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懷孕兒媳,婆婆主動吃兒媳剩菜,親家探望婆婆留三千含淚離開

2020-12-22 情感七夏

婆婆和兒媳婦之間,有些天生是敵人,有些卻可以相處成為母女。而至於婆媳之間,是相處成為仇敵,還是成為母女,關鍵還是看婆媳當事人。

如果彼此都拿出真心相待,那麼婆媳自然能成為母女。如果彼此都沒辦法真心相待,彼此都帶著怨恨一起生活,那麼婆媳自然也就成為了仇敵。

1

李大媽是個農村婦女,今年56歲了,只有一個兒子。為了這個兒子,李大媽和老伴,年輕時沒少吃苦受罪。因為他們農村條件一般,可兒子讀書學習成績好,為了把兒子供出大學,李大媽和老伴,基本都掏空了家底。

幸好兒子爭氣,不但考上了重點大學,還在城裡找了工作,安定了下來。兒子工作了三年後,又找了一個城裡獨生女,這更是讓李大媽和老伴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

只是城裡的兒媳婦,卻有些嬌氣。在談婚論嫁時,就提出要十萬彩禮以及一套婚房。說實話,為了供兒子讀書,李大媽是已經使出了全部的力氣。

2

如今兒子要結婚成家,要彩禮要婚房,李大媽實在是無能為力。可他們拿不出來,兒媳婦就開始鬧。最後沒辦法,李大媽還是東借西湊才湊齊了十萬彩禮給兒媳婦,至於婚房他們就真的無能為力了。

兒媳婦依舊不滿意,但李大媽的家境條件就擺在這裡,她再如何鬧也無濟於事了。最後是兒媳婦父母拿錢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子,只寫了兒媳婦的名字,婚後卻要李大媽兒子一起還房貸。

李大媽有些替兒子覺得不值,但她自己確實也能力有限,只好讓兒子多吃些虧。反正,兒媳婦都娶進門了,房子肯定也是留給自己的孫子,不算外人。

3

可李大媽沒錢給兒媳婦買婚房,雖然兒媳婦心不甘情不願結婚了,可她卻依舊對李大媽有了很多怨言和意見。逢年過節,兒媳婦很少回來農村過年,每次都是要求兒子留在城裡陪她父母過年。

李大媽很想兒子,卻又沒辦法,她不想兒子為難。有時李大媽也忍不住流淚,自己明明是娶兒媳婦,怎麼到最後卻變成了嫁兒子?難道就因為自己買不起房子嗎,所以兒媳婦這樣故意刁難他們?

而沒過多久,兒媳婦懷孕了,李大媽特別開心。她主動提出去城裡照顧懷孕的兒媳婦,兒子同意了,但兒媳婦卻有些不情願。只是看到她來了,兒媳婦只好硬著頭皮接受。

4

到了兒子家後,李大媽就包攬了全部家務活。每天一日三餐,按照兒媳婦喜好和口味和做飯菜。只是兒媳婦嘴巴特別挑剔,吃一點點就說不愛吃,又要吃另外的東西。

而李大媽不忍心兒媳婦餓肚子,只好對她百依百順。只是這樣一來,兒媳婦每天吃剩的飯菜,就特別多。

想到兒子一個人辛苦掙錢養家,李大媽就特別心疼。為了給兒子省錢,她每天就吃著兒媳婦吃剩的飯菜。

對於自己吃剩菜,兒媳婦雖然看在眼裡,但卻沒有說什麼。李大媽小心翼翼伺候著兒媳婦,直到親家母來家裡探望女兒,李大媽這才算明白了,原來婆婆和親媽之間,待遇相差那麼大。

5

親家母來了之後,還沒坐下多久,兒媳婦就開始吩咐李大媽去張羅飯菜。而且兒媳婦還特意點了好幾道菜,指明這些菜全都是親家母喜歡吃的,讓李大媽好好做。

兒媳婦不指明,李大媽倒也沒想太多,畢竟親家母難得來一次,她確實該好好招待。只是自己來了這麼久,兒媳婦卻從未過問過她喜歡吃什麼。

每次她不愛吃的東西,兒媳婦就把碗推到李大媽的面前,說婆婆,你把這個吃了,別浪費。

李大媽張羅好飯菜後,兒媳婦連忙招呼親家母吃飯,卻沒有一起叫上李大媽。李大媽忙完廚房的活,正打算出去吃飯,兒媳婦卻又指使她先去晾衣服。

6

看到這,李大媽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兒媳婦這是嫌棄自己是個農村人,找個理由支開自己。

