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大家心中就是惡魔的化身,即便是到了現在,醫療界在根治癌症上仍然沒有突破,晚期後的癌症基本就是束手無策,只能通過保守治療延長患者生命、減輕患者的痛苦感。所以,大家對健康意識也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
由於對醫療知識不夠了解,當面對體檢報告時,總是充滿了疑問和不解。特別是體檢報告寫著「肺部陰影」四個字時,會不自主地將其和癌症聯繫在一起。但實際上,肺部陰影出現的因素有很多,這只不過是寫在報告上的醫學術語而已,以下四個問題,都會導致該症狀出現:
1、肺部感染
這是最常見引發肺部陰影的原因,根據感染輕重的不同,肺部飲用面積也不相同。一般情況下,肺部感染和細菌、支原體、病毒等因素有關,在進行胸片檢查時,如果只是輕度感染,可能呈現出的只是模糊斑塊,而重度感染,能看到肺部的片狀陰影。
患者往往也會伴隨其他症狀,比如咳嗽、胸悶氣短、咳痰等,有部分患者還會有發熱症狀。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治療後複查胸片,肺部陰影就會明顯縮小或消失。
2、肺結核
肺結核本身也屬於肺部感染的一種,之所以將其單獨列出介紹,是因為肺結核較為嚴重,其本質是有結核桿菌造成的肺部感染。患者往往會有咳痰、咳血、胸悶氣短等表現。在進行胸片檢查時,能看到陰影呈現出分散的片絮狀分布,有少數患者的肺部陰影還會擴大,甚至是影響到整個肺部。
3、先天性的肺部囊腫
這是一種先天性肺部或氣道發育異常,從而引發的疾病,臨床將其稱為先天性肺部囊性病變,屬於自發性囊腫類型。這種疾病的病發率並不高,主要是會出現在新生兒、幼兒身上,而且其早期病灶有一定局限性,症狀也不典型,通常都是在x線或ct檢查時才能發現。而隨著病變部位的不斷發展,就可造成局部壓迫,從而誘發一系列症狀。
4、肺部腫瘤
肺部腫瘤並不是特指癌症,它包括了良性和惡性兩個種類,只不過是良性的肺部腫瘤較為少見,大部分都是錯構瘤。在進行肺部檢查時,能發現圓形或橢圓形的陰影病灶,一般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典型的陽性體徵,這種腫瘤大多數位於肺部的周邊位置。
除此外,如果是出現了肺部感染,在治療後病灶並沒有完全被機體吸收,有可能會在肺部形成肺炎性假瘤,這並不屬於腫瘤行列,當然也和癌症扯不上關係,通常不需要進行治療。
而最為嚴重的肺部腫瘤,就是肺惡性腫瘤,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發性肺癌,另一種則是肺部轉移癌。但是僅憑胸片報告,也不能確定腫瘤的性質,在高度懷疑惡性腫瘤時,還應配合醫生進行下一步檢查。
總的來說,肺部出現陰影的情況有很多,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症狀、疾病史來進行判斷。所以,在發現肺部陰影后,首先要做的不是緊張和畏懼,而是應配合醫生進行下一步檢查,一旦高度懷疑惡變,就應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其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