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緊張、不安與興奮的高考,是許多人一生難以磨滅的記憶。大大小小的考試,密密麻麻的草稿紙,為備考輾轉難眠的深夜……在這段義無反顧的時光裡,每一點努力都匯聚成光,照亮了今天的你。又是一年高考時,今晚,與他們一起重溫那年今日,再談青春與夢想。
配樂丨黃曉明 鄧超 佟大為- 《光陰的故事》
每個人的一生中
都曾有過為夢想咬牙堅持的時光
只有這樣,當有一天我們回首來路
與曾經青春的自己告別時
我們才可能說「謝謝你,再見」
2001年高考,我是在母校中學考的,更巧的是考場就在自己班,跟我原來的座位只隔一排,那一刻是主場作戰。
網友@假如
我背過4本政治,3本歷史,5本地理,4本語文,4000個單詞,做了幾百道數學題……願這一切,都能夠在明天回報於我。你好,高考,再見,青春。
網友@潮點
10年考文綜,頭暈噁心,十一點時政治大題一個字沒寫,頭歪著趴在桌子上,心裡想著算了吧,明年再來。後來還是寫完了最後的大題,感謝自己當年最後的堅持。
網友@青鴉-:
我是在毛坦廠讀高三的,當時真的特別累。現在反而會常常懷念那段日子,心無旁騖地為了一個目標不停地努力,我覺得很充實。
@今非昔比
高考前夜只看了一篇作文範文,基本背了下來,結果第二天上午考了同樣的題目,而且英語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仿佛也都做過……
網友@陳小君
儘管我跟父母一再強調語數外滿分是150分,可是高考那天早上,他們還是逼著我吃掉了象徵100分的「一根油條,倆雞蛋」。
網友@在水一方
李華,明天過後我再也沒機會替你寫信了,要記住寫信分三段,開頭是Dear,結尾是Yours,多用非謂語和從句。
網友@棒棒糖
在這段奮鬥的旅程中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還有來自家人的陪伴
恩師的教誨、摯友的鼓勵
甚至是陌生人給予的溫暖和幫助
那時,我終於明白了那句話
當你真心渴望它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
高考時一直下雨,走出考場老遠看見老爸站在校園的圍牆外翹首以盼,他沒帶傘,雨水順著他的頭髮滴滴直掉,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雙熾熱的眼神,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走,回家!你媽給你做了一桌好吃!」
網友@會寫詩的路人甲
高考那天,好多媽媽們在校門口站成一排,都穿著旗袍,祝我們旗開得勝。
網友@婷_LiangZ
08年高考前夕,語文老師說,汶川地震,大家寫點東西表達一下吧,寫什麼都行。那次,是我收全班作文最齊的一次。那年,高考作文,汶川地震。
網友@萌墩兒天天向上
第一門考語文,考試用具裝錯了包,帶了個空書包就去了考場,幸好我媽及時送到。後來,每場考試前老師都會問我:「你東西帶全了嗎?」
網友@買買西
高考那兩天,好幾次打車回家,好心的叔叔阿姨都沒有收我錢,還一直在鼓勵我,我媽把他們車牌號都記了下來,到現在還放在包裡。我媽說:「下次有緣碰見,請他們回來吃個飯,道聲謝。」
網友@小奶包ai
最難忘的就是,門口的保安,等候的家長,甚至路上的行人都真心祝福你,告訴你不要緊張,收到了好多來自陌生人的善意。
網友@rarb_zs
青春
不僅是年華,也是心境
最懼怕的從來不是容顏衰老
而是敢跟世界「叫板」的闖勁殆盡
這是一段難忘的歷程,更是一生奮進的補給
願每一個人都能把握當下
珍惜今後每一段逐夢的時光
銘記此生每一次美好的相遇
那年臨近高考,在最後一節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網友 @千裡之外的大星星
8號那個晚上很興奮也很落寞,三年就這樣結束了,沒有像自己想像中去嗨一嗨,而是乖乖回家了,踏踏實實睡了一個好覺。
網友@水星海豚
高考之後,自己就和家鄉漸漸分離了。來北京上大學,就很少回家鄉了。如果時空穿梭般地回到高考前一天的老家,我很想和祖父母多說會兒家常話。
網友@張健
高考不是決定人生的全部籌碼,只是一個開始,之後面臨的,則是一次又一次比高考更難的「選擇」。
網友@hello小魚
我們都是在快畢業的時候才會愛上學校,在快要結束時才想好好開始。
網友@七折林
十八歲,我對未來的自己說:如果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寂寞,就請你想起我。
