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2020-12-09 騰訊網

作者 | 樊登讀書主創團

「你這種性格長大要吃虧的。」

實不相瞞,我幾乎是聽著這句話長大的。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

「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如果你也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一定深有同感。

童年遭遇了很多質疑,也曾經努力改變做一個外向的人,但始終覺得不快樂、不自由。

直到看到美國著名作家蘇珊·凱恩的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繼而又看了她的書籍《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我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原本的性格。

原來這個世界上有1/3的人是內向者。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

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

內向不是缺陷,只是性格的一種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內向」到底指什麼?

你以為的內向是害羞,是孤僻,是不積極進取。

在心理學中,內向從來就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

與其說內向是缺點,倒不如說,內向的人,會把生命力指向探索和建構內心和諧。而外向的人,把生命力指向了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

這兩者並沒有任何高下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當然,像其他事物一樣,內向外向並不是絕對的。你可以是內向的或者外向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叫做中向性格者。

前段時間,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

「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

讀書君被瞬間圈粉,你要允許一些人,有安靜的青春。

知乎上有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話題,裡面有網友分享了一封信,寫信人是一位CEO,一位性格內向的女性,讓我感觸很深。

網友說她日常開會、談合作、團建,完全不像是內向的樣子啊!

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寫了一封伴隨性格內向這個標籤的成長經歷的信。

在信中,她回憶起自己曾經為了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做出的努力。在她整個成長過程中,大人們一直致力於讓她改變自己的性格。

「第一次在全校面前擔任升旗手,第一次在全年級面前演講,我忘記怎麼走上臺,又怎麼走下來,我緊張到肚子痛,然後默默嘆氣。」

後來去外地讀書,她努力去跟同學打成一片,但在人群中總感覺到想要逃避。

她開始嘗試接受自己內向的性格,去汲取內向的力量,去撕開所有不好的標籤。

最後她談到:

我越來越發現,內向還是外向,都不是什麼決定性因素,它既不會決定你成功,也不會決定你失敗,人最終的樣子,是由性格和人格決定的。性格是天生的,人格是指經由後天的文化影響與個人經驗等因素混合而成的。

性格就像地基,而人格則是建築在它上面的建築物。它們綜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人現在的樣子。我們就像一條有彈性的橡皮筋,雖然總有一個界限,但是可以往外伸展、擴延。

內向性格的潛在競爭力

德國知名性格諮詢專家西爾維亞·洛肯在《內向高敏者》一書中,分析了內向者擁有的典型優勢,包括:

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安靜獨立、善於分析、擅長寫作、持之以恆、有同理心等。

當然也有與之相對的劣勢:恐懼、過於注重細節、自我否定、易受刺激、被動、逃避、過於理智、固執、害怕衝突。

我們要強化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嘗試變成一個根本不是自己的人,同時也不要逃避自己的劣勢。

1)喜歡深入思考,或善於冷靜觀察

詹姆斯·羅傑斯說:「沉默的人往往擁有深刻的洞察力。溪淺聲喧,靜水流深。」

內向性格的人能感受到的是一個高飽和度的世界,他們生活裡藏著很多美好。

享有盛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是許多人的理想標杆,他的作品深刻影響著世界的讀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可謂是成功的人士,也曾坦言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者。

他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面這樣介紹自己:

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說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

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

跑步是他日常生活的一個支柱,是他構思小說的靈感來源。這是一種安靜而深沉的力量,能夠讓自己做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習慣深度思考。

2)溫和而堅定的管理風範

當我們在談及領袖氣質時,內向的人總是按照慣例從領導的位置被忽視。

但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 成功人士中的內向性格佔比高達70%。

比爾·蓋茨小時候不善言談,也不喜歡與人接觸,他經常獨處,更愛一個人鑽研新技術。

巴菲特也可以連續幾個小時沉浸在工作中,經常不理外界發生什麼。

而這恰恰是一種屬於他們身上特殊的力量。

你會感覺這些領導者之所以成為掌舵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指揮別人,抑或是享受眾人目光的聚焦,而是他們處在那個位置,他們行駛在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上。

正如聖雄甘地所說:「用溫和的方式,你也可以撼動這個世界。」

3)追求高質量、穩定的社交關係

周國平先生說:

「外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總是很少的。內傾者孤獨,一旦獲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內向者不喜歡廣泛社交,所以他們的交友圈很小,可是他們一旦建立友情,就會以一顆真摯的心去對待。

同時他們最會保守秘密,不會隨意對別人評頭論足,也不會四處傳播,因此值得信任與深交。

內向性格如何適應社交需求?

