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30日訊 眾所周知,全世界有6座迪斯尼遊樂園,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中有3座的夢幻城堡是由臺商簡廷在的豪門所建造完成。
簡廷在,一個從寒門裡走出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築造起豪門品牌的口碑和知名度,讓其能打入國際市場,完勝來自全球的競爭者?
走出寒門
簡廷在出生在臺灣嘉義大林鎮,有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7,下面還有一個妹妹。當時家裡住的房子都是竹竿搭的柱子、泥巴塗的牆壁,即使這樣房子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寄居在親戚家。在簡廷在難以磨滅的記憶裡,是親戚對父親的冷嘲熱諷:「這張地契、房契,紙頭沒有、紙尾也沒有你的名字。」家無恆產又寄人籬下,父母靠打零工養活8個孩子,生活的貧困和艱難可想而知。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哥哥們都沒有讀幾年書,輪到他時,家人決定無論如何也要供養他讀到高中。
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在簡廷在腦海裡烙下「全家隨時會被趕出去」的陰影;但正是這種「被看衰尾(倒黴)、被欺侮」,「反而把我的意志力激發出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打拚賺錢、揚眉吐氣!」簡廷在表示,他在學校時雖然其他功課成績普通,但在工藝美術科目上表現優秀,慧眼識珠的美術老師鼓勵他念南英商工廣告設計科,接著又以榮獲臺灣廣告設計獎的優異成績保送藝專。
但為了減輕家境負擔,簡廷在選擇先當兵。在等待服兵役那半年,他跑到文具批發商做業務員,跟著老闆挨家挨戶走街串巷推銷。服兵役期間,除了繼續利用周末時間賣匾額,他還主動承包下部隊的福利社,賣面賺錢。「營長曾在全營稱讚,只有簡廷在寄錢回家,其他人都是跟家人要錢。」簡廷在對那段經歷頗為自豪。
白手起家
3年兵役結束後,福利社興隆紅火的生意讓簡廷在積攢了一筆資金,現在看來雖然數量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從小一窮二白的簡廷在來說,這是他養活自己的本錢。退伍後簡廷全家搬到臺南,住進一家透天厝,一樓是早餐店,二樓是全家的起居室,三樓是一間鐵皮屋,後來也成了簡廷在創業的第一個工作室。就是在這間冬冷夏熱的鐵皮屋裡,簡廷在開始了真正的創業生涯。他發揮自己在美術雕塑方面所長,做一些當時流行的雕塑、禮品(浮雕匾額),每裝滿一貨車就去沿街叫賣,「這周去彰化,下周就到臺中,賣完再回來繼續做。」
20多歲的青年,就這樣慢慢打下禮品、贈品行業的小江山。市場在變化,簡廷在的業務也在不斷地變化,由於做事比較踏實認真,也一直很拼,慢慢在圈子裡積累口碑,項目越做越大。從禮品雕塑到景觀、立體佛像、歐式雕塑、汽車旅館和別墅的裝飾工程……在實踐中歷練,實力也在同行中逐漸領先。一直往前衝的簡廷再回首看看當初的同行,由於他們死守原來的市場,沒有創新業務模式,很多都已經關門歇業了。這段經歷也給了簡廷在很大的觸動:「埋頭拉車的同時更要抬頭看路,要不然你走到頭才發現走的是一條死路。」
有美術工藝背景的簡廷在,自認對雕塑美感的要求「很龜毛」,讓業主滿意之前,得先通過自己這一關。有時候,客戶都說可以了,簡廷在覺得不滿意,照樣打掉重做。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龜毛精神,逐漸打出好口碑。簡廷在也因此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大項目。
1997年,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計劃打造花蓮遠雄海洋公園,找來澳洲設計團隊,簡廷在的豪門承接了雕塑工程。雖然已經陸續零零碎碎地接了很多案子,但與海洋公園的案子相比都是小打小鬧。一下子接這麼大的案子,家人還是有點不放心。「哥哥當時就很擔心我做不下來。」但在簡廷在看來,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不想放棄也不能放棄,必須全力以赴。那段時間他常常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幾乎全天都在泡在工地裡。艱苦的努力最終換來了完美收工,優良的質量不僅得到了各方認可,也讓簡廷在和團隊經歷了一次難得的歷練,成為日後豪門從臺灣走向國際的第一塊跳板。
轉戰大陸
