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排列組合這一類題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有很多疑惑。學了等於沒學;什麼時候用排列來計數,什麼時候用組合來計數,好像仍然一頭霧水;只要遇到稍微難一點的題目時,無從下手,好像學習過的四種常用方法沒有什麼用,等等……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通過一個例題,以一個正常人的視角或者思維來探討和交流,排列組合的題目還可以如何入手。
1.當你學過排列組合,你會怎樣思考?
【例1】某工廠有100名工人報名參加了4項專業技能課程中的一項或者多項,已知A課程與B課程不能同時報名。如果按照報名參加的課程對工人進行分組,將報名參加的課程完全一樣的工人分到同一組中,則人數最多的一組最少有多少人?
A.7 B.8 C.9 D.10
因為各項相加等於100,所以有:11x-10=100 解得x=10,因此選擇D選項。
本題的難點在於根據題幹分組,而以上就是我們運用排列組合的知識來分組的。
2.如果你對排列組合知識掌握不是很透徹,你可以根據題幹進行分組嗎?
那如果對於排列組合的知識掌握不是很透徹或者沒有學過排列組合的知識,能不能把分組分好呢?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以常人思維來分組。
分組:①只選一門課程,4種;②如果選兩門課程,有A課程的情況下,C課/D課程選一門,2種選法;有B課程的情況下,C課/D課程選一門,2種選法;如果不選A也不選B課程,只能同時選擇C,D課程,1種選法;共5種選法;③如果選三門課程,課程組合為ACD或者BCD,共2種選法;④四門課程都選的情況不滿足要求,0種選法。所以根據題幹可以分為:4+5+2=11種選法,也就是可以分為11組。
很顯然,這樣更接近與我們的普通思維。
那我可不可以還能這樣來考慮呢?
① 在只含A課程的情況下:選一門課程,1種選法;選兩門課程,不能選B課程,只能從C/D種選一門課程與A課程組合,2種選法;選3門課程,只能為ACD課程組合,1種選法;4門課程的選法不存在。所以共1+2+1=4種選法。
② 同理,在只含B課程的情況下,同樣是4種選法。
③ 在既沒有A課程又沒有B課程的情況下:選一門,只能從C/D中選,2種選法;選兩門課程時,只能同時選C,D課程,1種選法;選三門或者四門課程的情況不存在,此時共有2+1=3種選法。
在這種思考方式下,共有4+4+3=11種選法,即可以分為11組。
中公教育提醒大家,遇到排列組合類題目,對於該部分知識掌握透徹的話,那就按照排列組合的思想去分析題幹;假如對該部分知識掌握並不透徹的話,其實我們只要按照正常人的思維結合題幹去考慮,也能夠把它做出來,不用先入為主的恐懼,害怕,甚至給自己的思考套上一個枷鎖,限制自己的思維。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