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聲勢驚人!「7個小矮人」金句不到24小時8萬贊、1.4萬留言

2020-12-13 銳看臺灣

@銳看臺灣報導 針對中天新聞臺執照換照審查一案,蔡英文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7名「委員」昨天一致投下反對票,宣告闖關失敗。今年被高雄市民投票罷免掉的前市長韓國瑜昨於粉專發表「7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一文,不到24小時至今累計逾8萬贊、1.4萬則留言、5139次分享,網路聲勢依舊驚人。

韓國瑜貼文表示,在他看來中天新聞關臺是「7個小矮人爭先恐後、搶著吹捧幕後的『白雪公主』。」並指來自各專業領域的委員們,「通通成了謀殺臺灣新聞自由的兇手、成了埋葬臺灣民主的劊子手」。

韓國瑜於文中提到,此例一開「再也沒有媒體敢監督政府、發出不同聲音」,並稱臺灣人40年來抗爭奮鬥、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被這7個小矮人毀於一旦,成了國際社會最大的笑話」。

韓國瑜這篇短文約於昨日下午3時26分發出,至今不到24小時,根據貼文數據顯示,已有8萬多人按贊或其他表情符號、1.4萬則留言表達自身意見,包括號召上街頭、支持言論自由,或是反對韓的言論、酸他是被罷免的市長等,另有超過5100次分享。

