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貞(公元856年-公元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唐末、五代藩鎮軍閥,官至鳳翔、隴右節度使受封岐王。
初入鎮州博野軍,以軍功升任隊長,往後所屬戎行打敗了黃巢的部將尚讓,宋文通以軍功遷神策軍指揮使,(公元886年),朱玫等藩鎮節度使以抵擋田令孜為由起兵侵犯唐僖宗,宋文通以護駕之功拜武定節度使,被賜名李茂貞。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唐僖宗由鳳翔回來長安,遭受藩鎮李昌符阻攔,護駕部隊與李昌符的戎行發作劇烈衝突,李昌符兵敗逃走,僖宗命李茂貞追擊,李茂貞不負僖宗所託將李昌符打敗斬殺。僖宗進步李茂貞為鳳翔、隴右節度使,(公元890年)封隴西郡王。往後身經百戰展開了大片地盤,並初步對朝政指手畫腳。使得嗣位的昭宗李曄非常不滿。(公元893年)朝廷與李茂貞發作多次衝突,先後數次出動戎行徵伐,作用連連打敗。宰相杜讓能、李溪、韋昭度先後被殺,唐昭宗被打得損兵折將。而李茂貞不光未獲罪反被晉封為岐王。
李茂貞沒有出動戎行徵伐朱溫,也沒有稱帝,但他卻做起了事實上的皇帝:開設岐王府,自己運用皇帝的儀仗,讓老婆做了皇后。但他的轄地卻逐步減小,河東、後梁和蜀地政權都想從他手裡揩點油,到後梁的末年,他的領地只剩下了七個州,成了一個小統一天下。 後唐滅掉後梁,李茂貞以叔父的名義給李存勖寫了封信,恭喜他佔有開封。
等李存勖定都洛陽後,他心裡很不安,上表稱臣,又讓兒子去朝見李存勖,基本上歸附了後唐,由於後唐的國號和被朱溫替代的唐朝的年號一樣,李茂貞原來是唐朝的岐王,如今歸附稱臣也很正常,沒有什麼屈從的意思。李存勖由於他是舊朝的元老,對他很敬重,仍讓他任舊官職,還改封他為秦王。
唐朝消亡後,李茂貞未向後梁稱臣,沿襲唐哀帝的天佑年號,並預備聯合王建、李克用出動戎行徵伐朱溫,但因各懷心思而不了了之,後唐樹立後,李茂貞胸襟不安,上表給莊宗李存勖,向後唐稱臣,李存勖因其是舊朝老臣,不加見責,改封其為秦王。改封秦王后不久,李茂貞病死,時年六十九歲。諡曰忠敬。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