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李紅明老師
主採訪者:解麗雯輔助採訪者:胡麗萍、高峻、彭菁
採訪時間: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下午3:00
採訪地點:福州路上島咖啡二樓
通過對我們訪談內容的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詳細的訪談報告和結果分析 請點擊此連結觀看PDF文件
1、選擇培訓師職業的原因
最初在IBM做銷售,然後給經銷商做輔導,進入百年後把之前所教的課程標準化,逐步形成培訓師的職業。偏內向的性格讓自己很能鑽研問題。培訓師這個職業會不斷有新的挑戰出現,個人比較享受上課那種感覺,喜歡上課的那種氛圍。性格也會經常不會按套路出牌。
2、化解培訓中遇到尷尬的方式及初為培訓師的不足之處
培訓的課程不適合參加培訓的學員。所以培訓公司不該只是從課程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僅靠培訓課程解決問題,而不了解學員的真正需求。培訓的效果不在於課程。
3、培訓時展現的個人魅力
所有參訓的人他們的信息面和他們對問題的切入度是沒有培訓師深入的。所以需要培訓師有培訓的現場技巧,充分的行業背景,迅速的總結的能力。自己鎮住那些對培訓師持懷疑態度的人方法就是能把他們認為很精彩的講話總結成幾點。
4、一場成功培訓的主要因素
上課實用,但是達到這個目的一定需要一個過程。個人認為三流的培訓師加上一流的培訓操作肯定比一流的培訓師加上三流的培訓操作要好。
5、獲得和處理培訓後的反饋信息
很少做前期問卷調查,比較多的是訪談的形式。深入他們企業內部。因為培訓要迎合企業的戰略。客戶肯定有培訓管理部門,培訓完了你可以帶一個反饋表,這個反饋表不是直接給我,可以給培訓經理,培訓經理總結一下再給我。
6、成功的培訓師應具備的素質
第一、培訓師要敬業。第二、培訓師要有持續的熱情,希望自己能做到行業的規範化。第三、培訓師懂點教育學規律,比如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教育方法。
7、培訓師了解企業的培訓需求的途徑
如果他們找我上課,我會反問他們為什麼找我上課?弄清他們做培訓的原因。因為弄清原因後會發現有的時候培訓是沒有必要的,我會明確告訴他們不需要培訓。也許這樣培訓師本人會有損失,但是當他真的需要培訓的時候,他絕對想到的是你,因為只有你站在他的利益來考慮。
8、培訓行業現狀與企業對培訓需求方面的差距
講課程的老師差距很大。現在的行業現狀是有很多企業意識到要培訓,但是真正培訓完後發現效果又不大。如果企業老闆都一味追求名師的話,問題就很嚴重了。但是這個過程慢慢都會改變。行業一定會趨於理性,這時候就很考驗培訓師的功力,培訓師一定要敬業。
9、大學生想要成為培訓師需努力的方向
現在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一般的通用技巧的話網上也可以搜集到。或者觀察培訓師上課。培訓的方式方法可以在平時學得。不建議第一份工作就做培訓師。但是很多培訓公司會有很多助理崗位提供,可以考慮,幫助培訓師打理日常安排,對培訓師有直觀的感受。挑選大學生的依據:第一、做事細緻。第二、專業也需要,一定要有背景,必要但不首要。第三、發現問題的能力,有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開發的培訓課件就會開門見山且切中要害。
10、對我們訪談的建議
對培訓行業了解深刻有助於你們的提問。
11、反饋沒有達到目標時候如何解決
第一、普遍沒有達成目標,培訓師肯定要反思了,可能是一開始設計不合理,或運作出了問題。第二、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有些人做得很好,有些人做得不好,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結果。沒有達到效果的人,提高起來有個非常好的途徑,就是標杆研究。比如,十個中總會有兩個做得好的就是標杆了,讓所有人聚集一起,互相討論,切磋。這種培訓對參訓人來說收益是終身的。
12、解決培訓等與課程這一問題的方法
第一個改變思路就是培訓和課程是不能化等號的。培訓完全可以劃分到他們工作當中去,在大家空餘時間,比如下班後的半小時內,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討論一下。每期都定個主題,可以找很多不同的人來交流,讓銷售員親自在做這些事情,培訓師提前一個禮拜布置任務,你可以不講課,可以引導他們做。培訓經理只要把這個過程控制住了,最終得出結果來,讓他們討論,這樣能融會貫通。
13、個人推薦的一種培訓方式
提供培訓解決方案的意思是不光給學員上課,而通過一系列的培訓運作幫他們解決要培訓之前的一些問題,課程包括在裡面,包括培訓運作之前做的那些工作,包括入職培訓,包括培訓效果的轉化。培訓解決方案核心就在於把培訓當成一個系統的東西來做,而不僅僅是上課。
PS:了解更多信息,可以點擊查看
暑期職業調研以及社會預科項目的相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