世上絕對沒有一個純粹內向的人或者一個純粹外向的人。

沒有必要把內向者與外向者界定得那麼清晰,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所偏向。

我們需要一種更好的平衡,把內向性格特質變成核心競爭力,在外向的世界裡自在生活。

從一個演說之後需要沉浸在孤獨中為自己充電的大學教授,到沉浸地構思有效問題、打破銷售記錄的推銷員,我們可以看出「外向行業」裡也有很多內向成功者。

1)不要強行改變自己,而要發揮優勢

心理學家珍斯·亞森多普夫就說過:

我們眼裡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看法的反射。

這些看法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腦袋。只有當你賦予了自己價值,別人才會賦予你價值。你只有愛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才能讓別人愛你、尊重你。

這就是為什麼周星馳、羅賓·威廉士明明是內向型人格,但在公眾面前表現完全不一樣的原因。

他們不因為內向給自己設限,雖然不喜歡社交,不喜歡說話,但遇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時,也能發光發熱。

大多數人否定的也不是你的內向,而是你這個人存在的價值。

而作為內向者,就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你同樣可以很出色。

2)給自己獨處的時間,積攢能量

上帝藉由各種途徑使人變得孤獨,好讓我們可以走向自己。

你覺得在角落讓人心疼,有些人反而覺得在角落是最舒服的狀態。作為內向者,我們要學會在這個嘈雜世界中尋找舒適的方法。

我們同樣喜歡世界的緊張和嘈雜之美,喜歡身邊外向開朗的朋友,但大多時候更喜歡獨處,因為我們需要保持內心的秩序。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愛看的書、電影、寫的文章分享給別人,讓周圍人理解你的世界。你不能總在森林的角落裡等待他人來找你,有時候你要主動去找別人。

寫在最後

在邦妮·韋爾的《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中,人們認為的最大遺憾就是:

「沒有勇氣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那種只忠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生活。

人生最大的成長,就是不再與自己的性格為敵。

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有效利用自己的稟賦,去做自己喜歡或有意義的事情。

最後,用《內向者優勢》裡的一段箴言結尾,送給曾經或者現在因為內向而否定自己的朋友,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

