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于謙相聲裡的幾個北京方言俚語 很有趣

2020-12-17 古代文化常識

常聽郭德綱于謙相聲的都會發現,他們倆的相聲不像趙本山趙家班的小品有濃厚的地方語言特色。一點也沒有也不現實,相聲本來就是出自京津,郭德綱于謙相聲裡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北京天津的個別方言詞彙。

郭德綱曾經在一段相聲裡說過相聲普通話和北京話之間的關係,既不是完全的普通話又不是北京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語言。

方言俚語會讓特定的人群感覺親切,當這些方言俚語被藝術大師們包裝和傳播以後,就不僅僅是對一種方言的傳播了,同時傳播的也是一個區域的文化。

以下是郭德綱和于謙相聲裡出現過的幾個方言詞彙。

褒貶

郭德綱在舞臺上變著法兒地「誇」于謙和于謙的家人們,其中說到于謙家族顯赫。于謙想了想,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就跟了一句:「這也不算褒貶。」

于謙的這兩個字音調分別是一聲和輕聲,這個詞在北京人俚語裡的意思是不算誇人也不算是損人的評價的意思。

北京有句常用語「褒貶是買家,喝彩是閒人」,實際上生活裡用到「褒貶」的時候都是小有瑕疵的時候別人的評價。老舍《茶館》有一句「王利發說:『老大呀,你怎麼也學會背地裡褒貶老人兒了?』」。這裡是評價的意思。

饒得

大概的發音是這樣,具體是哪兩個字有待確定。郭德綱說別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于謙父親那了,于謙跟一句:到底還是繞得上我了。

「饒」在北京話裡是搭贈的意思,「買二斤韭菜饒一根黃瓜」。至于于謙老師說的這個饒得,有「繞」的意思,說別人說來說去到底還是「繞」到我頭上了。

發fà小兒

指父輩互相認識,從小一起伴隨長大的玩伴,長大後又經常在一起的朋友,常用於口語。郭德綱經常會說他跟于謙是髮小,然後又說于謙是法fà國人的小孩。

掃聽

四處探聽,掃聽與打聽不同,「掃」帶有更為主動的意思。老舍 《柳屯的》:「『柳屯的』大概也掃聽著這麼點風聲,所以加緊地打夏廉 ,作為一種間接的示威。」

郭德綱經常提到于謙家的住處八大胡同,去那一掃聽老拉家就能找到于謙家。

沒溜兒

沒溜兒是不靠譜不正經的意思,據說老北京話「沒溜兒」的「溜兒」,是由「流」字加兒化音轉變而來的。「流」就是茶壺嘴兒。

郭德綱經常在不找邊際侃侃而談的時候于謙都會說他「沒溜兒」。

這類的方言在郭德綱于謙的相聲裡還有很多。

但是相聲作為一門語言藝術,郭德綱和于謙的確通過相聲傳播了很多中國語言文化。比如相聲中說到「你」都會用「您」,這也是北京話的特點之一,你用您,他用怹。都屬於一種敬稱。

