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基演藝公司演員在表演《桃花水母》劇目片段
遊客在購買丹仙湖茶葉
5月16日,第12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深圳文博會)圓滿閉幕。深圳文博會期間,河源市極具客家傳統風格、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富有創意的客家特色產品成功「吸睛」,深受商家和遊客的喜愛。據統計,現場售賣產品價值近百萬元,30餘家採購商與河源市參展企業籤訂了意向協議。此外,本次深圳文博會,市文廣新局獲優秀組織獎,河源市展團獲優秀展示獎。
借力文博會,讓河源客家元素走進深圳
展會期間,周邊省、兄弟市、國內外遊客紛紛前來河源展館參觀,對河源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和特色文化產品讚不絕口。
丹仙湖茶、石坪頂茶等4家茶企為觀展群眾提供茶水,龍川老隆牛筋糕免費試吃,客家黃酒免費品嘗……參展企業熱情的招待,讓深圳文博會河源展區持續升溫,觀展人數絡繹不絕。
5月15日,河源市委書記張文還到深圳文博會現場推介河源特色產品,並要求河源要做大做強各種產業,開拓好深圳市場,充分藉助深圳文博會等各類展會和平臺,大力宣傳和推介河源的特色產品,讓河源的特色產品更快更好地走進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走向全國各地。相關部門要利用深圳文博會的平臺,到兄弟市的展館學習取經,不斷提高河源市參加大型展會、國際展會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特色,用創意融合時尚與傳統
走進河源展館,古色古香、獨具特色的展區設計,富有地域特色的河源客家文化產品讓眾多觀眾流連忘返,有的還拿起相機拍照留念。
展區內,9家旅遊單位展示了河源市特色旅遊、生態旅遊的優勢,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詢問河源市旅遊情況。不少遊客都說,會找個時間來河源好好玩一趟;廣東紅棉樂器有限公司的設計師,還在現場手工製作吉他。在現場,跟著「智能鋼琴」一起學鋼琴彈奏的市民紛紛讚嘆:「這個富有『創意』的鋼琴好先進。」會展上,一家深圳琴行還將紅棉樂器帶來的參展樂器全部訂購,並提出要求:展會結束後一定要送貨!這讓參展商樂開了花。此外,丹仙湖茶業做的深加工產品面膜和肥皂、中興綠豐的精油、佩英服飾公司的客家服飾等,均受到現場遊客的歡迎,在深圳文博會的前兩天開放日裡,就收到不同數量的訂單。
據悉,本屆深圳文博會主展館除河源市參展的文化產業綜合館外,還設有影視演藝、數字出版、動漫遊戲、工藝美術等8個專業館,98個國家和地區約1.95萬名海外採購商參會,比上屆增加1500人,深圳文博會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作用進一步提升。
聚焦
優中選優優中選精 突出河源地方特色
深圳文博會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河源如何在全面融入深莞惠經濟圈、強化深河合作的新契機下,進一步宣傳推介河源地方特色文化和產品?參展籌備工作尤為重要。
當前,河源市以全面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以深河合作和創新驅動為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深圳文博會作為一個高端文化宣傳、推介、展示、交易平臺,市委、市政府對參加此次深圳文博會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張文、市長彭建文多次親自過問參展籌備情況,要求精心籌備、突出特色,充分藉助深圳文博會等各類展會和平臺,大力宣傳和推介河源的特色文化和產品,讓河源的特色產品更快、更好地走進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走向全國各地。
據了解,3月份以來,為組織好本次深圳文博會的參展事宜,河源市專門成立了由副市長朱蔚蔚任組長的深圳文博會參展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座談會,對河源市參展深圳文博會的有關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商討。
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文化企業是主體。據悉,結合河源市往屆組織參展深圳文博會工作的實際,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多次深入相關文化企業,全面了解文化企業及產品的最新業態情況,通過「優中選優」、「優中選精」,認真篩選本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產品、文化產業項目。4月22日,河源市召開全市文博會參展企業代表座談會,對參展企業如何做好參展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重點圍繞參展目的、參展內容和參展形式等三方面內容進行商討,按照市籌備工作會提出「展位設計布展要體現客家文化特色、客家元素和採用現代展示方式」的要求,精心設計展位,凸顯客家文化內涵。
據介紹,此次深圳文博會,河源市結合「文化+旅遊」 、「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貿易」主題,精心挑選林寨古村、康泉十八、廣東三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龍川霍山礦泉水廠等21家(項)企業、產品參展,並重點組織了廣東紅棉樂器公司、巴伐利亞莊園、河源堅基演藝有限公司和廣東佩英服飾公司等單位,將他們的重點產品進行展示和演繹,充分展現河源的現代文化創意和文化藝術產品。同時,河源市還突出河源地方特色,組織本地名優小吃類產品參展,吸引觀眾,做旺和聚集河源展位的人氣。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包括:康禾貢茶、龍川老隆牛筋糕、客家黃酒等。
現場
客家文化產品放異彩引遊客齊讚嘆
客家本土文化產品受青睞
