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入經濟蕭條期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日本內閤府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日本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度下降0.1%,折合成年率為下降0.4%。第二季度GDP修正後較前一季度下降0.9%。雖然日本政府還未正式宣布經濟陷入衰退,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從技術角度講,經濟連續兩個月收縮就意味著陷入衰退。這也顯示出日本經濟已被拖入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引發的漩渦。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left, talks with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Taro Aso during a plenary session on Saturday, Nov. 15, 2008, in Washington. [Agencies]

Japan's economy, the second largest in the world, slipped into recess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as companies slashed investment to weather the financial crisis, official data showed Monday.

Japan's economy contracted by 0.1 percent in the three months to September, after shrinking 0.9 percent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e year, according to a preliminary estimate released by the Cabinet Offic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contracted at an annualised rate of 0.4 percent, it estimated.

The latest snapshot of Asia's biggest economy was gloomier than expected. Analysts' forecasts, on average, had been for modest growth of 0.1 percent quarter-on-quarter.

Japan joins Germany and Italy on the list of Group of Eight major economies that are officially in recession, which is usually defined as two or more consecutive quarters of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Official figures showed Friday that the eurozone as a whole is also in recession.

The contraction in Japan's economy was mainly the result of a 1.7 percent drop in business investment in the third quarter.

After suffering a series of on-off recessions in the 1990s following the bursting of the economic bubble, Japan had been slowly recovering on the back of brisk exports and business investment.

Corporate profits, however, are now sliding as exports suffer from the global economic slowdown, prompting companies to slash investment in new equipment and factories, which had been a key driver of economic growth.

Analysts see little prospect of a recovery any time soon. The Japanese economy is expected to contract 0.1 percent in 2009, according to the Paris-base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Japan's Nikkei stock index fell 1.30 percent in opening trade in the wake of the worse-than-expected economic data.

(Agencies)

(英語點津 Helen 編輯)

 