1992年,簡廷在的客戶在深圳投資建酒店,找到他設計裝潢酒店的外觀,簡廷在也順勢來到大陸投資設廠發展。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建築雕刻、裝飾行業對當時的大陸來說還比較超前,深圳工廠那段時間過得比較艱難,找不到客戶,只能先做臺商生意。但市場太小,業務量不飽滿。為了儘早擺脫困境,他積極謀求轉型,開發室內的精緻擺飾品,把產品賣到美國。關鍵時刻,臺灣工廠又遭遇合伙人的背叛挖角,簡廷在必須趕回去挽救亂局。「蠟燭兩頭燒」、分身乏術的簡廷在,不得不把大陸的工廠交由太太幫忙打理。簡廷在一直很感謝太太當時義無反顧的支持,「沒有她,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由於不了解當地的政策和法律環境,簡廷在的深圳工廠廠房都是臨時租用的,在關鍵節點又沒有及時買下土地使用權,以至後來一直很被動,被房東和物業牽著鼻子走。而此時珠海政府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果斷決定在珠海投資建廠。這一次他吸取教訓,買地40,000平方米,自己設計規劃,在珠海市金灣區珠海大道旁建造起3層樓高的歐式古典建築,也就是今天豪門在珠海的分公司。主幹道上這座與眾不同的建築,也給豪門豎起了一個打響品牌的活廣告。
不知道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巧合,簡廷在於2002年到珠海購地建廠,正好澳門漁人碼頭娛樂風景區開工興建,之前合作過的設計團隊直接找上門來,豪門迎來了業務拓展的春天。
「現在想來,在30多年的打拚中,到珠海投資開廠可謂是我事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2002年到珠海購地建廠,工廠投產後接手的第一個項目便是澳門的漁人碼頭,從項目的規劃設計就開始介入。」澳門漁人碼頭項目為豪門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業界的良好口碑和知名度也開始迅速擴大,業務也更上一層樓。澳門漁人碼頭、澳門威尼斯人酒店、香港海洋公園、新加坡環球影城……這些國際知名的建築都有豪門的參與。更讓簡廷在自豪的是,豪門參與建造了香港迪斯尼、美國加州迪斯尼和上海迪斯尼三座迪斯尼樂園。
就像歌裡唱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個肯定和成績背後都是默默的付出和努力換來的。簡廷在舉例說,接到威尼斯人邀請時,他和經理李玉山專程飛到美國拉斯韋加斯觀摩,5天拍回數萬張照片,「捨不得時間休息,每天只睡2到3個小時,5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拍照!」設計的精髓在於如何實現平面設計圖的完美立體化。「一個拱門要拆成幾片設計,重量是否太重、哪裡切斷幅度能銜接得漂亮……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小的挑戰!」
2012年及2013年是簡廷在和團隊最忙的時段,當時有長隆橫琴灣酒店、海洋王國,臺灣的奇美博物館、衛武營音樂廳等多項工程同時進行,這些高知名度的遊樂景觀工程,氣勢宏大,工程困難度也很高,團隊的休息時間都被壓縮到極致。
就是這樣一個拼命、負責的團隊最終迎來了迪斯尼的信任。簡廷在介紹,2009年承包香港迪斯尼部分工程時,豪門就獲得了美國總部的高度肯定。上海迪斯尼設計之初競爭十分激烈,但迪斯尼總部仍對豪門「情有獨鍾」。「迪斯尼的充分信任是壓力更是動力,豪門來不得絲毫的懈怠!」
迎接挑戰
「即便之前已經接過一系列重大的工程,但做上海迪斯尼城堡時,我們還是以最戰戰兢兢的態度應對。」簡廷在回憶,2014年8月2日,他在珠海豪門公司召開上海迪斯尼城堡項目啟動會,宣布由珠海豪門負責製作的城堡藝術構件總量是5000件,都需要由人工進行素描、雕塑、開模、製作、檢驗、測試組裝等過程,必須在一年內如數完工。
挑戰不僅是緊張的工期,也來自上海迪斯尼城堡獨特的設計。簡廷在說,美國迪斯尼總部的設計團隊,對上海迪斯尼項目極為用心,在他看來,這個項目的藝術設計,即便在以高標準為特色的迪斯尼系列公園裡,也是最高的。
「設計團隊對中華文化的鑽研非常深,希望把中國元素完美融入到上海迪斯尼項目裡,所以也對城堡的藝術建築構件提出了最高標準的要求。」簡廷在說。由珠海豪門製作的每一塊城堡藝術構件,在運到上海工地安裝前,都要接受美國迪斯尼總部設計人員的檢驗,「每一個細節都要測量公差,且需要控制在毫米級。」
「工期最忙的時候,珠海公司工廠裡大約有五六千人在趕工,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個貨櫃貨櫃運到上海工地。」簡廷在回憶。
對於簡廷在來說,標準高、時間緊的壓力尚在其次,最讓他感到掙扎的,倒是在項目承建合同籤約前的一年時間中,來自「甲乙丙丁」4方的磨合。
甲方是美國迪斯尼設計團隊,乙方是負責上海迪斯尼項目總包的上海建工集團,丙方是建工集團旗下負責項目專業藝術裝飾分包的子公司,而珠海豪門是被簡廷在形容為「財權最小、責任最大」、接受丙方發包的丁方。
