家人進行醫學觀察,這已成為他每天雷打不動必須完成的工作。家人看他年紀大了,怕他被感染,楊壽松卻說:「我是老黨員,要用醫術發揮餘熱。」
「我是黨員,我必須站在那兒!」
「爸,原諒兒子的不孝吧!我是隊長,又是黨員,疫情兇猛,我必須站在那兒呀!」鄭牧牧長跪在父親靈前,任熱淚奔湧。
1月27日,正月初三,下午15時許,已經連續在滬陝高速羊山新區站疫情防控卡點上值守了三天,正在引導下站車輛排隊接受檢測的鄭牧牧,突然接到家人電話:父親突發腦梗塞,已被緊急送往醫院。放下電話,看著高速出口處車輛排起的長龍,鄭牧牧一聲沒吭,強忍心中的悲痛,繼續指揮引導車輛和人員,直到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出站車流量漸漸變少,輪崗人員到位後,他才急匆匆離去。
「最讓我驕傲的就是,我的家人們都支持我的決定!」
「領導,我申請調回中隊參加一線防疫工作。」老黨員金永春說。
曾任麗水高速路政大隊中隊長的金永春,是一名多年在外掛職的隊員,疫情當前,他主動請纓申請調回中隊參與一線防疫工作。體溫監測、疏導車流、一忙就到了後半夜。在凌晨三點、氣溫零下六度的高速路口,隊友忍不住問金永春,「非要把自己搞到這麼危險的地方來,你老婆不怪你嗎?」金永春緊繃的表情中流露出了笑容,「最讓我驕傲的就是,我的家人們都支持我的決定!」
「黨員衝鋒在一線,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光榮。」
「黨員衝鋒在一線,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光榮,疫情不減,我們不退。」在山東郯城縣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服務點,黨員徐東升介紹,一線醫護人員24小時堅守戰「疫」一線,十天沒回過家,有的女同志想孩子了,就趁吃飯的時間和孩子視頻聊天,逗逗孩子。孩子們總是問她們什麼時間回家,她們哄著說,等你睡了我就回家,轉過頭去又擦掉淚水。所有人都在堅守,困了、累了,就蜷曲身子休息一會兒,醒來繼續投入一線。
「這點痛算什麼?忍忍就過去了。」
疫情暴發後,浙江縉雲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教導員朱偉忠帶隊堅守縉雲西站執勤點,每天一站就是6個小時。朱偉忠身患痛風,腳腫得連穿鞋都費勁,走路困難,但他隱瞞了病情,連續幾日堅守崗位。
2月2日下午,執勤結束與同事交接班後,疼痛難忍的他一聲不響地坐在角落,脫下皮鞋揉腳。「看到他偷偷在一邊揉腳,我才知道他的腳腫得這麼厲害。要不是我問起來,他可能會一直瞞著大家。」與朱偉忠分到同一組執勤的黃廣標心疼地說。朱偉忠卻說:「現在是特殊時期,每個人都不容易,我是黨員,這種時候更要帶頭上。這點痛算什麼?忍忍就過去了。」
「我未婚,沒有牽掛,我去武漢!」
「我未婚,沒有牽掛,我去武漢!」24歲的安徽醫科大學一附院護士潘海燕兩次寫下申請書,要求支援武漢。「我報名!」「報名+1!」「還有我!」……一封封來自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的「請戰書」,在網上流傳開來。1月27日夜,安徽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開赴武漢前線。
「我們都是黨員,喊到就必須上。」
「我們都是黨員,喊到就必須上。」從除夕到今天,重慶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苑社區楊帆一家3名黨員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基層一線。「相比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這點辛苦不算什麼。」楊帆說,「市裡提出要更嚴更實更細更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層黨員得把社區這塊陣地守住,我們『動起來』,群眾才能安心地『靜下來』。」
「黨員帶頭,這是本分。」
「我是黨員,讓我來!」2月5日,北京平谷區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接到十多份待排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樣本檢測任務。每一批次檢測,即使是嚴格按照生物安全防護指南來做,仍然會有風險。有著20年黨齡的微生物檢驗科科長常建華總是把高風險的檢測環節留給自己,保證其他科室人員相對安全。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帶頭,這是本分,這個時候不上什麼時候上?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常建華說。
「疫情阻擊戰中,我是名戰士!」
1月22日,上級命令中心指派一名病原檢測專家赴武漢執行任務,中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組組長史孟婧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並摁下了紅手印。請戰書裡,她這樣寫道:「在傳播途徑和病毒毒力還未掌握清楚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流程複雜、專業性強、危險係數高,我是軍人,也是黨員,應該帶頭去疫情嚴重的一線工作。疫情阻擊戰中,我是名戰士!」單位黨委綜合考慮後,將她留在了風險更大的實驗室崗位上。
