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給世界大學排了個名,內地6所高校進入百強

2020-08-22 春風下的楊柳

眾所周知,有四個版本的大學排名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最大,分別是美國的Usnews、英國的泰晤士QS,還有我國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就在前幾天,軟科正式公布了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份榜單也算是我國相對權威的一份大學排名吧,被很多高校所認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份榜單的排名情況。

根據榜單,全球共有1000所高校進入榜單,我國共有168所高校入圍,其中內地144所,香港7所,臺灣15所,澳門2所。

榜單的前十強被美國和英國包攬,其中美國8所,英國2所。前十強依次是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

清華大學

我國名次最好的大學是清華大學,世界排名為29名。我國進入世界百強的高校數量為6所,分別是清華大學(29名)、北京大學(49名)、浙江大學(58名)、上海交通大學(6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3名)、復旦大學(100名)。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無一所高校入圍世界大學百強。

復旦大學

在內地入圍榜單的144所高校中,除了傳統的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校外,也有不少所謂的「三非」高校的身影。比如深圳大學,世界排名為201-300名之間,內地23-32名之間;南方科技大學世界排名301-400名之間,內地33-49名之間;青島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燕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詳細名單見文末圖片),也都位列榜單之上。

曲阜師範大學

當然,也有幾所211工程高校與榜單無緣,比如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也許由於這些高校都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院校,而榜單的排名更注重綜合性,所以才導致這些高校並未進入榜單。

下圖是入圍榜單的所有內地高校的排名情況。你覺得這個榜單的準確度如何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最新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中國內地32所高校進入全球百強
    近日,QS發布了2019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這是該機構第九次發布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這次排名對全球超過1200所高校進行了評估,中國內地32所高校共218個學科進入了世界百強,18所高校共96個學科進入世界五十強,整體表現不錯。下表為有全球百強學科的中國內地32所高校名單。
  • 軟科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6所內地高校步入百強
    此次榜單中,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上榜學校數較2019年增加12所,其中71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較去年增加13所。中國內地大學中,排名最靠前的清華大學位居全球第29,北京大學排名較去年上升4名,首次入圍全球50強,位列全球第49。
  • 最新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北大創新高,六所中國內地大學進入百強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所中國大陸頂尖高校取得歷史最高排名,分列第16位和第22位;上海兩所高校入圍百強,復旦大學名列第40位,上海交通大學名列第60位。 麻省理工學院第8年蟬聯第一 與去年相比,最頭部的排名變化不大。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內地6所高校居全球百強
    目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被公認為是四大權威大學世界排名。2019年被排名的大學超過了1800餘所,所發布的是處於全球前1000名的大學。
  • 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北大首進前50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北大首進前50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大學中,8所來自美國,2所來自英國。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其中: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北京大學名列第49隨後是位居第58名的浙江大學和63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也首次躋身全球百強,分別位列第73名和第100名
  • 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中國這6所高校進入百強
    作為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側重學校「學術成就」,是每年留學生和家長選擇學校的重要參考標準,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6所內地大學進入全球百強
    最近,全球四大學術排名機構之一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了「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個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學連續第18年蟬聯全球第一,緊接其後的是史丹福大學和劍橋大學。歐洲大陸地區,排名最高的大學是巴黎薩克雷大學,位列第14名。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2020最新名單: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大學中,8所來自美國,2所來自英國。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
  • 2020軟科世界大學排名,北大首次進入前50,6所內地高校進入百強
    不過我們非常關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10名有哪些,以及中國內地的高校有多少上榜。根據以往的慣例來看,排名前10名的大學都沒有內地高校,大部分都來自於美國的大學。這份榜單排名第一的是哈佛大學,並且連續18年排名第一,地位不可撼動。排名第二的是史丹福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劍橋大學。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
  • 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北大首進前50
    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北大首進前50; ① 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大學中,8所來自 美國,2所來自英國。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北大首進前50
    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大學中,8所來自美國,2所來自英國。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
  • 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北大首進前50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大學中,8所來自美國,2所來自英國。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
  • 2018 QS 世界大學排名發布,6所中國大陸高校進入百強
    2017年6月8日,英國高等教育資訊和分析數據提供商 QS 發布了2018 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共有6所高校進入百強,其中清華大學以全球第25位領跑,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進入百強。英美高校持續領先本次排名共統計了來自全球84個國家近千所大學。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內地6所進「百強」,清華居全球第29...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內地6所進「百強」,清華居全球第29亞太第二(附榜單)  Evelyn Zhang •
  • 2019-2020中國百強高校出爐!基於CWUR世界大學排名
    表單中的100所高校有81所來自中國內地,13所來自中國臺灣,6所來自中國香港。北京大學以世界第59位的名次排中國第一;清華大學以世界第70位的名次排中國第二;國立臺灣大學緊隨清華北大之後,以世界第75位的名次排中國第三;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排中國第四和中國第五。排名前五的高校有四所來自中國內地,說明中國內地高等教育水平優勢明顯。中國香港地區排名最高的香港大學以中國第九的位次躋身十強。
  • 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中國內地6所進百強,144所上榜
    2020年的高考錄取如火如荼的緊張進行中,在這時刻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這是第18次排名,軟科從2003年開始對高校進行排名。國內排名機構比較多,如武連,校友會等,不同的排名機構同一所大學的排名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參考的評價體系不同。這次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根據六大體系進行排名,得到很社會的認可。
  • 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我國六所內地高校入選全球百強!
    2018年2月最後一天,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了第八年度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此次排名涵蓋了48個主要學科,評估了世界範圍內151個國家的一千多所高校。主要評價指標包括各學科綜合實力,各高校大學畢業生的全球就業競爭力,學術期刊表現等指標。
  • 中國內地高校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公布,20所高校進入全球百強!
    隨著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的爆發式增長,中國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已經位居全球首位。但是論文數量多並不代表整體實力就一定強,因為我國發表論文的質量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所以,這些年國內高校逐漸將ESI、自然指數等指標作為學校學術水平的參考指標,用以評價高校科研團隊的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