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一代WH-H800一樣,索尼新推出的WH-H810官方指導價也在1699元,對「等等黨」來說,距離出手時間還有半年多,但對索粉來說,已經可以出手了,因為個別店鋪打出了高達24期免息的優惠(合1天2塊多)
WH-H810相對上一代有哪些差異呢?下面簡單談談。最後是音質描述。
送測樣機,包裝僅供參考。
注意左下角,H810有HI-RES WIRELESS的Logo,而一同推出的另一款千元頭戴耳機新品H910則是有倆,多了個HI-RES(有線模式)
和上一代一樣,H810支持LDAC,NFC,並可以與索尼自家headphones APP匹配,激活DSEE HX,且能定製自己喜歡的音效和索尼新開發的360真實環繞聲(360 reality audio),只是後者貌似還需要花錢。
今年才推出不久的360 reality audio在索尼音頻產品體系中備受重視,它可能是索尼未來與其他品牌展開競爭的優勢技術之一。
包裝盒打開。
叫我們下載headphones app
然後用這個程序連接。
連接我的IPHONE XR,
有別於H800的是,H810左側耳罩邊緣有個CUSTOM按鈕,這個按鈕目的是激活語音助手(語音輔助功能),默認按一下就是啟動,長按是取消,在APP中,還可選擇用此按鈕激活「騰訊雲小微」(懶得研究了)
可惜的是,在我的IPHONE XR(IOS 13.3)和headphones app固件版本0.9.1的條件下,並未能實現對這部手機siri的激活,即便長按右側耳罩也沒用,SIRI只出現一瞬間就自動退出了,也可能是樣機緣故,還可能是前端問題,也許這需要再等段時間,或等待索尼這個APP的再次固件更新。
可惜的是配件中沒有收納袋了……
好的是充電效率和續航要遠好於上一代的H800
還是上一張對比圖吧:
附贈一根充電線(type-c)和一條音頻線
音頻線與這耳機搭配(耳機沒電後可使用),音質不如無線狀態好,表現在中高頻亮度,清晰度不好,所有能量都在中間和下盤,總之不好聽。
而無線模式下,整體水平是略超WH-H800的,相對更平衡,雜食性更好,清晰度(似乎)更高。
H810的重量和H800差不多,但也許是耳墊、內部單元(25mm驅動單元)以及頭梁的更緊湊設計,它的「輕量感」要比H800再好一些。也更適合低調出行的年輕人。
開關鍵是在搭配不具備NFC的前端設備時使用。
像索尼A55這樣的具備NFC的walkman隨身聽,在隨身聽開機(亮屏)時,兩者一碰即可連接,此時,耳機根本都無需開機。
這很爽。
這款是藍色,表面有類似磨砂的紋理,觸感比光滑塑膠般的H800好,有一絲高級,也很防滑,另外,當手指對右側耳罩面板執行「觸摸操控」時,這個面板的質地也會間接提升準確性。
左側集成了所有的孔和鈕。
另外,細看下,你會發現耳墊也有較明顯的紋理,同樣,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佩戴體驗、
h.ear系列自從問世以來,就以高級的設計,低調卻統一的色系贏得時尚青年的青睞。
像這伸縮軸也和頭梁一樣,有著高度一致的視覺呈現。
細節做工很棒的。
頂部有利於音質的出口設計。
和H800一樣都是壓耳式設計,且耳墊目測都很小,不過區別於H800的是耳墊的外側邊緣更寬了,這個設計讓佩戴的「壓迫力」有所減少,實際體驗也算是很不錯,且不悶。這甚至好於WH-1000XM3哦
音質簡單說下:
在搭配A55時,LDAC連接下,聲音是非常飽滿的,密度感給人感覺很不錯,聲音較厚實,解析也較不錯,相對上一代的H800,低音量感沒有那麼誇張了,這可能是最明顯的「音色」上的區別。
因低頻量感相對理性(但仍是索尼口味的偏低音型耳機),這也讓H810的雜食性、器樂音色表現都得以提升。
總結:由於H810在增加了觸控,強化了續航,並優化了佩戴體驗的前提下,還提升了音質(解析和均衡感),且官方指導價相對H800還沒變,因此它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索尼真會玩啊~~
最後,建議喜歡小型便攜頭戴耳機的年輕人選擇它。
我個人感覺WH-H810的佩戴、顏值、音質都很不錯,除了CUSTOM鍵還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