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發展的新方向

2020-11-09 中國報導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發展擘畫波瀾壯闊的新圖景。會議在充分肯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成就基礎上,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提出了一個遠景目標、六個主要目標,一個核心:創新,十二項重要舉措。謀劃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制定戰略性、創新性舉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會議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擘畫了波瀾壯闊的新圖景,對於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我國在世界激蕩變革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意義。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新發展理念

站在歷史新起點,會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堅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上形成的,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應對新挑戰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在歷史交匯期明確五大發展理念的新特徵,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發展,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會議提出將堅持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進行專章部署,這是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只有更加依靠科技創新,才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所以,要統籌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系統、完備、高效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其次,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企業能動性,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第三,要推動貿易創新發展。緊抓數字經濟、服務貿易的發展機遇,以科技創新激發戰略新興產業競爭新優勢,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第四,要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統籌全局,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堅持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和質量優化發展。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必須統籌全局,聚焦發展中的矛盾和短板,促進系統發展、整體發展。具體來說,第一,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第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第三,推進產業協調發展,穩固農業基礎,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第四,協調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問題,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第五,協調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好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第六,協調開放和自主的關係,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第七,統籌安全和發展,實現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經濟效率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對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更加注重生產生活方式轉型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通過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發展效率。通過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通過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屏障,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通過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堅持開放發展,促進更高水平開放經濟新體制和開放發展新格局。歷史經驗表明,唯有開放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改革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構建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高標準的市場體系,促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增強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堅持共享發展,保障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2020年我國已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脫貧攻堅取得巨大勝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面對第二個百年發展,要著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尤其在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進程中,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新發展格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強化國內經濟大循環,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也有利於帶動國際經濟循環,實現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構建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優化消費環境,提升城市消費,擴大鄉村消費,發展服務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其次要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供給,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打通從生產、分配到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堵點,推動供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均衡,暢通國內大循環。最後,將我國市場規模和生產體系優勢,轉化為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促進內外市場和規則對接,形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效率優化、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優化。

聚焦新科技革命,通過創新發展夯實我國現代經濟體系底盤,以技術突破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集中優勢資源攻克妨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卡脖子」技術,提高創新成果的產出轉化效率。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利用我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新的發展優勢。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通過發展創新鏈引領產業鏈升級,促進高技術、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產業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實現由「製造強國」向「質量強國」發展。

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內需的同時,提高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繼續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結構,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優化要素投入結構,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向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改善能源結構,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通過建設全方位、高水平、多層次的對外開放體系,把我國建設成為吸引國際優質資源的大型引力場,吸引優質外資、高端人才,為企業創新賦能,為產業升級助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發展。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大力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十四五」時期,仍然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地位,更加聚焦產業鏈競爭力、微觀主體活力、要素市場化配置、產權制度、公平競爭制度、宏觀經濟治理、財稅金融、科技創新、民生保障、制度型開放等涉及長遠發展、具有牽引作用的重大問題。在要素層面,聚焦建立健全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完善資本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機制,引導勞動力要素暢通有序流動,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等。在市場主體層面,堅持市場化導向的國企改革;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稅收、補貼、資金成本等方面提供保障,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政策層面,通過適度宏觀調控,促進政府作用更好發揮,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制度環境。

開拓合作共贏的

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

面對「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必須更加積極有為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下,調動國內外生產要素,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深化資金、人才、科技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商品、要素等領域開放,形成特色鮮明的國際合作和數字經濟合作等競爭新優勢。

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牽引集成作用。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形成制度型開放新優勢。通過有效暢通沿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推動形成更加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新優勢。加快建設金融開放門戶,推動形成人民幣區域國際化新優勢。

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簡介   
李春頂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李   娟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

圖片來源:新華網

責編:張利娟

監製:何晶

大家還在看

相關焦點

  • 【十九屆五中全會】五大新發展理念:指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十九屆五中全會】五大新發展理念:指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準確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盧黎歌 郭玉傑 李華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應對變局、開闢新局的頂層設計,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說:「『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全面準確、生動活潑地宣傳宣講全會精神,對於統一思想認識、激發奮進力量、落實全會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集寧區青年熱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廣大青年點燃希望之燈、照亮前進之路,激勵廣大青年奮勇向前。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新徵程 新偉業
    來源:海外網上圖:10月31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同練瑤族鄉,紀檢監察幹部在向瑤族同胞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龍林智攝(人民視覺)下圖:10月31日,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新馨社區黨委組織部分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學習貫徹...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這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我市持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重慶日報訊 連日來,我市持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胡際權在潼南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胡際權從全會的基本情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等5個方面進行了生動宣講,並結合國資國企實際進行了深入解讀。
  • 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11月21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中央團校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中央團校舉行。
  • 市委宣講團到中山區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湘竹)12月18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楊德泉到中山區作專題宣講報告。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全區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全區三級宣講團成員和部分機關幹部、基層群眾參加報告會。
  • 深圳僑界人士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同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規劃未來的遠見卓識和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連日來,深圳僑界人士掀起了傳達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 現代化的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新發展理念的豐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際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天大法學院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發布後,天津大學法學院師生第一時間集體認真學習,一致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智慧和力量。法學院教授魏健馨表示,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立了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法學理論與實踐發揮作用的空間越來越大,社會效果越來越顯著,對教學和科研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 陝西中醫藥大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立
    報告會上,校黨委副書記於遠望宣讀了學校《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通知》以及《關於成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的通知》。劉力根據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印發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委書記宣講提綱》,從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堅定不移的貫徹新發展理念等五個方面,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系統宣講。
  •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學用結合 做到知行合一
    縣委組織部全體組工幹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暢談體會,交流心得,做到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幹在實處。大家紛紛表示,將搭乘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列車,持續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切實提高「七種能力」,創新組織工作方式方法,敢於在實踐中擔當作為,在「十四五」時期以更加果敢堅韌、更加自信飽滿的精神狀態,爭做緊跟時代步伐、勇立時代潮頭的新時期組工幹部。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昭示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說,這體現了遠景目標和5年目標相結合的發展思路。我們黨對發展的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把握髮展的方向也更加從容。全會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擘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2020-12-0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引發普陀幹部群眾熱烈反響!
    十九屆五中全會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公報一經公布,立即在普陀區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全會為未來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全區幹部群眾將結合工作實際,把全會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共同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展望「十四五」 描繪新藍圖
    學生宣講團成員裴嘉琪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宏偉藍圖令人振奮、催人奮進。我們將贛南蘇區發展的生動實踐融入宣講提綱,讓宣講內容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抓好主題宣講,用活新媒體,由5名青馬講師和部分黨(幹)校青年教師組成的巡迴宣講團活躍在青馬學習班、「青年之家」等青年聚集地,為青年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 2020-12-24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陝煤集團榆北煤業有限公司引發強烈反響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後,陝煤榆北煤業有限公司廣大幹部掀起新的學習浪潮。全會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深刻指明了今後一系列藍圖目標、戰略布局、工作部署。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性盛會。「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更是一個舉旗定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綱領性文件,打開這幅壯麗的政治畫卷,必將引領中國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其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是助推中國發展前行的「導航密碼」,是謀劃「十四五」工作的基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