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提出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三樂也。東漢的許慎首次在《說文解字》中對「教」和「育」分別進行了解釋。
2.《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3.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詞,他認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偽。
4.柏拉圖是「寓學習於遊戲」的最早提倡者,他的著作是《理想國》《法律篇》。
5.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論靈魂》是世界上最早論述心理學的著作,《政治學》也是其代表著作。亞里斯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6.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
7.生物起源說是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代表人物是沛西•能、利託爾諾,該理論認為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生存本能。
8.義務教育最早起源於16世紀的德國。
9.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又稱:《雄辯術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在這一著作中昆體良將學習過程概括為「模仿—理論—練習」三階段。最早提出「班級」一次的人是埃拉斯莫斯。
10.蔡元培被稱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教育,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確將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並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11.陳鶴琴是中國幼教之父,1923年創辦中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鼓樓幼稚園,形成系統的、有民族特色的學前教育思想,主張「活教育」。
12.培根是科學歸納法第一人,他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從學科分類中提出來。
13.誇美紐斯是教育學之父,代表作是《大教學論》(1632),首次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方法。他在《大教學論》中首次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論述,奠定了理論基礎。
14.康德的著作是《康德論教育》(又稱為《教育論》),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裡講授,最早始於康德,他於1776年在德國的哥尼斯堡大學的哲學講座中講授教育學。
15.裴斯泰洛齊(慈愛的兒童之父),代表作是《林哈德與葛篤德》,他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16.斯賓塞代表作是《教育論》,第一次明確提出德育、智育、體育的概念;
17.凱洛夫的《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對我國建國後乃至現在的教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8.「關鍵期」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提出的。發展的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個體的某一方面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效果。
19.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一個法定形式出現的教育目的)
20.壬寅學制又叫《欽定學堂章程》,於1902年清政府頒布,中國首次頒布的第一個現代學制,但只頒布而沒有實行。
21.癸卯學制又稱《奏定學堂章程》,於1904年清政府,主要承襲了日本的學制,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或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22.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頒布,它第一次規定男女同校,廢除讀經,充實了自然科學的內容,並將學堂改為學校。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23.《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於1951年,產生了新中國第一個學制。
24.非正規教育的概念是相對於正規教育而提出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菲利普·H.庫姆斯最早提出非正規教育的倡議,認為相當一部分正規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可以通過促進非正規教育的迅速擴展而得以解決,它能給個人和國家的發展以很快和很大的貢獻。
25.1929年英國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終身教育專著《終身教育》。
26.世界上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誕生於法國。1681年,法國「基督教兄弟會」神甫拉薩兒在蘭斯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師資訓練學校,這是世界上獨立的師範教育的開始。
27.我國最早的師範教育產生於清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開辦「南洋公學」,分設上院、中院、師範院和外院。
28.在我國,「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小弁》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用「課程」一詞指「寢廟」,其寓意為偉業,含義遠遠超出學校教育的範圍。
29.美國學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課程》一書,標誌著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專著。
30.最早提出「行為目標」的是課程開發科學化的提倡者博比特。泰勒的課程目標理論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都屬於行為目標取向。
31.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
3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關於教師的單行法律。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