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先生風範激勵我一路前行

2020-08-30 資產在線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知名實業家霍英東博士

1983年,我在東江跑水上運輸,在廣州白鵝潭看到高高聳立的白天鵝賓館,霍英東先生高瞻遠矚,是在大陸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壯舉,一樁樁,令人豪情萬丈,令人難以忘懷!霍英東的名字刻入我的腦海。

1990年霍先生贊助「亞運會」,取得舉世矚目成功,他「積德行善,從善如流,厚德流光,必有後福」,讓我茅塞頓開,得到啟發,覺得自己作為個體戶,也要為家鄉做點實事,

於是我試著搞助學活動,先後斥資舉辦「林寨中學作文比賽」、「四聯中學「我愛聯中」同題作文比賽」、「林寨全鎮數學競賽」、「和平中學作文比賽」等助學活動,激起漣漪,此後且樂此不疲。
1990年起先後被評為市、縣先進個體勞動者,市尊師重教先進工作者,市、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積極分子稱號、廣東省先進個體勞動者,還選為河源市二屆人民代表,可以說,我人生的起步是霍先生風範感應。

1996年3月,在林寨鎮第十二屆代表會上,我竟然地被民選為副鎮長,泥腿子洗腳上岸,成為了公務員。我常常夜靜思,覺得這種機遇,可能是善緣的福報,是霍先生善舉啟發的結晶。

1998年我的同學葉亞被在四聯中學任校長,他邀我到校共事,其時我覺得鎮府工作繁瑣,幾經纏綿,1999年如願到文化聖堂工作。
一到聯中,我們溝通愛心人士捐資先後建起了「書香亭」、「學子亭」、「同學亭」、「小山公園」。

我特別凝情為聯中首任校董黃明甫先生興建的「思賢亭」撰寫的碑記,是洋洋灑灑的文言文,既是追思,亦是言情。

舞文弄墨是我畢生之愛,在四聯中學這片芳園,我大可施展拳腳,我負責學校宣傳和校刋輔導工作,我提岀的議案是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挖掘四聯中學在革命鬥爭年代有27位革命烈士為國捐軀,經確認後,報請批准,我們四聯中學豎起了「革命烈士紀念碑」、開設「四聯中學革命鬥爭紀念館」,創建「全國少年軍校」, 這崇尚紅色基因的邂逅,留下我與霍先生結緣的伏筆。

2001年9月4日,香港銘源基金會駐韶辦的領導到彭寨聚史銘源希望小學考察,銘源基金會的車隊返程時,四聯中學領導恭恭敬敬地守候在路口,委婉地邀請他們到聯中看看。也許是天意,也許是巧合,天空中不知從何處飄來黑壓壓的烏雲,驟時下起了雨。
銘源基金會桂漢標先生、鄧妙蓉女士、黃福娣女士、曾輝同志等欣然來到四聯中學,他們認真細緻地了解學校的具體情況,辦公室的同志靈敏地到榮譽室拿來梁威林同志兩次給聯中校慶題贈的條幅和花瓶等禮品,看了這些物證,銘源基金會的領導才知道聯中這所革命學校竟然蘊藏著老同志如此凝重的革命情誼。

桂漢標先生一行巡視高一(1)班教室,由於剛才來的秋風過猛,教室的瓦面被掀得漏水,外面下著大雨,屋子裡下著小雨,那豆大的水滴從屋頂摔下來,滴在桌面上,粉碎的水粒濺得同學們臉身皆溼,那幾根用來頂撐橫梁的木樁溼漉漉地喘著氣,線線雨水順著柱子直往地下流。 看著同學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仍這麼安詳用功地學習,真讓他們心酸。桂漢標先生含著淚花對同學們說:「你們奮力拼搏的精神令我感動,你們的困難我一定會儘快向霍先生、何先生匯報……」

2001年10月21日,香港銘源基金會斥資70萬元扶持聯中建設銘源教學樓籤字儀式在聯中校園隆重舉行。


2002年4月12日清明時節,香港銘源基金會董事會主席何銘思先生等前來聯中視察,他們瀏覽了校園,察看了在建的銘源大樓,最後登臨小山公園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並致敬鞠躬禮,體現了一個革命老戰士的高尚情懷。爭得霍英東銘源基金會支持,聯中成為崛起于田野的農村教育一面紅旗。