在深圳會展中心,位於8號館的河源展區非常亮眼。展區以現代開放式的展示手法為主體框架,展臺前運用LED大顯示屏,輪番播放河源文化產業發展宣傳片等視頻,展區中部布置各類文化產品,充分展示河源市文化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這酒好喝,濃度不高,甜度適中,味道不錯,請給我再來一杯。」5月13日的會展現場,位於廣東三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展區內,來自江西的李先生連喝了三杯黃酒後,不禁豎起了大拇指「嘖嘖」稱讚。「有名片嗎?給我一張。」李先生說,自己是做酒生意的,三友公司生產的這種黃酒肯定有市場,會考慮跟該公司合作。
品完酒後,還有美味的客家小吃。在龍川老隆牛筋糕展區前,聚集了大量的遊客,不少市民在品嘗完後,都會掏出錢包購買幾盒帶回去。「微甜而且有嚼勁,非常好吃。」深圳市民陳女士說,小時候,家裡人曾買過龍川牛筋糕給她吃,當時她和兄弟姐妹都搶著吃。而今品嘗牛筋糕,讓她回憶起小時候的味道。
不會彈鋼琴也能彈出美妙音樂,你知道如何能做到嗎?在廣東紅棉樂器股份有限公司展區前,一臺智能鋼琴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球。這款「智能電子琴」與智能設備連接,自帶教學APP,為很多零基礎音樂愛好者敞開了學習鋼琴的大門,即使你不會彈奏,但只要在指示燈的提示下也能彈曲。
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受矚目
在會展期間,河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河源堅基演藝公司等企業的精彩文化展演,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並拍照留念。有的市民還將照片、視頻發到了朋友圈,跟好友一起分享客家文藝盛宴。
5月13日上午,傳承民間藝術上百年的龍川黎咀木偶團一出場,立刻圍過來一群市民,市民們紛紛拿起相機拍照。展廳過道短短不到10米的路,聚集了上百名觀眾。在二胡、笛子的伴奏下,木偶戲《喜慶》歡快上演。演員通過提線操縱木偶的四肢,做出各種動作,演得形神兼備,動作靈活,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好!好!好!」演到精彩的段落,觀眾們還情不自禁一邊叫好一邊繼續鼓掌。
木偶戲剛剛結束,傳統劇目紫金花朝戲閃亮登場。本次參演人員是紫金花朝戲第三代、第四代傳人,表演具有代表性的花朝戲傳統劇目《雙花園》裡的兩個片段,精彩的表演同樣使觀眾讚不絕口。
「表演很好看,有客家風味和風情。」來自潮州的李女士,用手機將木偶戲、花朝戲兩個節目表演都錄了下來。她說,以前聽人說過龍川的木偶戲、花朝戲有地方特色,但一直沒有機會觀看,如今目睹,果然名不虛傳。
「文化+」產品受追捧
河源客家人熱情好客的品質不僅吸引了過往的遊客,帶動了河源市特色產品的熱銷,同時也對河源市文化推廣,宣傳河源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據了解,本次深圳文博會上,河源市參展單位現場共售賣產品價值近百萬元,並與30多家企業達成意向協議。
「中興綠豐的檸檬片泡茶很好喝,我到河源都有買,剛好今天在這裡看到了,再買了些回去。」來自深圳的徐女士說。
在本次深圳文博會上,河源市茶企業也備受青睞,紅茶、綠茶、茶葉深加工產品等深受國內外及港澳客商的喜愛,不僅提高了產品知名度,在品牌文化、產品創新方面也得到了提升。而廣東三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文博會期間,每天試飲人數超過500人,有力地擴大了客家黃酒的品牌影響力和知曉度,進一步推廣品牌。
此外,深圳文博會的舉行,是河源市學習先進創新經驗,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的好機會。無論是最尖端的文化科技成果、最受追捧的文化產品內容、國內外優秀的文化名企、最有活力的文化產業人才,還是古老的傳統文明、具有「匠人精神」的工藝傳承者,都從五湖四海而來,在深圳文博會上匯聚成一股暖流。
在參觀了新疆、甘肅、西藏等地的展館後,市旅遊局工作人員覺得他們將文化與旅遊深度結合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河源市的旅遊業應更多地與本土文化結合,增加文化氛圍,整合資源構建大體系旅遊環境。市文廣新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下來,將會跟組委會及深圳文化部門進行更多的溝通,總結本次的布展經驗,同時吸取其他地區展區的優點,加強聯動,打造精品,推動河源市文化發展。
觀察
「文化+創意」,河源文化產品飛入深圳「尋常百姓家」
深圳文博會,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如此盛會,自然少不了客家古邑的身影。5月16日,深圳文博會圓滿落幕,河源參展商滿載而歸。然而,除了這些,河源還可以從深圳文博會中得到什麼呢?
目前,河源市以全面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以深河合作和創新驅動為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筆者認為,藉此「東風」,河源應該打造更多「文化+創意」的「接地氣」精品,讓河源的文化產品飛入深圳「尋常百姓家」。
在此次深圳文博會上,河源現代文化創意產品——廣東紅棉樂器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鋼琴,吸引了眾多深圳市民的眼球。這款智能鋼琴與智能設備連接,自帶教學APP,讓不會彈琴的人也能在按鍵燈的指引下彈出美妙的音樂,而且還能與網友們分享。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很多前來參觀的市民都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還有商家表示有合作的意向。
鋼琴本是高雅藝術品,而這臺智能鋼琴之所以深受普通市民的歡迎,是因為有「智能」的創意,而且還很「接地氣」。
作為客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河源,從不缺創新、創意。那文化和創意是什麼關係?如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意識與能力?筆者認為,創意是文創產業發展的原動力,河源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應該與製造業共同成長,通過促進文化創意與製造業融合、鼓勵小微型文化創意企業發展等措施,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動力。(河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