「甲方的要求是工程的質量和美感必須是最高標準的,而丙方則希望我們控制預算。」簡廷在說,「從談判一開始,我們認為,如果要在丙方開出的預算標準上達到甲方的要求,確實非常困難。」
彼時,距離上海建工宣布獲得上海迪斯尼項目工程總包,正好過去兩年半,項目正處於衝刺建築裝飾的前夕。2013年6月,珠海豪門作為丁方的有力競爭者,正式開啟了和丙方的商務談判,不過令簡廷在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場「與低價發包博弈」的談判前後歷經整整一年。
獲得西方設計團隊的首肯,絕非易事。簡廷在說,在公司創立伊始,來自西方國家的客戶也會有疑惑:讓東方人去做歐式雕塑,是不是會有點失焦?而讓客戶放心下來的,一方面是他的公司鑽研歐式雕塑的實力足夠強,另一方面,則得益於珠海豪門公司積累的重大工程項目經驗。
脫胎換骨
在簡廷在眼裡,與迪斯尼的合作,讓豪門脫胎換骨。
「與迪斯尼合作的最大收穫就是跟國際團隊學習管理的經驗。」簡廷在說,藉由與國際公司合作,豪門學到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建立起工程生產管理流程與系統。
以上海迪斯尼為例,美國迪斯尼派出最嚴格的工程師、技術顧問,從初期細部設計圖、開模、雕刻到成品,每個過程都必須通過審核,尤其到成品,「每一個項目都有3個人檢驗,把關尺寸、造型、肌理。」豪門生產的逾4000個成品,要通過12000次的審核檢驗。所有成品都得在工廠試組裝,由美方檢查組裝後的整體美感、表面質感,結構密度、拉拔測試都須符合水平,才能過關。
豪門不斷接受迪斯尼的「震撼教育」。一開始,製成品組裝出現約兩毫米誤差,本以為能過關,但美方的日籍工程師就是搖頭;再如老虎窗下的花飾,排列錯落效果不好、比例不對,重做兩次才過關,所有成品都在美方藝術總監、視覺總監、工程師的檢核下,不斷修正。這樣耗費的不僅是人力、時間,還有材料成本。而且有些細節美國迪斯尼絕不退讓,尤其是創作專利,例如「天鵝」。
擔任豪門在上海迪斯尼工程部經理的蘇建州記得,「我扛著老虎窗上的天鵝頭泥塑,從珠海專程飛到上海,交給迪斯尼的美方團隊,他們執著於討論天鵝的下巴太厚、眼神要再柔和一點,脖子上的項鍊是否要鑲寶石,皇冠要怎麼戴……」其實天鵝最後會放在4層樓高的遠方,「那麼遠,誰看得到差異?但迪斯尼當做50公分看得到的距離在做,這就是追求完美的精神。」
迪斯尼就像是豪門的嚴師,對成品把關嚴格,要求完美,豪門則在一絲不苟中歷練成長。
「豪門」築夢
如今,豪門國際迪斯尼承包製造商的品牌已經名聲在外,找上門的案子也越來越多,但簡廷在並沒有因此而感到絲毫的輕鬆和懈怠。因為他一直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使命要求,就是讓豪門的每一個最作品都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商品,而是要經得起時間歲月洗禮的、永不凋零的藝術品。
這些年東奔西走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看到歐洲千百年來留下的建築雕塑作品隨處可見,已經成為後代子孫乃至全世界的精神文化財富,這給了簡廷在深深的震撼和啟發,「我們在塑造生命,希望經歷100年、200年、300年後,當人們看到豪門的作品時,能讀到這個時代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痕跡。經過我們的努力,中華民族也有了引以為傲的、極具魅力的藝術建築,能夠吸引全世界的人們來瞻仰和欣賞,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作為澳門臺商協會會長,簡廷在認為澳門政府提供優惠政策、扶持發展觀光旅遊業的路徑,可以提供臺灣借鏡。而臺商也應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臺澳企業家要進一步融合,發展臺商第二春。
同時作為一名在大陸的資深臺商,簡廷在感覺很幸運,「現在是大陸發展的新時代,大陸正在積極推行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特色小鎮』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發展規劃,臺商應該積極參與,從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機遇。」簡廷在非常看好大陸打造「特色小鎮」的政策規劃,也希望能豪門能憑藉自己的專業優勢,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同打造屬於中國特色的主題公園,為後世子孫留下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臺商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