「我是黨員、是醫生、是顧問,無論哪個身份,在這個非常時期,我都沒有理由退縮。」
1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被確定為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級定點醫院後,楊德昌主動請纓,要求參與抗擊疫情的工作。「我是黨員、是醫生、是顧問,無論哪個身份,在這個非常時期,我都沒有理由退縮,也不能去頤養天年。只要我的腿還走得動、眼睛還看得見、腦子還轉得了,我就要用所掌握的學術知識服務社會、造福患者。一線的工作暫緩時,就要把心思用在幕後的研究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早日戰勝疫情。」從抗擊非典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楊德昌始終堅守著他的初心。
「我的病人需要我」
參與非典救治17年後,53歲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主任彭志勇再次站在了防疫救治最前線。他把ICU當成了第二個家。為了儘可能地處理更多的臨床工作,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幾乎24小時都在科室,累了就在辦公室沙發上靠一會兒。 「我的病人需要我,我在,他們更能放心。一名30年黨齡的老黨員理應吃苦在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彭志勇說。
「當然能,我是共產黨員!」
1月5日晚10點30分,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急重症科醫生黃小龍接到醫院領導電話,「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需要你馬上支援金銀潭醫院!你能不能上?」「當然能,我是共產黨員!」黃小龍沒有猶豫。此後,黃小龍連續在抗疫一線奮戰了30多天。
2月1日該院將組建雷神山醫療隊。黃小龍提出了加入雷神山醫療隊的要求:「我是呼吸科大夫,有病毒性肺炎診治經驗,去過金銀潭醫院,善於消毒隔離及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是合適的人選。我還是黨員,理應去最困難的地方。」就這樣,一個月內,黃小龍以共產黨員的身份獲得了兩次「特殊待遇」。
「不要嫌我老, 我願把生命留給患者」
「如果咱醫院組織救援隊,我要參加,無論奔赴哪裡,無論生死,我都要參加,因為肩上有責任,心底有使命,因為我是中國醫生。不要嫌我老,我願把生命留給患者,留給年輕的同行們。」1月29日,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76歲高齡、退休20年的佳縣人民醫院老黨員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黨支部遞交了一份「請戰書」,要求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
「本來處處是戰場」
長駐急診留觀室,意味著接觸高危病人的概率遠比在普通門診大得多。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室黨支部書記的張旃卻說:「病毒來了,既來之則戰之。」寫下請戰書之時,張旃特別註明,此事沒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擔任神經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得知妻子決定,李明昌先問了4個字「想好了沒?」得到肯定的回覆後,他又說了4個字:我支持你。
「身為一名黨員,我不能走!」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江蘇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城管環衛服務中心主任唐加月本應在杭州接受術後複查。57歲的他曾患有甲狀腺惡性腫瘤,術後需要每兩個月複查一次。疫情發生後,他撕掉假條:「疫情當前,身為一名黨員,我不能走!」村裡3個卡口,唐加月主動選了最累的一個——來侍路。這條路是鎮裡通往外界的主幹道,每日來往車輛2000多輛次。
「我不僅是父母的兒子,還是一名共產黨員」
張和平是柳河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聖水中隊的一名民警,他的父親在春節前突發心梗和心衰住進醫院,兄弟姊妹5人不僅要輪流到醫院看護父親,還需要照顧臥床的母親。張和平本來想著這個春節假期可以多照顧照顧父親,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
「單位需要我,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不僅是父母的兒子,還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交警。在這個時候,我必須要堅守工作崗位。」張和平堅定地說。他向同事隱瞞了父親的病情,一天兩班倒,堅持上道執勤。
「我們要拿出90後黨員的擔當來」
1月30日深夜11時50分,王嘉銘才吃晚飯,從下午1點走進黃岡南湖隔離點,他和同事已近10個小時不吃不喝。輸液、換藥、霧化、送飯……每天像個陀螺轉個不停。「在疫情面前,我們要拿出90後黨員的擔當來。」今年28歲的王嘉銘是株洲市中心醫院的護士,已經有7年黨齡。得知湖南要組織醫療隊支援湖北時,正在值班的他第一個報了名。「無論多苦多累,我都會堅持到疫情阻擊戰的最後一刻。」他堅定地說。