李大媽沒有上桌,晾好衣服後,她默默回到房間收拾行李。而客廳裡,兒媳婦跟親家母吃得很開心。母女倆的歡聲笑語,還時不時傳到了李大媽的房間裡。

等親家母走後,兒媳婦又把李大媽喊出來,讓她趕緊吃飯,說吃完了好收拾碗筷。看著一桌的殘羹冷炙,李大媽有些生氣地說,這都是一些剩菜,還怎麼吃?兒媳婦有些奇怪看著她說,以往你不都是喜歡吃剩菜嗎?

兒媳婦的話,讓她徹底淚目了。李大媽默默收拾完碗筷,對兒媳婦留下一句,讓你媽媽伺候。然後在房間留下三千塊錢,含著眼淚提著行李就回了老家。

只是兒子不斷懇求她回來照顧兒媳婦,說兒媳婦只是嬌氣任性一些,並沒有惡意。可想到兒媳婦的所作所為,李大媽還是心寒了。只是她也心疼兒子,對於去不去,她真的是左右為難。

相關焦點

  • 鄉下婆婆進城伺候兒媳小月子,聽到兒媳和親家聊天,婆婆含淚離開
    我和老伴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大學畢業後留在城裡工作,也找了個城裡姑娘,我們準備給兒子買婚房後催促他們早點結婚,我們也了了一片心事,沒想到老伴查出得了癌症,醫生說他最多還有兩年的時光。老伴想看到兒子結了婚後再走,於是我去找親家商量這件事。沒想到親家說:房子、車子再加上18萬彩禮,全部備齊好,讓我姑娘去結婚衝喜。老伴無奈放棄了治療,他說早晚都是死,只不過早遲幾個月,他放棄治療,留下這些錢給兒子結婚用,如果兒子不結婚,他走的不踏實。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02作為婆婆,兒媳生了孩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理應要去照顧的。有付出才有回報,兒媳不是吃著你的飯長大的,她憑什麼要孝順你呢?你得先要付出,要和兒媳培養好感情,兒媳生活得好了,你兒子才會生活得好。兒媳坐月子,對婆媳關係來說是個機會,婆婆要好好表現,日後兒媳照顧婆婆時才會同樣好好表現,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男人在處理婆媳關係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婆媳之所以關係不好,其實並不是她們本身的問題,而是這個男人在從中攪事,結果越攪矛盾越大。所以會處理婆媳關係的男人,才會得到老婆和老媽兩個人的愛,才會更幸福。
  • 婆婆在兒子家住,被兒媳當下人使喚,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兒子結婚後,李阿姨擔心會引發婆媳矛盾,於是,主動退出,回到了老家生活。後來,兒媳要生產了,李阿姨不得不去照顧,照顧完月子之後,李阿姨就想要回老家了,可是兒子卻對她說,兒媳一個人照顧不了孩子,希望媽媽能夠留在這裡,看到兒子如此誠懇,李阿姨也不好再離開,於是就留了下來。
  • 「這兒媳太挑食,不吃倒掉」讓懷孕兒媳吃到吐,最後婆婆迎來報應
    婚後的生活,特別是在女人懷孕後,需要婆婆的照顧,這個時期就是婆媳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婆婆與兒媳的教育程度不同,老舊思想觀念不同,在很多生活習慣上,都會發生衝突,善解人意的婆婆會求變,執念的婆婆會將傳統強加在兒媳身上,讓婆媳矛盾加劇。
  • 兒媳坐月子,婆婆拒絕照顧,多年後卻後悔莫及
    小琴快生的時候,老公讓婆婆搬過去照顧,婆婆卻說自己沒義務伺候兒媳,拒絕照顧兒媳坐月子以後也不會帶孩子。不管老公怎麼說,婆婆都不願意過來照顧,沒辦法小琴只好讓自己母親過來照顧。從那時起,小琴也就知道了,婆婆是嫌棄她生女孩,所以才不想過來的。
  • 帶孫子9年,兒媳給5千紅包,隔天看到兒子朋友圈婆婆寒了心
    老兩口平時捨不得買葷菜,但只要兒子兒媳一回來,便和過年一樣好酒好菜招待。兒媳生孩子時,彭阿姨寸步不離在醫院陪護,然而孫子生下來後,兒子卻說這裡不需要婆婆了,月子由嶽母照顧。彭阿姨早就盼著抱孫子,可兒子已經明說這裡不歡迎她,彭阿姨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自從有了孫子,兒子要錢更勤了,孩子的奶粉尿不溼衣服,都讓父母給錢。兒子要錢的理由很充分:父母不出人就該出錢。
