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防汛一線 他們是第一批守夜人

2020-12-11 金臺資訊

2020年7月6日的那個暴雨之夜,是李紀鵬難以忘記的一晚。

7月6日6時30分,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武漢市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3級提升至2級,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晚上七點,區防汛指揮部通知,需立刻安排人員前往糧道街值守點值守。短短半小時,作為防汛突擊隊所有隊員八點前在武昌區大堤口集合。

晚上七點五十,來到大堤口的李紀鵬發現物資補給還未跟上,辦事向來麻溜的他立刻安排人員採購值守所需的防汛和生活物資,電筒、鐵鍬、木棍、皮尺必不可少,補充能量的餅乾、泡麵也是必需品,安排完便迅速趕回街道將倉庫的雨衣、雨鞋、頭燈等物資運到大堤口。

夜色漸沉,江灘的雨也越下越大,渾身溼透的李紀鵬和隊友們終於等來了搭建哨棚的貨櫃,搭建好防守的哨棚,待全部物資轉移完畢,沒有一刻的歇息,便開始了第一輪的巡查,成了第一批江堤守夜人。

「第一天上堤的那個晚上,守了一整夜,早上六點交班後回去洗了個澡,然後又回單位繼續上班。」李紀鵬雲淡風輕地說起當晚的經歷,「第一次巡堤經驗其實也不是很足,學習和查閱了各種資料,巡堤是個細活,放過一點小細節可能就有很大的隱患,不能馬虎。」

1998年時年5歲的李紀鵬只記得父母被村裡組織到漢江邊守堤。「然後就是2016年的洪水,那時候我還是個學生,還專門跑到長江大橋看熱鬧,完全就是個圍觀群眾。沒想到,今年自己卻成了防汛守堤的一份子。」李紀鵬感慨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吧,現在到了我們90後該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7月13日上午十點,這已經是李紀鵬來回巡查的第三遍,大堤口到曾家巷段約1公裡的路程,來回一趟仔細巡查需要四五十分鐘。堤壩有無漏洞、跌窩、脫坡、裂縫、滲水、管湧、崩塌、風浪淘刷,河勢流向有無變化等等,都需要李紀鵬和隊友們認真排查。

「眼看、耳聽、腳踩、手摸,發現異常現象就要立刻上報,及時處理。」交接完這次值班任務的李紀鵬邊啃麵包邊跟接班隊友強調著。從6號到13號,一個星期連續值了三次夜班的他,每次通宵值守完都會堅持回街道正常上班。

糧道街防汛工作群裡,他幾乎24小時隨時待命,值班人員注意事項、《堤防防汛搶險手冊》、武昌區防汛動態監察、水位和流量情況、天氣簡報等等,他總會在看到的第一時間轉發給隊友們。

7月14日,市防辦通報長江洪峰已通過武漢,水位雖有所緩降,但仍居高位,防汛形勢依然嚴峻、不可輕視。作為第一批守夜人的李紀鵬和隊友們仍然不敢鬆懈半分,堅守在江邊,為了人民的安全,熬過了每一個悶熱和潮溼的白晝黑夜。

武昌的江堤邊,和李紀鵬一樣的90後還有很多,李紀鵬說,現在輪到「90後」扛起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了,「我們還這麼年輕,輪到我們衝上前的時候必須要勇敢,這場防汛戰,咱們一定會打贏。」(王孝玉)

