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現代劇裡,都有一個出軌的人,在《親愛的自己》這部劇,出軌的是劉洋。
當然,也和以前一樣,劉洋的出軌引發了網絡的群嘲,「劉洋出軌」衝上熱搜。而劉洋的扮演者彭冠英也很聰明的發微博求保命。
大概是還有傅慎行濾鏡吧,彈幕裡罵劉洋的很少,絕大多數人都把自己的口水浪費在了小三魏亞雲身上。
魏亞雲不是林有有
魏亞雲被稱為林有有2.0,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實習生,卻都不要臉的愛上一個結了婚的男人,靠著死纏爛打成為了他的情人。
但事實上,魏亞雲比林有有弱多了,林有有是正正經經的北京戶口,懷揣著一顆狼子野心,能夠從北京千裡追情郎,飛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
她看上的,是許幻山的公司和錢,還有他那不切實際的才華和夢想。
而魏亞雲呢,頂多是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農村姑娘,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考上大學,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卻因為劉洋的一點點好而泥足深陷。
林有有是主動進攻,魏亞雲更多的是被動等待。
從師兄妹到情人
最開始,魏亞雲不是過辦公室的一顆棋子,只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姑娘,因為劉洋幫忙指出工作上的紕漏,便改了陣營,把他當做工作上的靠山。
後來,兩個人一明一暗,相互配合,除掉了辦公室裡的釘子,也建立起了革命友誼,魏亞雲對劉洋的稱呼從「劉老師」變成了「師哥」,再從「師哥」變成了「洋哥」。
其實,他們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來自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都是靠著自己勤學奮進考上了交大,而且,他們都當過「縣狀元」。
那些走過的山路,吃過的烤土豆,讓兩個人變得更親近。
魏亞云為了工作忙到忘了吃飯,只因為劉洋是項目負責人。劉洋既想逃離應酬的酒局,也不想回家捲入親媽和媳婦的戰爭,於是他拎著一份晚飯,去公司看望魏亞雲。
魏亞雲的第一反應是震驚,她不敢相信,她覺得劉洋是對她最好的人。
很少有男人會拒絕主動撲上來的女人,劉洋也不意外。
那一天,公司同事提前慶祝他升職加薪,喝高了的劉洋和魏亞雲當眾喝起了交杯酒。之後,酒局散了,兩個人更是趁著酒醉,親到了一起。
李思雨手撕渣男
紙是包不住火的,有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有了第二步,就會有更進一步。
就像《三十而已》裡,許幻山最初想把林有有送回北京,之後又幫她繳酒店費用,再到後來租房金屋藏嬌,都是一步一個坑。
劉洋出軌是既定的事實,而魏亞雲也從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變成了步步為營的小三。她不僅要劉洋的愛情,她還有劉洋完全屬於自己,她更想在上海有個家。
丈夫的不忠,再笨的女人也會察覺得到,張芝芝只是需要時間。對於這一切,她是無可奈何,軟弱的只知道哭泣。
關鍵時候,就看出閨蜜的好,李思雨直接上手打渣男,陳一鳴攔都攔不住。
張芝芝並不無辜
張芝芝是受害者,但她也並不無辜。
當初,她一門心思想要雨薇高人一等,費勁巴拉給孩子轉學。到了貴族學校,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討好各位富太太,做她們免費的勞動力。
不僅如此,她還拉扯著劉洋跟她一起去應酬,虛報劉洋的官職和學歷。更慘的是,她為了抽空去參加太太圈的聚會,把劉洋的親媽叫了過來,給自己挖了好大一個坑。
之後,她終於認清楚富太太虛偽的真面目,想要給雨薇轉學,卻始終說不清原因。和婆婆吵架也是,明明是婆婆有錯在先,她卻永遠低著頭,永遠說不到重點。
看她一副軟弱窩囊的樣子,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她的婆婆雖然重男輕女,但有一點說的很對,劉洋每個月一萬五的工資,張芝芝只有六千,這個家是劉洋在養。
所以,當張芝芝氣急敗壞讓婆婆離開,婆婆卻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是我兒子的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誰掙的錢多誰就有發言權。
小三比張芝芝更可憐
張芝芝要做的,是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是一直圍著老公孩子打轉。
劉洋買了268的水杯,她捨不得用 ,給退了,換成更經濟實惠的購物券。她這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委屈了自己,卻得不到劉洋的半點憐惜。
劉洋看著張芝芝用黃瓜敷面膜,一臉鄙夷,他沒有感恩妻子的付出,只當她是個操持家務的黃臉婆而已。
看魏亞雲,典型的小時候缺愛。劉洋給她送了一個晚餐,她就覺得劉洋是全世界對她最好的人。劉洋給她買個268的水杯,她就受寵若驚,恨不得一輩子跟劉洋在一起。
這樣的女孩子,很容易別人給點小恩小惠就被拉攏,把自己的愛看得太廉價。
按照劇情的發展,無外乎有兩種結局。
第一種,劉洋出軌的事實曝光,張芝芝為了孩子繼續跟他在一起,那魏亞雲肯定在公司待不下去,只好自己辭職,她沒錢沒人脈,多半也只能離開上海。
第二種,魏亞雲和劉洋順利在一起,那就讓惡婆婆去整治她好了,有人一直戳她的脊梁骨,說她是小三。而在她和親媽之間,劉洋毫無疑問會選擇後者。
而這個時候的張芝芝,已經逃離那個可怕的家,跟著李思雨,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奮鬥,何其快哉!
所以說,與其依靠男人,還不如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