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多數家長都可以儘量滿足孩子的一些需要,讓孩子可以過上好品質的生活,但為什麼還會出現孩子&34;拿家裡錢的情況。一些家長就表示非常的疑惑,在家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孩子拿錢去做些什麼呢?很多家長也會因此對孩子非常生氣,甚至對其責怪,可不但沒有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反而讓其產生了一些負面情緒。
小文是一名7歲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之前他是一個非常懂事聽話的孩子。但是最近父母發現自己衣服裡的零錢總是會突然消失,一次還可以理解,但這件事情經常發生,每次口袋裡的零錢不知不覺就消失了。父母都開始懷疑孩子。終於有一天晚上,孩子偷錢的行為被媽媽抓了個正著,父母倆人就在客廳裡對孩子進行了思想教育。
對問其緣由,為什麼偷錢,孩子支支吾吾說不清楚,父母都非常的生氣,對其一頓責罵。晚上睡覺前孩子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自從上小學就出現了這種行為呢?父母也對自己進行了反思,想起當時自己上學時的事情,才想到:可能是孩子看見別的小朋友有零花錢用,但自己卻沒有。現在有些時候,孩子也應該需要零花錢了。
於是趁孩子還沒睡覺,兩個人便一起走進孩子的房間,發現他正把自己藏在被窩裡哭泣,父母也認識到剛才自己的錯誤行為,不應該對孩子進行責罵,便過去安撫孩子。小文也告訴了父母自己&34;的目的,原來還真是受周圍孩子的影響。於是便決定,以後定期給孩子零花錢讓其自己支配,並告訴他有什麼需求就和父母說,不要再自己偷拿家裡的錢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逐漸有了想自己花錢的想法。很多時候想要擁有一件東西,但父母卻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偷錢的現象。還有就是,父母平時對孩子過於嚴厲,比如:孩子想吃零食,但父母總說是&34;,拒絕孩子的要求,於是孩子就會產生拒絕與父母商量,選擇自己拿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
適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總會拒絕孩子的一些需求,這些需求在父母眼中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只是可以滿足孩子內心的欲望。就還拿孩子買零食來說:一些零食對孩子的身體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吃多了還會危害孩子的健康,所以家長就會選擇拒絕。但這時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加強烈的欲望,導致偷錢的事情發生,我們可以適當的對其滿足,讓其內心的這種欲望消失,就能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
很多地方都用得著花錢,孩子在學校裡,看到別人買了新玩具時,內心也會想著去擁有,可當孩子沒有經濟的能力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可能就會產生自卑現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偷錢的想法。我們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其合理的支配,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出現偷錢的現象,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時候,孩子&34;也可以說明一定的問題,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求,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不僅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還能從小鍛鍊孩子學會合理的對其支配,養成孩子的一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