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通訊員陳煒卿 記者顏雅婷)「腸道病毒性腦炎可防可治,不可怕!」昨日,泉州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腸道病毒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所組成,一般引起自限性疾病,病人一般預後良好。
據專家介紹,許多型別的腸道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腦炎,因地區和人群抵抗力的差異,患者的臨床表現多樣且輕重不一。
「腸道病毒性腦炎患兒在病前l-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史,患兒可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主要表現為腦實質損害及顱內高壓。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表情淡漠、嗜睡,重症者神志不清、譫妄、昏迷,有時可出現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如及時治療,預後一般良好。」專家表示,目前在泉州市發現的所有患兒臨床表現均較輕,以發熱、頭痛、嘔吐為主要症狀,無明顯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徵,經積極治療後恢復良好。
那麼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呢?
專家表示,一是要管好傳染源,一般病人的隔離期為2周左右;二是要切斷傳播途徑,做好水源、食品、餐具、玩具等的消毒工作,做好公共衛生及兒童個人衛生,疾病流行期間減少公共活動;三是要保護易感人群,在引導兒童堅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的同時,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和城鄉整潔衛生運動。日常生活中,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學會正確洗手、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要洗手;
二是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貝殼類與甲殼類海產品;
三是煮熟的食物要趁熱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四是所有烹飪器具和食具,使用後應洗滌乾淨並保持乾燥;
五是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已消毒食具與未消毒食具也需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汙染;
六是居室要常通風、透氣,衣被要常洗曬;
七是要注意鍛鍊身體,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八是孩子出現高燒不退或伴有嘔吐、抽搐等症狀時不可麻痺大意,家長要及時送其至正規醫院就醫,以儘量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本文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