相關焦點

  • 230多人仍堅守一線 華陽河農場打好防汛持久戰
    華陽河農場二場港東管區主任王和平介紹說,「眼下正是棉花採摘的農忙季節,像楊籃生他們這些農場職工把農活交給家屬,自己毅然堅守在防汛一線。」據了解,華陽河農場目前仍有230多名職工堅守在防汛一線。該場在防汛工作中,著力做到「四到位」、「兩強化」、「一爭先」。
  • 大學生堅守防汛一線:家鄉告急 無法坐等觀望
    7月8日至今,作為蘄春縣蘄州鎮防汛抗洪大學生志願者隊長,姜文已經在家鄉防汛一線堅守了近一個月,一天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是工作常態。  1999年出生的姜文是湖北黃岡人,家住蘄春縣蘄州鎮,在武生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習。每年夏天,姜文都按照學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參加家鄉蘄春縣組織舉辦的各類大學生實踐活動,今年期末考試結束後,姜文照例向蘄春縣委人才辦遞交了暑假社會實踐申請。
  • 助力抗洪 同舟共濟 | 品諾福利捐贈物資助力一線防汛!
    7月以來,長江防汛工作進入全面臨戰狀態。7月25日上午,品諾福利集團武漢分公司負責人與員工一行多人,前往武漢市江漢區沿江大道武漢港一元街道防汛指揮部,為戰鬥在防汛搶險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了400餘箱急救包、降暑物資包、能量飲品、現烤麵包等慰問物資。一元街道工委書記周飛、紀委書記王國強參加了本次慰問活動。
  • 免費房間休息……愛心商家為抗洪守夜工作人員通宵「值班」
    晚上7時邛崍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了防汛紅色(I級)預警,各相關單位迅速在一線展開了抗洪搶險工作。「今晚陌啡(南橋店)通宵照明值班!附近抗洪守夜的工作人員可以隨時來店取熱水、上廁所……」「需要換休以及衝澡的,直接來,酒店24小時熱開水供應……」晚上10時左右,這樣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廣泛轉發。
  • 黃洲鎮第一書記黃敬富:輕傷不下防汛一線
    連日來,黃洲鎮黨員幹部在鎮黨委、政府的指揮部署下,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生產安全,不舍晝夜奮戰在防汛一線。黃洲鎮塘下村第一書記黃敬富同志,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黨員幹部的本色擔當。汛情警報一拉響,任塘下村第一書記的黃敬富同志,立即當起了塘下村防汛突擊隊隊長,他靠前指揮,組建隊伍,劃分責任,把各項防汛責任落實到人;他帶頭對全村所有河道進行清障清淤,對河堤進行全面排查,對有隱患地段組織加固;對易造成汛災的村莊逐村逐戶排查,對群眾耐心宣傳勸導;他未雨綢繆,制定防汛避險預防機制,積極動員全村黨員群眾成立應急搶險隊伍,積極籌備和落實麻袋、鐵鍬等防汛物資,以對黨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
  • 抗洪利器助力防汛一線
    截至17日8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水位21.97米,仍超出警戒線2.97米,鄱陽湖流域防汛形勢依然嚴峻。雷達流速儀、大數據預警、紅外無人機搜救被困人員……面對兇猛的洪水,高科技正在重新定義新時代的抗洪「戰術」。越來越多的抗洪科技利器被運用到抗洪搶險一線,讓搶險救援更加科學高效。
  • 屈原一中黨總支:在防汛一線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77名黨員教師,8個防汛堤段,25個不分晝夜的堅守……7月以來,屈原一中黨總支和廣大黨員教師將防汛救災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實踐考場,帶著「初心」逆流而上,在風雨中揚起鮮豔黨旗,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謝校長,汛情嚴重,人員緊張,請你組織一中高三教師迅速上堤。」
  • 淮南幼兒園小朋友畫畫慰問防汛一線民警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27日,淮南一家幼兒園小朋友帶上他們的繪畫,在老師和家長帶領下,來到淮河大壩水上派出所駐守點慰問在防汛抗洪一線的公安民警,並為民警送上了方便麵、礦泉水等慰問品。近日因持續暴雨,淮河水位不斷上漲,淮河部分堤壩已超警戒水位或保證水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進入了抗洪搶險緊要關頭。
  • 「乘風破浪的姐姐」堅守防汛一線,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
    41歲的雷義,是楊嘴村婦聯主席,也是這支女子防汛突擊隊的隊長,女子民兵排排長。雷義的家就在三八湖堤邊,原本是三八湖漁場,並村合組時併入楊嘴村,由原漁場負責的堤段有2.5公裡,防汛斷面長,而組裡只有100多戶,勞動力不足,雷義在120多名婦女中挑選了30多人,組成了一支精幹的女民兵排,作為防汛突擊隊參加抗洪搶險。她們當中年齡最小的34歲,年齡最大的55歲。
  • 安徽工業大學學子赴防汛一線築起「青春堤壩」
    【安徽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班 8月16日訊】(通訊員:任飛翔):今年進入梅雨季節以來,長江沿岸城市均經歷了較為長期的降水過程,多地防汛形勢日趨嚴峻,戰洪集結號已經吹響,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