相關焦點

  • 大罵蔡當局「七個小矮人」,韓國瑜爆「金句」引來1.5萬人點讚
    對此,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痛批「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認為NCC的七位「委員」皆為各領域專業菁英,如今卻成了「謀殺臺灣新聞自由的兇手」與「埋葬臺灣民主的劊子手」;更表示此例一開,臺灣再也沒有媒體敢監督臺當局。文章一出,半小時內即獲得1.5萬個贊。
  • 批蔡英文當局「七個小矮人」 韓國瑜成網絡「領袖」第一名
    據臺灣媒體報導 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對中天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處分,中國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臉書發文痛批「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島內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11月18日至11月19日,「《中天新聞臺》撤照近兩日網路關鍵領袖」,前兩名皆為藍營人士,韓國瑜以壓倒性領先勇奪第一名,第二名則是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
  • 抗議中天撤照,韓國瑜因批「七個小矮人」成「領袖」第一名
    @銳看臺灣報導 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對中天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處分,中國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臉書發文痛批「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島內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11月18日至11月19日,「《中天新聞臺》撤照近兩日網路關鍵領袖」,前兩名皆為藍營人士,韓國瑜以壓倒性領先勇奪第一名,第二名則是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
  • 韓國瑜評「中天新聞臺被關」: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
    韓國瑜評「中天新聞臺被關」: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19 12:46 來源
  • 韓國瑜怒了!痛批7個小矮人 臺網友怒吼:1122站出來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痛批,「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NCC的七位委員通通成了謀殺臺灣新聞自由的兇手、成了埋葬臺灣民主的劊子手」。貼文一出,網友群情激憤怒吼:1122站出來啊!「NCC」決議「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主委陳耀祥辯稱沒有政治力介入,引發摧毀臺灣新聞自由爭議。韓國瑜在臉書痛批「NCC」,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的「民主自由」,成了國際社會最大的笑話。
  • BLACKPINK新歌MV不到24小時點閱破8千萬 創YouTube新紀錄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韓國女團BLACKPINK自2019年發行主打歌《KILL THIS LOVE》後,睽違14個月,終於在26日發行先行曲《How You Like That》回歸樂壇,不負眾望創下驚人紀錄,MV釋出不到24小時就打破YouTube
  • 韓國瑜蔡英文要「隔著太平洋比聲勢」,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8天「拼外交」,一天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22日登陸「拼外銷」,兩人都在28日返臺。蔡英文和韓國瑜「隔著太平洋比聲勢」,被島內視為2020年「大選」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繼出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後,韓國瑜22日起將赴香港、澳門、深圳及廈門,全力為高雄爭取訂單。
  • 韓國瑜發聲批民進黨當局:「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駁回中天新聞臺換照,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罕見發聲,批評NCC的七個委員是「七個小矮人」。「在我看來就是七個小矮人爭先恐後、搶著吹捧幕後的『白雪公主』。」
  • 從「發大財」說到「得痔瘡」 金句王韓國瑜還能戰多久?
    身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參選人的韓國瑜,最近又爆了一句「得民調者得痔瘡」。喜歡他的人拍手笑誇幽默犀利,不喜歡他的皺眉嫌棄低俗失禮,總之,韓國瑜又一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縱觀老韓從默默無聞到如今成為臺灣政壇「流量之王」,時不時冒出的「韓式金句」一路隨行。
  • 韓國瑜拋20字新口號!不到1小時引上萬人瘋狂點讚
    韓國瑜30日在臉譜網發文,拋出20字新口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過去競選高雄市長時用一句「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傳遍大街小巷,許多支持者現在還能琅琅上口;而韓今天又有20個字的新口號出爐:「選舉越骯髒,執政必貪腐。選舉越清廉,執政越廉潔」!雖引起「韓黑」洗版,但貼文不到1小時已吸引上萬人按贊。
  • 韓國瑜與蔡英文相距不到1公裡造勢,網友發現驚人細節
    來源:海外網蔡英文與韓國瑜(資料圖 圖源:臺媒)海外網11月25日電昨日,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嘉義縣拼場造勢,兩人會場僅相隔一公裡,較勁意味濃厚。有臺灣網友點出現場的一處細節,讓島內民眾更加看清了民進黨的真面目。
  • 親綠媒體民調:蔡英文信任度24.7% 不到韓國瑜柯文哲一半
    據臺灣媒體報導,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在選後進行最新民調,全臺民眾最信任的政治人物由柯文哲居冠,信任度達63%,第2名韓國瑜52.1%;第3、4名分別是朱立倫和賴清德,最後1名則是蔡英文,信任度24.7%,不及柯韓一半。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稱,隨著「九合一」選舉海水褪去,政壇誰沒穿褲子,一清二楚。
  • 同樣是密集出訪,蔡英文與韓國瑜打著不同的算盤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8天「拼外交」,一天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22日登陸「拼外銷」,兩人都在28日返臺。蔡英文和韓國瑜「隔著太平洋比聲勢」,被島內視為2020年「大選」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繼出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後,韓國瑜22日起將赴香港、澳門、深圳及廈門,全力為高雄爭取訂單。
  • 罷免韓國瑜?民進黨幕後操控大戲開啟
    面對罷免潮,韓國瑜打出哀兵姿態,韓和國民黨都同意繼續保持低調,更呼籲支持者不要出來投票3. 韓國瑜在防疫上是真正的超前部署。但民進黨一切以罷韓為前提,韓的防疫作為也都被抹滅4. 高雄市長補選更是國民黨、民進黨頭痛的問題。國民黨找不到人選;民進黨卻是磨刀霍霍者眾,派系內鬥一觸即發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進入倒數計時。
  • 韓國瑜挺身而出,痛批「七個小矮人」!
    導語:韓國瑜自從被罷免高雄市長一職後,一直行事低調,鮮有在公共場合發聲。民進黨當局為了剷除異己媒體,意欲關閉中天新聞臺。此舉一出,瞬間引起了島內極大的反響,各界有不少人士都開始聲援中天新聞臺,韓國瑜就是其中一員。
  • 臺艦24例確診8例在高雄,韓國瑜新口號:市政優先,防疫第一
    臺軍「敦睦艦隊」出訪後爆發感染潮,其中24例中的8例在高雄,市長韓國瑜如臨大敵,緊急視察高雄三鐵和漢神巨蛋百貨。韓19日臨時增加行程,從高捷到臺鐵,要求扶梯扶手最少一小時消毒一次,對於座位區、售票處重點消毒。
  • 維基精選:【韓國瑜】
    韓國瑜的母親莫蘊芳[1],也是商丘縣人,韓濟華與莫蘊芳兩人青梅竹馬,皆畢業於商丘師範專科學校並成為小學教師,抗戰爆發後韓濟華投筆從戎。韓國瑜父母育有七個子女,韓國瑜在家中排行第六,有一弟名韓國瑤。2001年韓國瑜同其父回故鄉修墳立碑,其父於2003年病逝。
  • 韓國瑜談網絡聲量 唯真不破
    柯文哲近日談話提起韓國瑜一覽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市長柯文哲說他網絡聲量已被高雄市長韓國瑜超過,覺得韓功力深不可測,更懷疑他是不是撿到秘笈,韓24日上午到市場發紅包,被媒體問及此事大笑說:「哪有什麼秘笈?」隨即透露八字箴言「政治語言,唯真不破」,強調真心為人民打拼,聲量自然高。昨也有網友爆料,柯文哲臉書粉絲專頁近來疑似封鎖批柯的網友或刪除留言,質疑粉專已變「一言堂」。
  • 「慢點·觀察」韓國瑜能「逃過一劫」嗎?
    仍然擁有百萬韓粉的韓國瑜,能不能保住高雄市長的位置?罷韓來勢洶洶,民進黨合力「圍剿」,韓國瑜能「逃過一劫」嗎?一月「大選」慘敗後,當初的意氣風發、金句頻出的韓國瑜,為何一反常態地變「安靜」了?罷免市長的投票,在島內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政治過招,刀刀見骨。島內藍綠纏鬥,誰更有高招?
  • 你好,韓國瑜!
    2017年的1月11日,韓國瑜辭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之職孤身一人南下,誰都未曾料到這位被人戲稱「菜販子」、「禿頭」的非典型性政治人物最終真有逆天反轉的一天。「人進得去,貨出得來,高雄發大財」、「高雄又老又窮,各行各業蕭條的不得了」、「禿頭的不怕別人拔毛,放馬過來」……金句頻出的背後是韓國瑜「錢進高雄」的決心。     上任不到一個月,大力推動觀光,開通高雄至平潭的貨運新航線、首創臺灣金融貨幣「高雄幣」、推廣觀光「代言人」,執行路平政策,修補「天坑」……     時間來到2019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前哨戰的關鍵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