2002年11月24日,時值冬日,南國的山鄉依然暖如陽春,自韶關經郴州到贛州沿粵贛湘邊紅三角圈繞道東下和平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在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統戰部長、香港銘源基金會董事會主席何銘思先生,原廣東省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韋丘、詩人桂漢標和河源市人民政府黃煜禎市長,溫文斐秘書長,市政協副主席張鑑林等同志的陪同下,於下午3時來到四聯中學視察。 聯中以最樸實熱烈的方式迎接心儀已久的貴賓,那如潮的掌聲響徹雲天,霍先生親切地向同學們致意。當看到聯中的教育教學設施仍然侷促見 絀,霍先生欣然表示繼續支持一百萬元,再為聯中興建一幢綜合樓。

那天,霍先生在聯中校園內親手種植了一株龍柏,

我十分榮幸地與霍先生在校門合影,凝成終生榮耀!

2003年5月,霍先生「八十華誕時,我以學生李成之名為他寫賀詩:
福蔭聯中人歡騰,如錦芳園百花妍,
東嶺新樓拔地起,海峽遍頌銘源恩;
壽星今辰輝異彩,比 光向陽傍日邊,
南沙繪描新畫卷,山清海晏喜空前。

霍先生親筆為我覆信,和平縣四聯中學李成同學,在我八十歲生日的時候,收到你的賀詞,文詞秀麗,十分欣賞,您的美意,表示感謝。尚望勤力讀書,將來為社會作岀貢獻。霍英東謹復 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2003年9月,加拿大英語教師卡蘭·羅伯特先生應霍先生之邀,到聯中任教。羅伯特先生住在我家,我不會英語,我妻只有小學文化,我們用單詞譯音、手語和心靈溝通,和諧相處,尊重習俗,十分融洽地陪伴羅伯特先生完成教學任務,

在校期間,我帶他在市內旅遊,參加「河源市英語大賽」,譜寫了「中加」友誼之歌。最讓人耐人尋味的是,我妻這個只讀過初小的村婦,竟能完美地與外國人友好和諧地相處一年之久, 這也許是一個默契,一種靈感,一種中國式的聰明,更是霍英東先生情懷寫真。

2004年3月28日,連綿的春雨在這一天驟然遁跡,久違的陽光洋溢著春天的明媚。聯中校園彩旗飄飄,鼓樂喧天,霍先生捐資一百萬元興建的「英東樓」落成剪彩,英東樓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共六層,學校的電教室和化學實驗室設置其中, 這座綜合樓像一艘旗艦停泊在聯中的芳圃之中,原廣東省政協主席梁威林同志為新樓題書的樓名, 「英東樓」那三個燙金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那時候,我曾參加過霍英東紅三角作家採風、

粵贛湘三省五市文學夏令營、河源市第一屆「校園文學」夏令營、

籌辦過四聯中學「校園文學」夏令營等活動,陳俊年先生、韋丘先生、桂漢標先生、陳振昌先生、曾平先生、鄧妙蓉女士、胡列志先生等文化人前來講座,

我在《紅三角》、《五月詩社》多次發表文章,

歌頌霍英東和銘源基金會,

2003年獲得「銘源基金會」表彰,自此,對文學的追求更加傾情。

我嶽母與霍先生同齡,壽數也與霍先生齊眉,2006年霍先生因病逝世的第二天,我嶽母也駕鶴西去,當時為了追懷霍先生,我忍痛與葉校長到南沙參加「追思會」,我為他老人家寫輓聯和祭文,輓聯「英名長與乾坤在,東恩永隨銘源存」印在霍英東追思大會會 刋,我寫的祭文如下:

公元二○○六年,歲次丙戍十一月九日,廣東省和平縣四聯中學校長葉亞被率學校部分領導虔具鮮花、素果致祭於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先生靈前,曰:
英東先生 省港精英 商旅豪雄 一代偉人
年幼有志 少壯業成 精忠愛國 家國情深
抗美援朝 衝破禁令 香港回歸 籌措至誠
改革開放 敢為先行 全國首創 天鵝迎賓
洛溪造橋 聯 接毗鄰 公路貫通 百業俱興
殘聯施福 體育基金 歲至暮年 壯心不已
建設南沙 獨具匠心 規模宏大 事業有成
粵贛湘邊 播灑愛心 振興文化 大智見仁
一脈銘 源 薪火相承 助教獎學 福澤貧民
佑我聯中 教樓簇新 親臨視察 萬眾動情
先生風範 萬世德馨 耆英至尊 輝燦星辰
四方摯友 神態虔誠 追思恩德 感激不盡
仰祈聖鑑 在天之靈 霍公有知 笑 慰人生
廣東省和平縣四聯中學全體師生
執筆:陳仰天
2006年11月9日