  •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如今婆婆崴了腳就賴在兒媳床上不走,兒媳笑了
    就拿婆婆有沒有義務照顧兒媳,兒媳有沒有義務贍養婆婆這個問題來說,如果婆婆平時對兒媳好,擔當起了照顧兒媳的責任,那麼兒媳在婆婆老了之後也會心甘情願的贍養婆婆。如果婆婆在兒媳需要照顧的時候,用法律上沒有義務這個理由回絕了,那麼她老了之後就沒有立場要求兒媳贍養自己,因為在法律上,兒媳也是沒有義務贍養婆婆的。
  • 兒媳懷孕,鄉下婆婆送個冬瓜,兒媳生氣送給鄰居,次日鄰居搬了家
    兒媳懷孕,鄉下婆婆送個冬瓜,兒媳生氣送給鄰居,次日鄰居搬了家兒媳懷孕了,鄉下婆婆卻小氣的送來一個冬瓜,兒媳生氣把冬瓜東給了鄰居租戶,沒想到次日接到婆婆打來電話,兒媳後悔不已,當兒媳去找鄰居,卻得知鄰居已經搬家了。兒媳為何後悔了呢?
  • 坐月子沒奶,婆婆嫌兒媳「體質不行」,兒媳大怒:你天天讓我吃啥
    要不就是婆婆強勢,兒媳受不了。要不就是兒媳強勢,婆婆看不慣她的行為。但不論是哪一方的對錯,「互相包容」這個詞語對於她們來講顯得格外困難。要說婆媳關係在哪個階段最容易爆發矛盾,那麼「新生兒降臨」這個時候無疑就是首當其衝的。兒媳剛生完孩子,這個時候需要「婆婆的照顧」無需質疑,而作為婆婆,也應該在兒媳最困難的階段伸手幫她一把。
  • 婆婆稱小產「倒男人的運」讓兒媳回娘家坐小月子,老思想惹怒親家
    女性的體力天生就不如男性,懷孕生子的「功能」在農耕時代便顯得地位輕卑,無足輕重。 如果說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和歧視尚情有可原,那么女性對女性的壓迫便是男尊女卑的歷史長河中一個衍生品。有的時候,婆婆的一句話,或者一個錯誤的態度,就會演變成家庭的一場颶風。有一種觀念認為婆婆和媽的區別在於,婆婆要你把她吃過的苦再吃一遍,媽媽是心疼女兒再吃一遍他們吃過的苦。
  • 懷孕想吃餃子,婆婆燒了2碗,兒媳吃錯了婆婆那份,感動哭了
    兒媳主動尊重婆婆,婆婆主動關心兒媳,互相遷就,恰到其份的管束,都能讓增進婆媳之間的關係。永潔懷孕了,因為一碗餃子,她對婆婆完全改觀,雖然婆婆生活裡有些摳,但是對她是真心的。01自從結婚以後和婆婆共住一個屋簷下,永潔就有些不喜歡婆婆,因為婆婆平日裡比較摳。
  • 農村婆婆到城裡照顧懷孕兒媳,「嬌生慣養不近人情還不如請月嫂」
    平靜的生活隨著兒媳婦的懷孕打破了,由於兒媳婦娘家那邊也分不過身來照顧兒媳婦,張婆婆就自告奮勇的到城裡面和兒子兒媳一起住了,順便照顧懷孕的兒媳。張婆婆,有著農村人都有的務實,好好的盡心盡力的照顧著兒媳婦兒,但沒幾天,兒媳婦兒就有意見了,就像專門挑毛病似的,今天這個菜鹽放多了,明天那個菜火候不到,總之就是對張婆婆做的菜各種挑剔。
  • 手握三本房產證,硬氣婆婆怒懟兒媳:「你是懷孕,不是有公主病」
    宇琪的父母認為親家不夠大氣,而她先生的父母認為一個「金貴」的富家獨生女並不是最適合的兒媳人選,所以雙方都稍微有點不愉快,來往得也不是很親密。但是宇琪和她的先生不甘心不忍心就這樣放棄他們之間多年來的感情,所以百般勸解萬般保證,終於將有點頑固有點執拗的雙方父母都勸降了,才算是把這婚給結成了。
  • 「兒媳,謝謝你照顧我一個月」,兒媳的回應,讓婆婆臉紅慚愧
    在法律上並沒有明文規定說,兒媳婦一定要孝順婆婆,更沒有明確的義務,說兒媳要如何贍養婆婆,因為在兒媳婦沒有嫁到這個家庭之前,婆婆不是你的誰,她沒有生你,更沒有養你。只是婆婆對周月左右不滿意,因為周月學歷不高,身材也不高,樣貌一般。婆婆總認為自己兒子應該娶一個更好的女人。那個時候,周月已經懷孕了,加上達明堅持,婆婆雖然不滿意,還是同意周月進門了。只是婚後不久,雖然說周月的肚子已經五個多月了,可是婆婆找了一個藉口,就去隔壁城市看自己的女兒了。婆婆不喜歡周月,自然也不想照顧她。
  • 兒媳生娃婆婆旅遊,她鬧離婚婆婆:三萬的月子中心,還有啥委屈