網友@RouRou Ma
直到現在,我再也找不回高三下學期那個拼了命的自己。
網友@究極喪失暴龍獸
網友留言 | 央視新聞綜合
每一個人都是那樣與眾不同
當你完成自己人生的一步臺階之後
你更要向上攀登
才能體驗更豐富的人生
才會感到內在的充實和價值
(節選)作者 | 畢淑敏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有一段名言:
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麼我警告你,在你今後的日子裡,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繫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
每逢讀到此句,我總是心懷顫慄的感動。
一個人就像是一粒種子,天生就有發芽的欲望。
只要是一顆健康的種子,哪怕是在地下埋藏千年,哪怕是到太空遨遊過一圈,哪怕被冰雪封蓋,哪怕經過鳥禽消化液的浸泡,哪怕被風劍霜刀連續宰殺,只要那寶貴的胚芽還在,一到時機成熟,它就會在陽光下探出頭來,綻開勃勃的生機。
現代心理學有很多精彩的論證,這些論證不能像實證的物理化學,拿出若干鐵一般的證據,心理學的很多假說,建立在對人的行為的推斷和研究之上,被千千萬萬的人所證實。
馬斯洛先生所創建的人的基本需要的「金字塔」理論,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學說。
在人類的精神內核中,存在著內在需要的金字塔,分為五個臺階。
在第一個臺階上,是我們的溫飽需要——最基本的生存之道。飢腸轆轆,你今晚吃什麼飯?是人的第一考慮。寒冬臘月的,你今夜睡在哪裡?是火車站的長凳還是馬路上的水泥管?這都是頭等大事。
當這個需要滿足之後,緊接著就是安全需要。這一點,如果你不相信,盡可以放眼看去。當你從一個熟識的環境換到一個新環境,那不安和緊張,與陌生人交談時的畏葸和不自在……都從另一個方面證實安全對人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到了金字塔的第三階梯,在這個階梯上大大地寫著「愛」。它是那樣不可或缺,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需要。我們常常說,一個不懂得愛的人,是灰暗和孤獨的。人的精神需要如果不能完成這種超越和提升,就是飽含瑕疵的半成品。
在金字塔的最高點,屹立著自我價值的體現和追求。什麼是自我價值的最高體現——那就是充滿創造性的勞動。
人類精神需要的金字塔,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鐵律,幾乎是不可逃避。
當你完成自己人生的臺階之後,你更要向上攀登。
讓我們回到本文開端所引用的馬斯洛的那段話。你以為你逃避了風險,你以為你躲避了責任,你以為你成功地掩飾了自己的怯懦,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此一生了嗎?
我相信,每每月朗星稀之時,你永遠欺騙不了的一個人,會在你獨處的時候,頑強地站在你的面前,拷問你,鞭撻你,譴責你,糾正你……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由於每一個人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由於你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一直在熊熊燃燒。所以,當你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臺階之後,你就要向上攀登。你只有在這種不倦的探索中,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才能得到生命的歡愉,才感到自己內在的充實和價值。
圖 | 視覺中國
願明日上場的你
合上筆蓋的那一剎那
有如俠客收劍入鞘的驕傲
我們在「夜讀」等你好消息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李偉 編輯/馬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