霍先生仙逝後,銘源基金會因故喻示四聯中學自立自強,彼此交往漸行漸止。我們深知助學是暫告一段落,但銘源的真情是永遠不能斷線的。

我們常常組織活動,常常聚會暢談,常常瞻仰龍柏,常常翻看相冊,牢記初心,溫故知新,讓霍英東精神永遠在心中閃亮!我們還參加過梁威林主席和韋丘先生的葬禮,以追思銘源基金會引薦人的恩德。

在霍先生風範感召下,沭浴《紅三角》、《五月詩社》薰風,我文思煥發,連年來,我乘著精力充沛,先後編著《浰江隨筆》、《山水寄情》、《聯中英烈》、《天上人間》、《林寨古村》、《古村舊俗》、《彭寨十八圍》、《東水三十六口塘》、《天哥講古》、《嘉信老字號》等鄉土文集。

自從認知霍先生,到靈魂觸摸,我認定他是我的偶像,我是他忠實的粉絲,雖然我做不到「計利當計千年利」,但我可以「做人要做正直人」。 自2007年我退出四聯中學教育舞臺,返鄉打造林寨古村旅遊景區。
在古村,我們用霍先生「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贏得人們更多的尊敬」之道,僅用47天就完成景區徵地拆遷。
「做人,關鍵是問心無愧!人活一世,要做就做大寫的人!做個不被浮名所累的真性情的好人!」我把霍先生的經典,作為座右銘。
目前,在大家十年來共同努力下,林寨古村成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中國文化歷史名鎮名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民族優秀建築文化名村」「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廣東十大最美鄉村」、「廣東名村」。林寨古村因其獨特的風格和秀美景色,衝岀國門,走向世界,入選美國郵票,近期正緊鑼密鼓為籌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霍英東銘源基金會曾在林寨小學定點,我特意在林寨古村展館為霍先生亮岀照片,以作長久的紀念。

我所做的一切,都努力地以霍先生為楷模,努力遵循霍先生「人活一世,要做就做大寫的人!做個不被浮名所累的真性情的好人!」

幾年前,四聯中學建造文化長廊,我刻意推薦霍先生的題詞:「努力讀書就是我們的願望」。作為碑刻,在文化聖堂,只有讀書才是第一要務,只有精忠報國才是人生的境界!

「銘記革命源流,培育後代精英」,教書育人是萬世偉業,圓夢中華是我們的追求,願霍英東銘源精神永遠照耀我們前行!

常常夜靜思,當年如果沒有霍先生善行靈感,可能至今我仍是泥腿子,如果沒有紅三角《紅三角》、《五月詩社》文化薰陶,也不可能走上文學路,如果沒有銘源人的德品教化,可能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我要感恩霍先生!我要感恩銘源人!
作者:陳仰天