即使是何雲偉叛逃德雲社隔空喊話郭德綱要去掉自己的「雲」字的時候,對郭德綱仍然用「您」來稱呼。

曾經郭德綱在微博提到廉春明、師勝傑時多次用到的一個「怹」字,也在網絡上引起過討論,也給很多人做了一次第三人稱敬稱的科普。

相關焦點

  • ...反覆聽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說長頸鹿放在琥珀裡是什麼意思?
    如今,趙本山已經退休,周立波也遠在美國無法回國,除了幾個沒什麼本事的主流相聲演員偶爾靠蹭郭德綱WiFi引起人們的關注外,在當今中國的曲藝界,郭德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WiFi之王,現在的郭德綱是寂寞的,寂寞是因為還沒有出現一個能撼動其喜劇地位的人。
  • 從《于謙動物園》的京味文化,看于謙的另類北京風情
    說起于謙,大家都很熟悉,他是相聲界的「相聲皇后」、「德雲一姐」、「黃金捧哏」,從2002年起與郭德綱合作表演相聲至今,深受觀眾喜愛。除了「抽菸喝酒燙頭」,他的第四大愛好是動物。因愛成痴,他不僅自己建了一個動物園,還寫了一本書——《于謙動物園》。《于謙動物園》是一本基於民俗文化的動物科普書。
  • 郭德綱和于謙,20年泛泛之交
    于謙曾經突破了這條紅線。在一次商演前,他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為了拖延時間,第一場的燒餅和曹鶴陽,從原本半小時的演出,足足拉長到了一個半小時。馬拉松式的表演,讓兩人筋疲力盡,于謙在被灌了幾瓶礦泉水後,赫然甦醒。上場後表演的是一個文哽,郭德綱憂心忡忡,于謙發揮穩定,酒勁沒有發作,但它正在醞釀。兩人下場休息,換下一對徒弟上場。這一換,酒精浸透了血液。
  • 嚴格來說于謙相聲輩分高於郭德綱,那郭麒麟和郭德綱豈不成平輩?
    郭麒麟的相聲輩分之所以有人產生疑問,主要是他的師父于謙往上這一個支系的輩分存在一定爭議。因為往上再數幾輩,其中的高德亮當年是自降過輩分的。不過既然自降已成事實,後世就應該尊重當年老先生們的決定,因此郭麒麟的輩分就不應該存在懸念。
  • 相聲公式博士讓郭德綱回去問問于謙,認不認識他,于謙的回覆亮了
    這兩天許久沒有登上熱搜的郭德綱突然和一位上海交大的博士聯繫到了一起,大家對這位博士都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一夜成名了呢?原來是郭德綱的新節目《相聲有新人》播出了,而這位博士正是其中的一位參賽選手。
  • 于謙:沒法不說相聲 願意走的早晚也攔不住(圖)
    和郭德綱說相聲時,老節目從來不排練,上新節目時,如果七點半開場,郭德綱會在五點多的時候跟他說:「哥,咱上個新段子。」然後拿出一張巴掌大的紙,上面只簡單地列著梗概甚至只有幾個關鍵詞,然後跟于謙念叨一遍,兩人就上場了。  「綱絲」和「謙絲」都知道,相聲段子裡,于謙家老爺子「姓王」。
  • 郭德綱于謙合作20周年,患難富貴都與共,如此「長情」憑什麼?
    雖然北京曲藝團給的錢不多,用郭德綱的話說,一場50朝上,90朝下,但北京戶口在當時的確是個很大的誘惑。於是,他借調到了北京曲藝團,與搭檔出走日本,已經10年沒說相聲的于謙組成了臨時搭檔。郭德綱在一次採訪中如此評價。而于謙當時沒有搭檔,在外邊接點小品、電視劇什麼的,還去北京電影學院學了個導演。起初團裡叫他回來給郭德綱捧哏,在外邊拍戲的他還不老樂意。但一上臺,立刻「真香」。于謙還清楚地記得他和郭德綱在一起說的第一場相聲,在北京郊區的一個小劇場,說的是《學小曲》。當時感覺就特別好,覺得相聲就應該這麼說。
  • 郭德綱喊你跨年了!2020德雲社的最後一場相聲演出安排上了
    來源於:黃河票務官網喜歡相聲的朋友,2020郭德綱北京跨年相聲專場,將於12月31日來襲,讓我們一起領略郭德綱的精彩表演,沉浸在這場有趣的相聲演出中吧!如果還沒有打算、安排,不如考慮一下郭德綱北京跨年相聲專場,德雲社當家之主郭德綱攜德雲社,給你拜年嘍!德雲社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專業相聲社團之一。它以天橋劇場為總部,除北京之外,在東北、吉林、南京,甚至墨爾本等地都設有分社。
  • 德雲社相聲春晚郭德綱唱大戲,于謙變郭夫人,多人扮女裝驚豔
    隨著春節的日漸臨近,天津衛視和德雲社聯手打造的德雲社相聲春晚,也讓人越來越期待了。如今,德雲社相聲春晚的最新劇透又來了。此番德雲社相聲春晚,郭德綱不僅要帶著德雲社眾弟子一起說相聲,還要和大傢伙一起唱大戲。據悉,此番大戲叫《打金枝》。從演員表看,這絕對是一場大戲,因為參加演出的演員一共有將近40人,也就是差不多有40個角色。
  • 武賓回應怎麼看待郭德綱稱跟于謙說相聲幾乎不需要排練:炒作!
    對於郭德綱和于謙來說,2020年是相當重要的一年,因為恰好是這對老夥計合作20周年。然而由於不可抗拒的因素,原本正月十五就該開箱的德雲社,今天(12日)才正式恢復線下演出。老話常講,熟能生巧,勤能補拙。郭德綱跟于謙合作這麼多年,自然默契度極高,說相聲對於二人而言也早是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 于謙在上海說相聲列出三個公式,交大博士夫妻不臉紅嗎
    當年相聲同行們的是是非非現在也很少有人提及了,畢竟現在郭德綱坐在相聲界第一把交椅上,這雖然沒有得到曲藝界的認可,但是在民間這是深受觀眾們認可的。這麼多年以來,陪著郭德綱闖過風風雨雨的,離不開郭德綱的搭檔于謙。于謙和郭德綱兩人的配合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這麼多年來,于謙也深受大家的喜歡,為自己吸了不少粉絲。
