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隆獻)近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傳出了好消息,該校首屆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37名學生全部實現了升學或就業,升學就業率達100%!其中8名學生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佔比21.6%;19名學生參加湖南省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招生考試,均以優異成績被錄取;其餘10名學生在基層醫療機構就業,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每個學生至少有2個以上就業單位可供選擇。
臨床醫學專業作為國控專業,培養的學生需要面對鮮活的生命,承擔救死扶傷的責任, 因此人才培養質量要求高。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非醫學類院校,2017年經國家教育部、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開辦了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全科醫生。為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長沙民政職院堅持三教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深入調研、專家治學
專業籌建階段,長沙民政職院深入兄弟院校、衛計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調研,了解人才崗位職業能力需求;邀請全國衛生職業教育領域和醫療機構專家組建臨床醫學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嚴格審核人才培養方案,指導專業建設;
加大投入,建設實訓基地
學校先後投入了近1000萬元,改建、擴建了校內實訓教學基地,目前已經形成了基礎醫學實驗中心、臨床技能實訓中心、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校綜合門診部四大實踐教學基地,佔地面積超過2000平米;與漣源市人民醫院籤訂了附屬醫院合作協議,與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益陽市中心醫院等7家省內外三級醫院籤訂了見習、實習合作協議。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能充分滿足學生臨床實踐的需要。
三教改革,提升專業教學水平
為了讓學生學到最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長沙民政職院構建了「結構合理、任務明確」的師資團隊。通過內培外引,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範教師行為,引導教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建立學校、附屬醫院技術能手相互兼職制度,實現「雙向流動、兼職兼薪」;以業績貢獻、能力水平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激發教師發展新動力。
此外,長沙民政職院還堅持傳統與創新並重,提高教材質量。完善教材選用機制,優先選用最新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教材或國家級、省部級獲獎的高職教材;聚焦書證銜接融通,將國家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核內容與課程的教學內容全面對接,開發了《機能實驗學》、《臨床技能實訓》等實訓特色教材;充分應用信息資源,將教材建設和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虛擬仿真平臺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相結合,開發相互融合、互為補充的新形態立體化教材。
改革才能前進,創新才能發展。長沙民政職院積極探索,改革教法、考法。以核心課程為基礎,重視醫學生臨床思維訓練,在授課中開展問題導向、案例導向的小班討論式教學;強調早期、多次、反覆接觸臨床,實施學校、醫院分段式教學,利用臨床技能模擬教學加強臨床技能訓練,強化床邊教學,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合作溝通交流能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引入智慧課堂互動平臺,積極探索移動學習、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虛擬實境互動教學等創新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需要。改革考核方法,實施線上無紙化考核,節約資源;改進考核模式,實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混合型評價制度,「以考促學,以考促教」。
三年來,臨床醫學專業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2019年專業順利通過了湖南省高職高專院校新設專業辦學水平合格性評價和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考核;首屆三名學生參加2019年第三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臨床技能大賽,兩人獲得個人二等獎、一人獲得個人三等獎;教師先後獲得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各一項,獲得湖南省第二屆微課大賽三等獎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