相關焦點

  • 1975年日本衝繩世博會 經濟蕭條期的一次盛會
    1975年日本衝繩海洋世博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專業類世博會。  1975年衝繩世博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希望」圓形標誌內也設計了三個重複的卡通浪花圖形,代表美麗和可愛的海洋。1975年日本衝繩舉辦國際海洋博覽會。當時處於第一次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蕭條期,但仍有350萬人參觀了此次博覽會。
  • 日本承辦的世博盛會,你知道嗎?
    日本承辦的世博盛會,你知道嗎?作為亞洲首先舉辦了世博盛會的日本,除了向世界展示出東方魅力,還展示了一系列先進科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日本1985年筑波世界博覽會人類、居住、環境與科學技術日本1985年筑波世博會是日本舉辦的第三個世界博覽會,主題是「人類、居住、環境與科學技術」,主要目的為加強國際間科技交流與合作,反映21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46個國家和37個國際組織參加展出,日本各大公司組織了28個館參展。展出期間共接待觀眾2000萬人次。
  • 一戰雖然促使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經濟卻並沒有立即繁榮起來
    《泰晤士報》曾經報導一戰爆發前日本經濟存在問題,債務負擔沉重,這是符合客觀情況的:「大戰前的經濟,由於偏重日俄戰爭後的軍事性質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而致連年入超,政府保有的現金竟不夠支付外債利息,國家財政陷入瀕臨破產的危機。」
  • 日本7城明天或進入「緊急狀態」!安倍推108萬億日元經濟刺激方案
    據日媒報導,6日,一位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儘管日本國會已在3月修訂憲法,為首相宣布緊急狀態掃除法律障礙,但首相安倍晉三在宣布緊急狀態前將諮詢由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同時還要事前通知國會。圖片來源:圖蟲創意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安倍已在6日舉行「新冠病毒基本對策諮詢委員會」。
  • 拍場上從日本回流的中國書畫
    自唐代以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書畫作品大量流入日本,尤其是清末至二戰結束,日本通過各種渠道在中國大肆搜刮書畫作品,導致大量中國書畫作品流向日本。 即使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通過貿易渠道,流到日本的古代及近現代書畫作品也為數不少。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經濟顯露頹勢,藝術品市場也進入蕭條期。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內地富人數量增多,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有實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斷出現,中國藝術品在國內的成交價格逐漸超過日本,內地公私收藏直接引發日本藝術品的回流熱。
  • 共享經濟進入家居業?日本宜家回購舊家具,首期定為嬰兒床
    現在,日本消費者大可以把用過的嬰兒床賣給宜家,然後讓其他人重複使用,這大概就是家具業的共享經濟吧。據日本經濟新聞披露,未來兩年以內,當地宜家將啟動家具租賃服務,幫助更多消費者減輕負擔,而不只是嬰兒用具的顧客。
  • 日本泡沫經濟再解讀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的書《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全世界開始關注日本的經營模式。日本人自身也開始對日本的經濟和經營有自信。日本的企業盈利能力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了緩慢的下降,這是日本泡沫經濟重要的伏筆。2.1980年後日本發生的重要變化。進入80年代,日本開始實施金融自由化,也就是放鬆對銀行的一些管制和實施各種利息的市場化。
  • 日本經濟實力常常被低估了
    2014年-2018年間,除2016年外,日本企業在百強榜上的數量保持在39-40家(2016年34家),日美合計約佔總數的75%,日本成為與美國並立的全球創新中心。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後盾。日本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控制技術含量大、進入壁壘高、壟斷程度強的產業鏈環節,從而形成產業隱形競爭力,並在世界技術革新潮流中,保持並不顯眼但始終核心的位置。
  • 日本首都圈進入緊急事態 為期一個月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 湯藝甜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湯藝甜)日本首相菅義偉1月7日正式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新冠病毒疫情嚴峻的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和埼玉、千葉、神奈川3縣)將從8日起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緊急事態,預計持續至2月7日。
  • 東三省經濟發展「最好」省會城市,振興東北的主力軍,一直很低調
    東北三省是中國經濟的第一個起點,曾對新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工業布局作出重大貢獻,有力支持了全國各地的經濟建設,經濟模式轉換和升級,所以主要的重化產業的東北經濟進入蕭條期,根據東北三個省委員會的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大連城市的競爭中,一度非常尷尬的狀態了。
  • 東京奧運懸而未決,日本經濟等風來
    日本卻先墜入「黑色星期一」。在周一美股經歷了史上第二次熔斷之際,日本內閤府公布了修正後的 2019 Q4 GDP,同比下跌7.1%,創六年以來最大跌幅。當天,日本的東證指數較12月高點下跌20%,日本已經先於美國,進入了技術性熊市(即股指從最近的高點下跌超過20%,從技術上確立熊市成立)。
  • 日本分享經濟的發展現狀
    (一)日本分享經濟發展緩慢及其原因分享經濟的實踐在日本起步並不算晚,但處於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狀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較小,分享經濟企業的數量與規模有待擴大,大部分日本國民對參與分享經濟活動、利用分享經濟服務也持保守甚至否定態度。第一,日本分享經濟的市場規模較小。
  • 日本人看傅高義:深懷熱愛的日本研究者與「偉大的普通人」
    《日本新中產階級》譯者之一,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社會學家周曉虹此前也表示,通過這部作品,傅高義成為了有關現代日本的最前沿的美國觀察家之一。《日本第一》探討日本經濟崛起提到傅高義,日本英文媒體《日本時報》的報導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 不敵本土商業繁榮 日本百貨商全線撤離香港市場
    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大丸百貨在「購物天堂」香港繁華地區銅鑼灣開業,時隔半個世紀,曾風光一時的日資百貨商們卻在「東方明珠」遭遇尷尬,全線撤離香港市場。     2006年9月17日晚6點整,結束一天營業,在三越百貨管理層以傳統日式鞠躬答謝在場市民後,這家在香港僅存的日資百貨店正式關閉,結束其在港經營25年的歲月。三越百貨的這次關閉也標誌著日資百貨在港全線撤退。
  • 2019年韓國經濟增長好於日本,其經濟實力將來是否能夠媲美日本?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崛起,全球各國被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經濟全球化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喝的紅酒可能來自歐洲的法國、吃的車釐子可能來自南美的智利、用的綿羊油可能來自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開的汽車可能來自北美洲的美國等等。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波折,但是全球化一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要相信趨勢的力量。
  • 日本國戰後至今的經濟發展概況
    這樣,恰好還有利於拉動日本的經濟。中國方面,則自動放棄了賠償要求。在人口素質方面,由於戰前日本的教育就很受重視,四十年代日本的義務教育普及率就達近乎100%。在摧毀財閥集團後,大量的人才新人得以進入企業各級管理層,填補財閥體制被摧毀後的空缺,從而成為了復興經濟的強大中堅力量。1950年韓戰的爆發,更是成為了日本經濟復興的一個重要轉折。
  • 中國買家從加拿大撤出後,事情有進展,IMF:加國經濟不會倖免於衰退
    目前來看,全球經濟或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分化階段。一方面是遵循經濟全球化規律的市場會繼續受益於這一規律,繼續實現增長。而那些打破規律的市場,可能面臨經濟上的重挫。加拿大經濟則屬於後者。事情的最新進展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表示,加拿大不會倖免於經濟增長低於預期。也就是說,加拿大不會倖免於經濟衰退。IMF對加拿大經濟增長的預測同樣從1.9%降至1.5%。我們注意到,一些跡象表明,加拿大正在向經濟蕭條的景象邁進。首先來自於就業市場,加拿大經濟連續六個月創造就業機會結束。
  • 日本經濟世界第三,六大財團,為何控制了全國60%的經濟?
    2019年,日本的經濟總量為5.18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的三分之一,大約相當於中國35%的經濟總量。請注意,世界各國中,只有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在10萬億美元以上。因此,日本的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三位,而且擁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日本國內的六大財團控制了日本全國60%以上的經濟總量。
  • 《日本經濟新聞》的數位化轉型模式
    一、《日本經濟新聞》報業集團  日本經濟新聞(Nihon Keizai Shimbun),簡稱日經(Nikkei),是一家擁有以日本經濟新聞社為核心的51家控股公司,全球員工7200多人,年營業收入達4610.93億日元(截至2011年12月)的大型傳媒集團公司。
  • 三十年了,日本經濟為什麼還是半死不活?
    來源:九哥財經在戰後,日本的重建和經濟發展的速度曾經令世界震驚與羨慕,僅僅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就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甚至有超越美國之勢。但隨之而來的是廣場協議的籤訂,日元大幅升值、國內泡沫急劇擴大,最終日本房地產泡沫首先破裂,造成了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