    如果婆婆因為旅遊,而沒有親自伺候你月子,相反她還出錢給你去月子中心坐月子,那麼作為兒媳的你,是欣然接受,還是覺得婆婆不重視自己的孩子,進而覺得百般委屈?現在的老年人,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老年人,他們也有追求自己晚年幸福的權利。作為兒媳,不應該多加幹涉。
  • 女兒和兒媳一起坐月子,婆婆的兩碗雞湯,讓兒媳失望透頂
    一般都是婆婆或者是媽媽照顧產婦坐月子的,但是也有的寶媽不僅要自己恢復身體,而且還需要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兩碗雞湯讓兒媳徹底失望王大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跟女兒也是在同一年結婚的,沒想到女兒跟兒媳居然也相繼沒幾天查出了懷孕這個消息,而女兒的婆婆在懷孕期間一直都照顧著她,所以王大媽也一直在家裡面照顧兒媳。
  • 小姑子坐月子,婆婆卻要求兒媳去照顧,兒媳:誰生的誰負責
    婆媳矛盾是女人結婚後的一道坎,若是磨合不來,彼此間就會有隔閡,很難和諧相處,大多時候,由於婆婆沒有把兒媳當成自家人,防備心過重,認為兒媳搶了兒子的愛,還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地位,才會對兒媳感到不滿,明裡暗裡的各種刁難,最終才導致了婆媳關係愈演愈烈。
  •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女人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可以說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道,那么女人坐月子同樣是一件大事,因為女人坐月子,一旦照顧不周,女人就會落下病根。生活中有許多婆媳矛盾是由坐月子引發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兒媳坐月子發生的婆媳故事。許多女孩天真的認為只要老公對自己好就行,可殊不知嫁給一個好男人固然很重要,可遇到一個好婆婆更為重要,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兒媳能夠遇到好婆婆。
  • 偏心婆婆只伺候小兒媳,照顧大兒媳時要保姆費,生病後追悔莫及
    而婆婆與兒媳之間的關係也是相對的,俗話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對我好,我才能對你好。所以我認為,做婆婆的,為了自己將來養老,也要對兒媳好一點。畢竟人都有老的一天,也有身體不適的時候,等到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卻發現年輕時把照顧自己的人得罪了,這該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啊。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讀者紅梅的投稿。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兒媳記恨婆婆咋辦?別擔心將來兒媳不伺候
    這位男士說妻子記恨婆婆估計有點兒過了,說忘不了我認為是真的,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在關鍵的節點上婆婆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兒媳心裡一定存在委屈和不滿。 我當初懷孕那會兒計劃生育抓得很緊,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國家政策,凡是有正式工作的女人只有一次坐月子的機會,我人生僅此一次的月子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