編輯:蜀中野人



相關焦點

  • 霍英東遺產信託執行人:廣州鶴年堂等無權使用霍英東先生姓名權
    日前,已故著名愛國人士霍英東先生的近親屬及遺產信託執行人發布《關於未經授權違法使用霍英東先生姓名的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指出,在未經霍英東先生遺產信託執行人授權的情況下,廣州鶴年堂中醫門診部有限公司及其開設、經營的「霍英東鶴年堂中醫城」項目(以下稱「中醫城項目」),在對外宣傳中使用已故霍英東先生的姓名。
  • 霍英東:賣雜貨起家的超級富豪
    其實當時香港的富商像包玉剛、何鴻燊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做過這個生意,只是這個生意實在太冒險太辛苦了,只有霍英東堅持的最久。當時霍英東一天最多睡三四個小時,白天要聯絡、裝貨,晚上還得借著月光開船運東西。有幾次,霍英東為了躲避英國水警的追趕,差點丟了性命。就這樣,霍英東幹了三年。  高風險當然就有高回報,韓戰期間的三年海上運輸,霍英東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 感謝二十多年前的那首「後浪」,伴我一路前行
    一首老歌,伴隨一路前行已經不記得1996年那個盛夏的上午,當時是怎麼走出班主任家走出學校的。只是記得似乎在學校周圍漫無目的地彷徨流浪了很久,中午也沒有吃飯,一直到快天黑時才往家走。我不清楚這首歌還影響了多少人,但這首歌當時深深地影響了自己。現在也已經很難準確回憶起當年那情那景了,但在那首歌的影響下,我很快振作起來,恢復了鬥志,毅然選擇了復讀。後來一年的復讀時間裡,在從家裡到學校的那條山路上,無數次響起我放聲高歌《水手》的聲音,那歌聲在群山裡飄散得很遠!久久迴蕩。那場景至今依然經常在夢中遇見。那首歌也一直激勵著自己,奮力前行!
  • 霍英東先生今天將在香港柴灣佛教墳場安葬(圖)
    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的遺體將於11月10日在香港柴灣佛教墳場下葬。圖為香港柴灣佛教墳場。   中新網11月9日電 10月28日在北京病逝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
  • 紅頂巨賈霍英東:他把香港和內地聯繫在一起
    有人因此想到了霍英東。  根據現有的資料,1950年,霍英東即以一艘風帆船,從香港運輸柴油至澳門,賣給「南光公司」。第一筆生意,霍英東「賺了幾百塊」。  一年之後,霍英東已經擁有總噸位約1000噸的十幾艘機帆船。而據他的回憶,「當時全香港大概只有我有這麼多船,還有一批夥計,而且我自己是水上人,熟悉港口情況和水情。
  • 霍英東投資建中山大學體育館 助學育英才(圖)
    在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霍英東學術交流中心」建成時,特別用「霍英東」三字表彰其對家鄉教育事業的赤誠用心。  在廣東不少的校園裡,在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都有著霍英東先生留下的印記,而他出資創立的霍英東教育基金更是鼓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師人才不斷努力,創出優異成績。
  • 呂福隆:伴著寂寞一路前行
    日期:[2016年04月27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呂福隆:伴著寂寞一路前行體悟到此境,呂福隆更加踏實地伴著這條寂寞之路前行。   呂福隆對書法藝術的發展趨向有著獨到見解,尤其是對碑學書法創作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國堪稱獨樹一幟。一直以來,呂福隆身兼書法家、書法評論家兩種角色,他的評說,一方面是為同道人代言,另一方面是與書法的對話。   他師承孫伯翔、葛鴻楨、李剛田先生,喜墓誌造象,追秦漢遺風。
  • 山水大家王文芳先生:大家風範、正大氣象、君子之風
    且不論大家所公認的先生的藝術成就,單就先生與弟子之間情同父子的情意,就從一個側面折射了先生人格的偉大,讓人感動,現根據我並不全面的了解,寫下一點文字,以表達對先生的敬意。我無緣拜山水畫大家王文芳先生為師,但這並不妨礙我通過多個維度去了解先生,發現先生的偉大。
  • 功勳鐫刻史冊激勵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廊坊引起強烈反響 功勳鐫刻史冊激勵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9月29日上午每枚勳章和獎章的背後,都融注著無比沉重的責任和使命,是對全國各族人民、各條戰線廣大勞動者的最強激勵與鞭策。」廊坊市紀委宣傳部副部長傅一耀表示,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自己在今後工作中會以此為榜樣,在幹事創業中學典型、爭先進,見賢思齊、勇於作為、積極奮進,在工作崗位上作出一名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所應有的貢獻,用忠誠、乾淨、擔當寫出人生的精彩。
  • 霍英東家族爭產案開庭
    遺產執行人內訌 昨天未達成協議 延至今天繼續審理  引發家族爭產案的是以下三項主要財產:霍英東家族控股公司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350萬股(約佔46%)普通股股權,超過50億港元;霍英東生前成立的3間離岸公司的全部股份7億港元;霍英東生前與霍震寰聯名持有的3個銀行戶口存款7.36億港元。
