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布丁媽媽
我國的高校數量眾多,一共有2900多所,其中成人高校有268所,剩下的都是普通高等院校了。
2020年已經完美地收官了,同時也進入到了來年高考的倒計時中,下屆考生也投入到了高考的備戰中,除了準備高考很重要外,院校的報考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只有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未來就業時才會找到薪資和待遇都豐厚的工作,你的學歷和畢業院校就是未來就業時的有力敲門磚。
我國的高校數量眾多,可以滿足不分分數的考生需求,考生在挑選目標院校時,要查詢的資料還真不少,高校的師資力量、學科水平、辦學層次和競爭力等方面都是需要了解的,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國內綜合排名50強的大學。
國內大學綜合排名50強出爐,上海交大跌出了前3,武大無緣前5第一梯隊:第1—第10名清華大學得分最高,穩居第1的位置,在國內高校中屬於佼佼者了,在各方面都是領先於其他高校的,國內的另一所高等學府北京大學緊隨其後,位列第2,清華在辦學層次、辦學師資、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國際競爭力和重大項目科研成果等多方面都是超越北大的。
但在學科水平和科學研究方面不如北大,浙江大學位列第3,上海交通大學跌出前3,位列第4的位置,雖然上海交大在辦學層次、辦學師資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優於浙大。
但在學科水平、國際競爭力和重大項目成果等方面是不如浙大的,南京大學位列第5,雖說人才培養方面比上海交大亮眼,但在學科水平、辦學師資和國際競爭力等多方面和上海交大還是差距明顯的。
復旦跌出前5,位列第6的位置,雖然辦學層次、學科水平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優於南京大學,但綜合來看還是有些差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7,雖然辦學層次、國際競爭力和高端人才父母比復旦強,但其他方面還是有些差距的。
華中科技大學位列第8,武漢大學無緣前5,位列第9,雖然人才培養、學科水平和師資規模比華中科技大學厲害,但其他方面還差點意思,中山大學也擠進了前十的排名。
第二梯隊:第11—第20名西安交大無緣前10,位列第11的位置,在學科水平和科學研究等方面是不如中山大學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同濟大學都進入了前15的排名,北京師範大學和同濟大學的總得分差別是很小的,差一點就又能上升一個名次了。
四川大學升到了第16,雖然在辦學層次上不如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南開大學,但在學科水平和科學研究方面都是超越這幾所高校的,北京理工大學擠進了前20的排名。
第三梯隊:第21—第30名天津大學是這一梯隊內排名最高的,山東大學的排名還是有些亮眼的,雖然辦學層次和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不如廈門大學,但在學科水平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是厲害的。
吉林大學的排名應該有上升,都超越了華南理工大學,兩者只差了0.1分,在學科水平和辦學師資等方面是優於華南理工的。
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等也都進入了前30的排名中。
第四梯隊:第31—第40名湖南大學是這一梯隊內排名最高的,電子科技大學的排名應該上升了,在人才培養、師資規模和高端人才等方面超越了北京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排名應該有上升,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表現比南京理工大學亮眼。
東北大學、蘇州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蘭州大學也進入前40的排名,蘭州大學以微小的差距落後於華中農業。
第三梯隊:第41—第50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這一梯隊內排名最高的,華東理工大學的排名應該有上升,雖然在辦學層次和學科水平等方面不如北京交通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上海大學,但在總分和排名上還是領先。
南方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暨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也都進入了前50的排名,其中,暨南大學的排名讓人眼前一亮。
分析這50所高校,在學科、師資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是比較優質的,像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湖北等教育強省上榜高校居多。
寄語:這些榜上有名的高校,也是國內有名的重點院校,錄取的分數線也是不低的。
大家對這一排名怎麼看呢?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帶你了解和教育相關的大事小情,如果你也對教育感興趣的話,歡迎關注我。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