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應該是胡辣湯味兒。
今天凌晨,
口紅一哥李佳琦在微博平臺發文,
為昨晚直播開黃腔道歉,
聲稱今後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據悉,
昨晚#楊冪李佳琦直播#,
當時二人在試吃楊冪代言的一款零食,
因為打開包裝要用嘴吸,
李佳琦沒有吸出來,
就說了一句要口活好才行。
一旁的楊冪裝作沒有聽到的樣子,
李佳琦隨後問道:
我可以開黃腔嗎?
楊冪笑稱「什麼東西啊?
巧妙略過話題,
化解了危機,
沒有將這個話題繼續下去。
今天一大早,
#楊冪情商##李佳琦道歉#
一起打包上了熱搜。
不少網友都大讚楊冪情商高,
絲毫沒有被李佳琦的言論影響情緒。
有人說,高情商,
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一
好好說話就是高情商,也是基本的善良
好好說話,
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它是溝通能力,
卻又不僅僅是溝通能力的一種。
好好說話,
其實涵蓋了另一個層面的意思,
就是對情緒的管理和自控能力。
其實這樣的能力是很多人並不具備的。
明明有些事情可以好好說出口,
卻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說了一句傷人的話,
這樣的話,
一旦說出口,
關係就變得很難修復了。
所以,
「一個人會溝通,
巧說話,
就能夠準確自如、
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能夠通過談話,
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與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
這部分只是「好好說話」的一個方面,
它代表著我們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和應答能力,
是不是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讓自己的渴望和語言達到統一,
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與此同時,
它還意味著「會說話」和「會聽話」,
不僅可以有效的傳達出自己的觀念,
同時也作為一個很好的傾聽者聽懂對方的情緒和意圖。
這,是好好說話,
傳達意思和信息的第一步;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詞「幽默感」,
「幽默感」,
懂得自嘲,
尊重的基礎上繞開對方的痛點等,
都是比較不錯的情商的表現。
舉例來說,
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被老婆大罵,
並且當著眾多朋友的面前被老婆潑了一盆冷水!
蘇格拉底卻不慌不忙的說:
「我就知道打雷過後,一定會下大雨。」
蘇格拉底的幽默反應,
化解了當時人們不知所措的尷尬場面。
二
真正的情商高,不是虛偽,而是溫暖
看《奇葩說》,
覺得蔡康永簡直太神奇了。
不管辯論題目有多沒節操,
他都可以講得很高尚。
不管對方多麼屎尿屁黃賭毒,
他都能巧妙地拗回來,
回歸文藝和優雅。
他的用詞永遠柔軟,
姿態永遠輕盈,
永遠顯得對方像個sb寶寶。
在一定程度上,
智商決定你的下限,
情商決定你的上限。
所謂情商高,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
1.把你說的「不對」統統改成「對」。
2.說「謝謝」的時候可以加上「你」,
或者加上對方的名字。
3.請別人幫忙的時候,
句子末尾加上「好嗎」。
4.聊天的時候,
少用「我」,
多說「你」。
5.多用「我們」、「咱們」,
可以迅速拉近關係。
6. 讚美別人的時候,
不要太空泛,
要具體地讚美細節。「
7.讚美別人鮮為人知的優點,
讚美他期待被誇獎的部分。
8.用調侃的方式去讚美別人。
9.當面說對方的壞話,
背後說他的好話。
10.你可以嘲笑你的朋友,
但不可以嘲笑他喜歡的東西,
尤其不要嘲笑他的偶像。
11.初次見面,
一定要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
12.撕逼再激烈,
你再憤怒,
也不能說真正傷害對方自尊的話。
13.真性情是讓你說真話,
不是讓你說難聽的話。
14.看破,
但不點破,
給別人留一點餘地。
15. 社交場合中,
要考慮少數派的感受。
16.如果你一定要炫耀,
請加上你的糗事中和一下。
17.把「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換成「我說清楚了嗎」。
18.把心裡的小猥瑣說出來,
會更討喜。
19.用有趣的方式自嘲,
成為自己的高端黑。
20.安慰別人的方法之一,
就是說點你悲慘的事,
讓他治癒一下。
21.不要沒完沒了地講你的痛苦,
痛苦是不相通的。
22.不要說「我早就告訴你了」
「我就知道會這樣」。
23.聊天的時候,
如果對方被打斷了,
問一句:剛才你要說什麼?
24.不要每一場談話你都想贏,
你贏了道理,
可能會輸了感情。
25.如果聊到吃的話題,
一定要記住對方愛吃什麼。
26.分享榮耀的時候,
要提到別人。
27.承擔責任的時候,
要提到自己。
28.不要大發飆,
胡適說,發怒是一種破相。
29.拒絕別人,可以先自責。
30.尋求合作的時候,
不要總說你想要什麼,
要說你能給對方什麼。
31.即使是對最熟悉、
最親切的人,
請依然保持尊重和耐心。
很多人對陌生人很禮貌,
對家人、
伴侶或好友卻極不耐煩,
經常翻臉。
因為仗著對方不會生氣。
為什麼不把你的溫柔和體貼,
你的快樂和美好留給最愛你的人呢?
很多人說,
不喜歡情商高的人,
他們虛偽。
可是我覺得,
真正的情商高,
不是虛偽,
而是溫暖。
以上究其本質,
是讓我們尊重別人的看法,
尋找別人的優點,
體察別人的需要,
把別人放在心上。
仔細想想你身邊情商最高的人吧,
他們反而很寬厚,
很真誠。
最後
溝通的確不簡單,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模式。
面對同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都各執己見,
只會讓溝通偏離主題,
變成彼此敵對和說服,
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
而且破壞關係。
傾聽,
卻可以讓我們更靠近彼此。
而且,「傾聽」不是示弱,
也不是為了對方,
是為了解決問題,
是為了不被對方的情緒裹挾。
願你始終帶著善意,
做一個願意「傾聽」的人,
不僅聽懂對方的需要,
也聽到自己的心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