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在暴風雨中被吹翻雨傘的狼狽經歷,我校大二學生朱玉婷發明了一種「防風颳翻」的雨傘,可有效保證雨傘的穩定性,這項發明近日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朱玉婷是我校城市建設學院的土木1704班學生,談起自己的發明初衷,她談道:「學校在湯遜湖畔,冬天有時候風很大,傘容易被風吹壞,就想到將雨傘『改造』一番的念頭 。」
2018年6月,我校城市建設學院開展了一場關於創新發明的講座,朱玉婷在講座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朱玉婷說:「我聽老師說創新不一定要去發明那些人們都沒有發現的東西,對身邊一些東西的改進讓它有利用價值也是可以的,我就想到了傘容易被風吹壞的問題。」
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她說做就做,開始查看各種資料,認真思考,搜集能夠「防風颳翻」的各種理論和實踐知識。是否可以嘗試改一下雨傘的結構達到更好的效果?經過自己的一番思索後,她寫下了自己關於固定雨傘的創新想法。創新發明課的指導老師打電話給她,說她的想法很有創意,並鼓勵她繼續研究把它弄成專利。
最終歷時半年左右的時間,朱玉婷順利提交了專利,並於近日收到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她所申請的專利是一種特殊雨傘結構,包括鎖止套與傘杆,在開鎖按鈕與三角板之間連接有轉杆,鎖止套中部固定有減震環,而且鎖止套頂部套有頂環,頂環與減震環之間安裝有減震彈簧,在鎖止套底部設有四組三角板,通過設計上下兩套鎖將傘骨穩定固定在傘杆上,可有效抵擋強風,雨傘不再容易被吹翻。而且能夠有效緩衝傘骨與鎖止結構間的磨損,從而延長雨傘的使用壽命。
「下雨天雨傘被大風掀翻,淋雨淋得一身狼狽,這樣的場景怕是絕大部分人都會遇到過。」朱玉婷說,很多發明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正是因為上學路上屢屢發生被風吹翻雨傘的經歷,才萌生了改造發明的念頭。對於此次發明經歷,她表示:「很希望自己的這個發明可以投入生產,真正用於大家的平常生活之中,改進我們的生活,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編輯/陳金卓
來源/中南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