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
2019年初,市委、市政府把
新建改建中心城區5000個公共停車位
列入2019年襄陽市民生實事項目。
這項工作完成情況怎麼樣呢?
記者從1月2號召開的
2019年"十件實事"完成情況發布會上了解到:
目前,
我市已經新建改建公共車位5419個,
超額完成民生實事任務。
點擊播放 GIF 0.0M
據了解,我市目前機動車保有量達95萬輛,其中私家車69萬輛。為進一步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2019年初,市委、市政府把新建改建中心城區5000個公共停車位列入2019年襄陽市民生實事項目。
經過一年建設,漢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全年投資6883萬元,完成13個停車場相關項目,主要包括人民公園立體停車樓、襄陽四中地下停車場、鐵佛寺西生態停車場等12個停車場,可提供停車位1619個。
為更規範化、智能化管理路邊的停車泊位,漢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還在襄城區、樊城區、高新區、魚梁洲經濟開發區,選擇合適路段對3800個路內停車泊位進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經全部完成3800個路內停車泊位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並全部對外開放。
2020年,漢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還計劃新增和續建部分停車場,分別為川惠大酒店立體停車樓、月亮灣公園停車場、鐵佛寺路(電大北)立體停車樓、臨時停車場等項目。
結合《襄陽市中心城區路內及其相關停車位布局專項規劃》,採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車場和道路停車泊位,將對2000個停車位進行智能化改造。
新增的停車位在這裡!
1.人民公園立體停車樓。為緩解人民廣場周邊停車難問題,漢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民公園北側,緊鄰大慶西路,建設10層約24米高的立體停車樓,總建築面積約2797.5平方米,可提供停車位99個。這是我市第一個全智能停車場。
(人民公園立體停車樓效果圖)
該停車樓採用全自動智能垂直升降立體停車系統,車主把車輛開進停車樓後,系統可以通過自動垂直升降臺,把車輛放入獨立的車庫存放。取車時,自動升降臺會自動把汽車託送到出口,車輛正進正出,無需車主倒車,最長只需要90秒,非常方便快捷。目前項目已完工,正在進行調試,馬上試運營。
2.襄陽新四中地下停車場。為提前謀劃緩解四中新校區老師及學生家長停車難問題,漢江智行在四中遷建項目校區內建設地下停車場,該項目位於四中遷建項目西北角,運動場與男生宿舍之間,地下一層框架結構,佔地面積6648平方米,可提供190個停車位。目前,項目已竣工驗收。
(四中地下停車場效果圖)
3.鐵佛寺西生態停車場。為緩解襄城西門橋周邊老舊小區、學校、醫院停車難問題,依據《襄陽市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布局規劃》,漢江智行在鐵佛寺西建設生態停車場,該項目位於襄城惠民醫院西側,檀溪路北側,用地面積約4432平方米,建成後可新增約52個停車位。目前,項目已完工。
4.市區臨時停車場。為緩解市區一些路段停車難問題,漢江智行今年新建了前進路臨時停車場、建設路臨時停車場、米公菜場臨時停車場、沿江大道臨時停車場、環城南路臨時停車場、軸承二路臨時停車場、龐公大橋橋南臨時停車場、光彩臨時生態停車場和山水家園臨時生態停車場,可提供臨時停車位1278個。目前,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並對公眾開放。
(沿江大道臨時停車場)
(環城南路臨時停車場)
(軸承二路生態停車場)
對於市民比較關心的停車收費問題,
目前,
漢江智行已對市區14個停車場和500個路內停車泊位
實行收費管理。
停車場收費價格標準一般為:24小時收費,小型車30分鐘以內免費,3小時內5-10元,後每小時1元,單日20元-40元封頂,新能源汽車收費相對優惠。
路內停車泊位收費標準:7:30-19:30收費,小型汽車收費標準為前30分鐘以內免費,每3小時5元,單日20元封頂;
新能源汽車收費標準:前2小時內免費,前3小時3元,以後每3小時5元,單日15元封頂。
漢江智行將按照市發改部門制定的停車收費標準,根據不同區位的用地情況、交通情況及停車位供給情況,分時段、分區段對2019年新建、改建公共停車位進行統一管理。
收費價格實行從城市中心區域向城市外圍由高到低的級差收費標準,對城市外圍的停車設施服務實行低收費。對同一區域的停車設施服務收費,區分停車設施所在位置、停車時段、車輛類型等,按照「路內高於路外、地上高於地下、白天高於夜間、長時間高於短時間、擁堵時段高於空閒時段」的原則,通過經濟槓桿調節市場需求,促使車主快停快走,避免停車資源被長期佔用,實現車位高效周轉,緩解「停車難、亂停車」問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