「我是一名黨員,堅決聽從組織安排。」
「我是一名黨員,堅決聽從組織安排。」湖北武漢市經信局幹部邱國偉接到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揮部的抽調通知時,他來不及多想,迅速收拾好行囊按時報到。而此刻,他的妻子一直堅守在醫院臨床工作崗位上,無法回家。10歲的兒子一個人在家怎麼辦?面對單位領導同事的關心,他在工作群中回覆:「感謝大家的關心,兒子已長大,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了,我的這點小事請淡忘!」
「關鍵時候,我就應該上。」
海河醫院心臟內科副護士長劉春榮,是臨時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擔任護理應急二隊隊長。「80後」的劉春榮是醫院護理隊伍中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老同志」,曾獲得市級青年服務之星稱號。同事們都知道劉春榮患有高血壓,不久前還突發心絞痛。此次任務,劉春榮不顧大家勸阻,義無反顧地進入「紅區」,她說:「論身份,我是黨員;論業務,我比別人更有經驗。關鍵時候,我就應該上。」同事們發現,劉春榮的行裝與眾不同,除了生活用品外還帶了一大兜自備藥。至今,劉春榮已經在一線奮戰十多天。
「疫情當前,這是我的職責。」
1月27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鄒區鎮衛生院,馬衛芬帶班值班。當晚8點多,父親打電話來說母親突然病重已陷入昏迷,讓她立即回家。可此時,她接到常州市疾控中心電話通知,鄒區鎮轄區發現2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派人排查,並緊急轉至隔離醫院。她含著眼淚堅守崗位,拜託丈夫在母親床前盡孝。得知馬衛芬家裡的困難,同事們紛紛要求替換值班,她卻說,「最近特殊時期,大家都很忙。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當前,這是我的職責。」
「怕嗎?我也怕。上嗎?必須上!」
1月27日,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劉俊顧不上黏她的6歲女兒,毅然踏上馳援湖北的列車,奔赴前線。「怕嗎?我也怕。上嗎?必須上!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重症醫學科人,祖國有需要,我們必須隨時上戰場。」1月26日晚,劉俊做通女兒「思想工作」後,在社交平臺寫下感言。
「有任務您優先考慮我!」
「我是呼吸科護士!又去過非典病房!家庭沒有負擔!有任務您優先考慮我!」這是普仁醫院內科護士長、共產黨員邵小燕的一條「請戰」微信。邵小燕所在的普仁醫院是北京市東城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點醫療機構,和她一樣主動請纓的醫務人員,有很多是經歷過「非典」考驗的老戰士。
「黨員不鬆勁兒,群眾才更有信心。」
王永琴是重慶北碚區北溫泉街道作孚路社區黨委書記,剛剛做過胃部手術,現在她每餐只能喝一碗粥。因為疫情的發展,所有社區工作人員取消休假。家人非常擔心:「你的胃沒好,能不能請假?」「我是黨員,還是社區書記,關鍵時刻決不能請假。」王永琴態度堅決。
「挨家挨戶上門,拉網式檢查登記。第一次人不在,再去兩趟,還不在,門上貼上溫馨提示。」王永琴帶著社區幹部包片分工,自己先領了1000戶左右的摸排任務。王永琴說,「黨員不鬆勁兒,群眾才更有信心。」
「當幹部能退休,共產黨員沒有退休期。」
1月28日下午,江蘇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離退休支部書記、腦外科原主任吳堅匆匆趕到陳橋收費站,與同事一起進行疫情防控排查。吳堅今年65歲,從前一天晚上5點起,在收費站守了8個小時,他說,「當幹部能退休,共產黨員沒有退休期。醫院一線醫護人員現在都特別忙,關鍵時刻,我也要衝出來!」
「分配我幹什麼都可以,一定完成任務。」
老人叫張景道,已86歲高齡,是黑龍江大慶市第二醫院退休的主任醫師。他帶著證書前來,請求衝上一線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戰鬥。老人在手寫的「請戰書」裡道出心聲:「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戰鬥,我的同行(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在醫療前線,我實在坐不住了。我在崗43年,基本是在防疫戰線度過的,為此我向領導請求參加戰鬥,分配我幹什麼都可以,我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向組織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綜合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網、新華網、旗幟網、法制日報、中國婦女報、北京日報、天津日報、河北日報、吉林日報、黑龍江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安徽日報、湖南日報、陝西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