享受生活。

適當休息。

欣賞您的內心世界。

做一個真實可信的人。

珍視您的好奇心。

享受心境的和諧。

享受獨處。

對生活充滿感激。

做您自己。

記著,讓您的光芒灑向四方。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過去,我們會把內向評價為一種負面性格,認為這種性格不適合與人交往,在各類場合中會吃虧。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需要內向的人,很多工作和場合也只有內向的人才能應付。其中,INTJ(內向理智性格)性格的人還會被戲謔地稱作反派黑暗殺手,說明他們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能夠洞察人的心理。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
    過去,我們會把內向評價為一種負面性格,認為這種性格不適合與人交往,在各類場合中會吃虧。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需要內向的人,很多工作和場合也只有內向的人才能應付。 在榮格的性格測試中我們會發現,16種性格不分好壞,都有非常傑出的人物。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心理學:永遠不要低估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原因有三點
    受刻板印象的影響,內向者給人的感覺通常是木訥、呆板、少言寡語、不好相處,因此人們都不喜歡跟內向者交朋友。但其實很多內向者根本就不是這樣。他們或許並不像外向者一樣健談,但也會與人為善、真誠待人,甚至很多時候比外向者朋友更多。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適得其反!
    導語: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適得其反不知每次討論的感情幾乎都是婚姻,和感情中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性格,可能很多還是覺得「女追男隔成紗」,可能你一個女生主動一點,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只能說是大部分,並不是代表每個男生有女生追求就會答應,這其實是要看性格的,有時候如果一個女生你不去觀察人家是一個怎麼樣的性格就表白,反而會引起男生的反感。心理學家曾經調查過,雖然大多數的男生都是會欣然的接受女生的追求的,只要人家對你也還行的話。
  • 性格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
    從人的生理學來講,性格的內向和外向都是人所具有的一種性格特點,並無好壞之分,內向性格也不是什麼弱點。有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七的人都是內向者。有天賦的人當中,內向者居多。心理學家認為,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性格內向的人主要從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取能量~讀書、思考、創作,大量的外部刺激缺讓內向者難以應付。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內向者更傾向於言語的深度而不是廣度。內向者抗幹擾力強,更容易保持耐心和專注;做事謹慎,更容易感知和評估風險,也更值得信賴,但是也要注意建立起自信心。
  • 心理學家:女生永遠不要主動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
    從個體心理學角度看:女生永遠不要主動去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性格內向的男生很有可能是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對於他們來說,被依賴和依賴別人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 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
    導讀: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
    有時候,如果不考慮對方的性格特點,而盲目追求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大多數男生願意接受女生的主動追求,並因此感到異常高興。但是,如果將調查對象進行性格區分以後,你會發現,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內向性格的男生並不是很接受女生的主動追求。所以說,撩人也要區分對象,千萬不要主動去撩那些性格內向的男生,那麼,這背後的心理機制是怎樣的呢?
  • 心理學:永遠不要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原因有4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的性格千變萬化,不光有性質上的區別還有程度上的差異,並且一個人與不同的人互動也會呈現不一樣的面貌,再加上環境的不同也會激發出同一個人不同的狀態,這一切造就了人的複雜性。也就是說,本身要看懂一個人就比較複雜,如果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更加令人看不懂了,所以撩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很多時候會碰壁。那麼性格內向有哪些壁壘讓人無法打破呢?有四種情況可以參考。
  • 我們不要內向的人:被性格歧視毀掉的這一代
    前些日子同學聚會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告訴我,在他剛準備就業的時候,曾經被數10家公司都拒絕了,每次的面試時間甚至不到半個小時,最直白的一次,面試官拿著性格測驗,連一個問題都沒有問,就說因為你太內向了不合適。在我眼中他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在大學的時候他就喜歡一個人坐在教室看書,平常也不會和大家打打鬧鬧,最多就是在旁邊看著。
  • 心理學:切記不要去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
    不過這個情況並不是適用於每一個人,還要考慮到男性的性格特徵,盲目追求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說,撩人也要區分開對象。對於那些的內向的人,他們雖然不喜歡說話,但是內心是非常敏感的,這種內向的性格往往不太受歡迎,總會給人留下不好相處,和有距離感的印象。1.內向的人更表面上沉默,但是內心卻心潮澎湃。
  • 心理學:不要輕易「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別強求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是有極大的差異,不是所有的女追男都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尤其是面對一個性格過於內向的人。在沒有完全了解對方性格特點的情況下,盲目的追求有可能會讓你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後來有人對研究的對象分類以後,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一個性格外向、內心比較敞開的人更容易接受女生的追求,但是超過80%的性格非常內向的男人反而可能會排斥。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為什麼父母親會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內向型性格呢? 一來是因為人們都認為內向的人是不合群的邊緣人,沒有朋友;另一方面人們認為內向的人未來可能會被社會厭惡、唾棄甚至淘汰,更別說有出息。其實,這說明大部分人都是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人......
  • 心理學:不要小看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很厲害
    內向的人,其實是很善於跟自己對話的人,他們思維非常敏捷,而且做事利索,不拖泥帶水,他們雖然外在上冷冷靜靜,沉默不語,但內心是很有自己主見和想法的,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是一群相當厲害的人。
  • 心理學:性格內向不是錯,千萬別小看一個內向的人
    很多人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個誤區,包括內向的自己。很多內向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糾結自己的性格,致力於改變自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內向不是錯,甚至,這世界上70%的成功人士,都是內向的人。我們並不是不能與他人交流,只是不喜歡沒有主題或者漫無邊際地閒聊,不喜歡講無關緊要的話。
  • 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內向的人有的不愛打招呼,其實他在心裡已經和你打過招呼,你只要注意他的眼神就可以發現。他不是要說一句「你好」或者「吃了嗎」才算打招呼,他有他的方式:微笑,點頭,眼睛注視你。◐內向的人不喜歡和一群人玩耍,其實一對一的玩耍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不管性格是否內向,要想有更深層次的互相了解,一對一交流才是最好的方式。對內向的人而言,一對一的玩耍和交流才是最有意義的。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嘗試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去迎合任何人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社交,是厭倦了應付陌生人眾多的社會場景。其實可以理解,越來越大的生活與工作壓力讓許多人疲於奔命,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面對那些社交場合。性格正常的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原本就性格內向、不願與外界接觸的人了。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試圖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去迎合這個社會
    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即將要面對一個包含眾多陌生人的社交場合,會感到不適;當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成為焦點時,會感到十分尷尬等等。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認知觀念:性格外向的人在社會交往中是更加主動的,而內向的人則有可能存在社交上的障礙。
  • 永遠不要低估江西人
    永遠不要低估江西人,江西南昌起義的第一槍告訴我們,解放軍在這裡誕生;革命火種在井岡山會師告訴我們,新中國在這裡萌芽! 毫無疑問,當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懟天懟地懟貧窮,秀裡秀外秀優越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江西一個我們起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