  • 氣象預報員為暴雨「守夜」不眠不休,給防汛當好「參謀」
    8月18日到19日,沈城迎來2020年首次區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為了準確、及時「捕捉」風雲變化,給防汛工作當好「參謀」,她和「戰友們」一直在「戰鬥」。由於預報的精準度與防汛的高需求息息相關,預報員們都「壓力山大」。18日上午,由於降雨落區分散,市民們的「催雨」熱線不斷響起。崔景琳說:「當時很多人電話詢問,雨還來不來?是不是又黃了?即便我們對預報有信心,但大家的疑惑讓我們壓力倍增。」
  • 實時直播:安徽防汛救災一線戰報
    全文  安徽省防指發布第9號汛情通告 長江幹流全線超警戒水位  中安在線訊 7月7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第9號汛情通告。7日,我省長江幹流全線超警戒水位,24條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10條河流超保證水位,7條河流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 戰鬥在防汛搶險一線的蕪湖司法行政轉退軍人
    >和平年代,他們搶險救災衝在一線!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就是中國軍人! 今天,在紀念八一建軍節93周年之際 讓我們向中國軍人致敬!
  • 《神奇員工周記》| 城市守夜人
    開啟「神秘守夜人計劃」,為深夜還在崗位堅持的守夜人們送去溫暖。經過了幾個月的相處,神奇員工們也越來越默契,於是針對員工們舉行了一場「年底考核」,通過這場默契大考驗來決定他們能為守夜人們贏得的飲用水數量。第一輪的考核規則是一個人帶耳機答題,剩餘五人共同答題,答案相同獲勝,不同則要扣除三箱水。為了答案能夠相同,大家拼了!
  • 昆明官渡區六甲街道黨工委:防汛一線黨旗揚
    近日,受到連續性強降雨的影響,河道上遊來水量大,防汛排澇壓力陡增。面對汛情,六甲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預防」先行、「實幹」當頭、「堅守」託底,堅決保障群眾生產生活安全,讓黨旗在防汛一線高高飄揚。街道黨工委召開專題會議,與社區黨組織、區域化共建黨組織及相關部門籤訂《防汛安全責任書》,落實點位到崗、責任到人,完善防汛搶險責任追究制度。及時疏通洩洪溝渠堵塞段,全面開展泵站設施安全檢查,排查掌握易淹水點(片)情況,加強河道清淤保潔,對老村土坯房進行房頂、牆體加固。
  • 國網永修縣三角供電所胡長華:堅守抗洪一線的電力人
    胡長華(前一)帶領黨員突擊隊隊員們緊急架設防汛臨時照明線路,安裝燈具。 防汛責任大於天,怎麼重視都不為過。經歷過1998年洪水的胡長華,充分認識到防汛抗洪中電力保障的重要性。「當時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直接全部拉停線路,鄉裡一片漆黑。」回憶22年前的那場洪水災難,他心中滿是遺憾。 7月7日,高考開考,家有考生的胡長華卻與黨員突擊隊隊員們趕往三角聯圩。
  • 社區「守夜人」
    這個春節,當大多數人在家守著家人,躲避這場疫情,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個小區裡,卻有一群人在崗位上日夜堅守,他們每個人的背影看似單薄,但匯聚在一起成為一道堅實的防線,守護著社區萬家燈火。「一般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鐘,夜裡進出的人少,要輕鬆一些。」2月4日,是老陳的第6個「24小時值班日」。連續作戰,讓老陳看起來顯得十分疲憊,聲音也有些沙啞,長時間的夜間值守,他的耳朵上生起了凍瘡。由於年前一位同事患了重病,人手不夠,老陳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還得幫忙做好帶班工作。
  • 這位老師「難不怕」,戰「疫」期間他火線支援畢業班,防汛期間他又奔赴一線
    7月30日下午,35歲的葉昌成隨手提起一把鍬,喊上同組的值守人員,從沿江大道三陽路閘口往粵漢碼頭方向走……這一刻,他是一名防汛巡堤人;一周前,他是送學生走進中考考場的送考人;而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是線上線下「兩手抓」,為一批普高線下生點燃希望的「葉老師」。「葉老師不怕難,難也不怕!」在武漢二中廣雅中學的師生圈裡,語文教師葉昌成「不一般」。
  • 防汛一線 市衛生健康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彰顯擔當
    ,協助村兩委做好防汛巡查和排除隱患工作,帶領村民積極投身防汛抗災一線,重點抓好重要堤防的集中搶護,並每兩小時在微信工作群上報一次水位情況及巡查動態,切實把責任落實到人、到點、到位。   7月12日上午,市衛生健康各位委領導和承擔駐村幫扶任務單位的主要領導,分別帶領6個工作組前往定點幫扶村的防汛一線,在開展防汛抗災督導的同時送醫送藥,對定點幫扶的貧困村的幹部群眾和駐村工作隊員進行慰問,共組織醫務人員70餘人到各幫扶村開展義診、健康諮詢等志願服務活動5場,並送上防暑防疫物資300餘份,總價值6000餘元,受益群眾600餘人。
  • 武漢軍山街:防汛一線有一群前赴後繼的守堤人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邵柳、劉曉媞 實習生胡漫莉)7月28日,在武漢軍山街的沌南洲民垸堤壩上有一支由老中青組成的防汛抗洪小分隊。他們中有退休20年但從未缺席過一次防汛的老村長,有70後的退伍軍人,還有90後在校研究生......他們來自同一個村,用他們的擔當和堅守,護衛著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