  • 郭德綱于謙曾互不相識,是什麼機緣讓他們開始搭檔並一舉成名
    于謙,1969年1月24日出生於北京,祖籍陝西藍田。1982年,從小喜歡曲藝的于謙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跟隨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等老師學習。剛開始的時候,于謙的專業成績並不好,老師認為他表演天賦一般,差點被趕出校門。好在,他是一個知恥後勇的年輕人,經過自己刻苦努力,成績開始突飛猛進。
  • 德雲社「老炮」于謙:資產過億北京十套房,財富遠超郭德綱?
    那一年,德雲社面臨整改危機,停業整頓長達數月,而于謙面臨曹雲金和德雲社的問題依舊還是一言不發。有人說,德雲社一半是屬於郭德綱的,另外一半則歸功在于謙的身上,但似乎于謙卻不這麼想。在德雲社最為困難的那段時期,雖然于謙沒有過多的表態和表達忠心,但陪伴郭德綱渡過難關的那個人卻是于謙。
  • 于謙新電影將上映,同樣是拍戲,于謙演啥像啥郭德綱卻總讓人出戲
    最近一段時間,德雲社想必在大家的心目中更火了一些,以前我們關注德雲社更多的就是郭德綱怎麼怎麼樣,一般都是通過電視節目能多了解德雲社的演員,但是現在,有更多的人關注到相聲這個傳統的藝術,也有更多的人願意去花時間聽相聲來消遣娛樂,但是相聲演員也是演員,所以他們也會在不耽誤說相聲的同時,
  • 郭德綱欲與臺灣相聲演員搭檔上北京春晚
    郭德綱和臺灣相聲演員搭檔,會是什麼效果?今年的北京電視臺春晚,觀眾就將看到這一幕。  雖然老郭和北京電視臺的關係一向不錯,但由於事務愈發繁忙,因此他能否參加今年的春晚遲遲未定。直到1月26日晚上,記者才從北京臺春晚劇組獲悉,郭德綱已經確認將參加春晚。
  • 今天郭德綱生日,搭檔于謙送祝福被指用詞不當
    今天郭德綱生日,搭檔于謙送祝福被指用詞不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郭德綱和于謙的組合,被稱為相聲行業的金牌搭檔,按照郭德綱的話講就是祖師爺賞飯。郭德綱的相聲只有搭檔上于謙才會讓人感覺魅力無窮,再加上老哥倆這麼多年沒有紅過臉,因此網友們戲稱「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老郭有于謙」。郭德綱和于謙相識在2000年初,當時的郭德綱還在為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的生存苦苦掙扎。
  • 《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向于謙道歉?否認200萬融資
    這兩天刷爆網絡的,除了著名演員分手之外,還有一個《相聲有新人》的節目片段,一對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鄭鈺和李宏燁上臺說了一段相聲,在之後的點評環節不太如意,情緒較為激動,基本上就要和評委郭德綱吵起來了。8月13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李宏燁對在與郭德綱互懟過程中波及于謙表示後悔,並向于謙致歉。李宏燁說,自己從小就愛說話,而且脾氣大。這次上節目,本想和郭德綱好好交流一下的,沒想到你一句我一句就成了那個效果。相聲,當然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文本創作是一方面,相聲演員的水平更是一個方面。不過將相聲內容量產,這樣的概念也不陌生。
  • 《相聲有新人》收視全靠炒作,挑釁郭德綱的交大博士卻向于謙道歉
    近日東方衛視播出的《相聲有新人》把關注點放在了相聲上,是一檔純相聲的綜藝節目,節目的導師必然少不了郭德綱,另外還邀請到了演員張國立,張國立在之前的《演員的誕生》、《國家寶藏》表現不錯。在這期節目中大家其實對「公式相聲」還是比較好奇的,怎麼個公式法呢?但是當他們一上臺,就拿出三本書,是他們寫的關於相聲的書,對郭德綱說「我估計你能看懂這句就差不多了」,有點狂的樣子。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其實沒有什麼感情可言,大家看過就看過了沒有什麼感觸,甚至對傳統相聲表示蔑視,認為自己的相聲是科技製造出來的。
  • 郭德綱為啥總是可著于謙一家人「咂掛」?
    提及相聲,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也開始追捧了。作為傳統藝術,能有今天的成就和發展,我們首先要感謝相聲的老輩藝人,然後再感謝目前相聲的傳承者。既然是傳統藝術,就應該得到大家的支持,這樣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傳承的行列。目前相聲劇社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也就是德雲社了吧。
  • 桃李滿園的郭德綱,為何被于謙稱為德雲社裡最孤獨的人?為何呢
    有道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別看平日裡郭德綱那麼鬧騰,可到了生活裡卻是個十足的悶葫蘆,就連于謙吃飯都從不叫他,生活裡的郭德綱為何如此孤獨?那要從他的經歷講起。眾所周知人的行為極容易受後天影響,當年老郭因為投資失敗,感情失憶,被迫遠離天津老家,北上創業,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裡,郭德綱養成了無話可說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