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下打新門檻抬高 市值要求成倍提升)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浦泓毅
新一批新股發行的詢價方案陸續亮相。截至23日晚間,已公布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的7家公司無一例外地調高了網下打新的準入門檻。業內人士認為,新股網下打新投資者數量激增或是促使發行人及主承銷商提高門檻的主要原因。預計隨著網下打新門檻的提高,網下入圍率及獲配比例都將有所提升。
上周末,中國證監會核准了1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1家網上直接定價發行,其餘12家都採用網下詢價配售和網上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至23日晚間,共有7家公司公布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其中,新天然氣、城地股份的網下打新門檻比往常高了兩倍,日均市值要求達3000萬元。亞泰集團、常熟銀行、三角輪胎、創新股份及隴神戎發則將門檻由原來的1000萬元市值提升至2000萬元。
此前,自主提高網下打新門檻的現象並不多見。在上一批發行的10隻新股中,宏盛股份、橫河模具將市值門檻提高至2000萬元。而在更早之前發行的前11批共計74隻詢價發行的新股中,僅司太立及花王股份兩隻新股曾將網下打新的市值標線拔高至3000萬元。
根據滬深交易所今年1月發布的修訂後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以初步詢價開始日前兩個交易日為基準日,其在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含基準日)所持有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的日均市值應為1000萬元(含)以上,且不低於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事先確定並公告的市值要求。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表示,新規出臺之初便為提高網下市值需求預留了可能性,即1000萬元市值下限以及發行人、主承銷商在初步詢價公告中規定的市值門檻中兩者取其高。此外,市值門檻沒有上限,未來發行人及主承銷商還可以根據市場認購情況進一步調升市值門檻。
新股為何集體上調網下打新門檻?這或與近期網下打新火爆,配售對象家數激增不無關係。
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網下投資者名錄顯示,共有14256名機構及個人通過了詢價業務的備案,其中,推薦類的個人投資者人數超過1.2萬人,而在去年年中,經中證協報備的個人投資者僅2400餘名。短短一年,網下打新的個人投資者激增近一萬名。
某投行資本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主承銷商能夠用來核查材料完整性、真實性以及剔除關聯關係的時間非常短,配售對象家數激增可能會導致投行忙中出錯。一旦出錯,監管層就會對主承銷商施以處罰。
如此,如果網下打新持續火爆,發行人及主承銷商提高網下市值要求可能將成為下半年新股發行的大勢所趨。
從A股市場經驗看,打新上調市值門檻要求後,符合要求的網下打新者數量都會有不同程度下滑。這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C類對象衝擊最大。以宏盛股份為例,公司網下初步詢價對象家數僅2347家,而與其同期發行新股的平均網下詢價對象為4048家。
配售對象家數減少也意味著配售比例的提升。宏盛股份A類、B類、C類的獲配比例各為0.009%、0.005%、0.007%;而同批發行新股的三類投資者的獲配情況為0.006%、0.003%、0.003%。
儘管獲配比例提高,由於打新成本的增加,C類投資者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將有所降低。申萬宏源研究測算,當市值門檻提高到3000萬元時,C類投資者網下打新的年化收益率將下降至18.63%,收益依然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