  • 霍英東在珠江邊建酒店 1983年率先用信用卡(圖)
    霍英東藉此創造了酒店業界的神話,而白天鵝賓館也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註腳。  昨天晚上,在白天鵝賓館28樓會議室,白天鵝賓館總經理楊小鵬、副總經理彭樹挺向記者娓娓講述霍英東先生與白天鵝賓館的不解之緣。  「白天鵝賓館的成功,不僅是開放政策的結果,而且給改革開放以有力的促進。」楊小鵬說。
  • 北京申奧成功 霍英東跳進遊泳池暢遊「降溫」
    獎健兒 挺申奧 興女足  作者:陳偉勝  霍英東與體育興國  霍英東說過:「我出身貧寒,少年時因過早為生計奔波而營養不良,嘗夠了體弱多病之苦。懂事後見國家貧弱,人民多難,更深感如果不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民族難興國家無望之理。
  • 鄧亞萍回憶霍英東獎1公斤黃金獎牌,朱婷一臉羨慕:那太實在了!
    朱婷回答,「這個我還真不知道,2016年打完奧運會我當時還是個小孩,很多東西都是跟著隊裡去搞。」鄧亞萍則回憶道:「像我們那個時候,比較早了,90年代,那個時候像霍英東,霍老,包括曾憲梓,還有一些香港著名的企業家,他都會為這些奧運獎牌獲得者,發放一些獎勵。那個時候他們都是非常的慷慨,支持這些運動員。」
  • 致教師節:師恩永念,砥礪前行
    恩師的教誨,總是在某一時刻在學子的心間迴響,一直激勵著學子一路勇敢前行。又一個教師節來臨了,從9月的金秋走來。她將走到了我們的身邊,給我們感恩的心注入新的希望和溫暖。9月的金秋,是一個屬於教師的季節,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教師是我們懵懂學子的引路人,教師的教育之恩永念心中,難以忘懷。
  • 霍英東原配呂燕妮病逝,享年97歲,她為什麼能和霍英東合葬?
    為什麼呂燕妮能與霍英東合葬呢?這與呂燕妮在霍英東家族的地位有關,而這個地位也讓她成了香港最讓人羨慕的豪門原配之一。霍英東一生娶了3位妻子,育有13名子女。三位妻子分別是原配呂燕妮,二太馮堅妮,三太林淑端。不過在2011年三太林淑端已經去世,霍英東晚年最喜歡長住的就是林淑端的住所,但即使如此林淑端也無法和霍英東合葬。
  • 不忘師恩 一路前行
    不忘師恩 一路前行——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87屆畢業生相聚母校美術作品展2017年9月10日上午10時,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87屆畢業生相聚母校美術作品展在西北師範大學博物館隆重開幕,西北師範大學及美術學院黨政領導、以及為美術學院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87屆師生們參加了展覽的開幕式,讓我們一起不忘師恩,一路前行!
  • 霍英東原配病逝,享年97歲,長孫霍啟剛透露奶奶會和爺爺合葬
    #霍英東原配病逝#9月13日,據港媒報導,霍啟剛祖母、霍震霆生母、霍英東原配夫人呂燕妮於9月1日在養和醫院離世,享年97歲,今日舉行設靈儀式。港媒報導截圖據了解,霍英東先生一共有三位太太:原配夫人呂燕妮、二太太馮堅妮、三太太林淑端,共育下十子三女。
  •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石德亮先生逝世七日祭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石德亮先生逝世七日祭原創牛忠仁赤峰市老一輩穆斯林播音藝術家、德高望重的石德亮先生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的摯愛親朋,離開了他鍾愛一生的播音事業。在他逝世頭七的日子裡,我寫如下文字紀念他。石德亮先生從事播音近四十載,在赤峰市可謂婦孺皆知,他播音天賦極高,他的播音風格莊重大方,清晰流暢,情在氣先!他的聲音具有寬闊而豐厚的音色和音域,即有力度,又有情感,他深沉而洪亮的聲音像鼓槌一樣敲擊著人們的心靈,濡染著眾多聽眾!
  • 一生從未與二房三房子女合影,霍英東獨尊大房的表現不單財產分割
    在2018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已逝的霍英東授予改革先鋒的稱號,並且給其頒授改革先鋒獎章。霍英東一共有三個妻子,大房呂燕妮是霍英東的結髮妻子,他們倆可以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呂燕妮於上世紀40年代嫁給霍英東,當時霍英東還處於在社會上打拼的清貧階段,可以說呂燕妮一路陪伴著霍英東,從一無所有到發家致富,是一同患難的夫妻情誼。他們倆雖然沒有太多的感情基礎在,但是嫁入霍家的呂燕妮卻深得霍家家長的喜愛,霍英東的事業這麼成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呂燕妮的支持。
  • 他是榜樣,激勵我們繼續前行
    夏建楚至今記得,「我獨自在上海工作時,他和我家人說,『孩子到了我這裡,你們就放心吧,我們會關心好照顧好他的。』這句話不僅讓遠在老家的父母吃了顆定心丸,更是讓我這個新上海人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瞬間融入了進來。此後,他手把手指導我撰寫材料,將經驗傾囊相授;他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很願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識。他的作風嚴謹細緻、忘我投入,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