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會出現心源性猝死

2020-12-20 騰訊網

前兩天演員高以翔參加節目錄製在奔跑中突然暈厥倒地,未能搶救成功導致不幸身亡,死因為心源性猝死。一些正值青壯年的青中年人發生猝死的病例屢見報端,引起公眾關注。 那麼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青年人猝死有哪些常見原因,該怎麼預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1、什麼是猝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猝死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關於從發病到死亡之間的時間目前尚無統一標準,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的時間是6小時之內。但目前多半公認的是發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猝死。

2、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於各種心臟原因,在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引起的以意識喪失為先導的自然死亡。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現為:心臟原因引起的胸痛、氣促等急性發作後1小時之內死亡;發現之前往往沒有明顯徵兆;一旦發生,有效營救時間短暫。

3、年輕人出現心源性猝死長見哪些原因?

1)致死性心律失常:常見先天性遺傳性心動過速(Brugada症候群、特發性室速、長QT間期症候群等),表現為突發室速,甚至室撲、室顫,導致心臟驟停;另外心動過緩(如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也可以導致心源性猝死。儘管這些疾病大多起病隱匿,沒有前期預警症狀,但未發病時絕大多數都可以用心電圖去識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2)急性冠脈症候群: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跟年齡有很大相關性,年輕人一般較少患病。但是現在冠心病年輕化趨勢明顯,血脂水平較正常人高出數倍,很容易引起血脂堆積,造成冠脈狹窄,會有頻繁發作的胸悶、胸痛等症狀。

3)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肥厚的心肌會把心臟泵血的通道堵塞,造成大腦急性缺血,引發猝死。這類患者在檢查心臟超聲和心電圖時都有特異性改變,也能早期識別。

4)重症爆發性心肌炎:心肌炎通常發生在病毒性感冒以後,由病毒入血感染心肌引起。發病後有明顯的症狀,如嚴重的胸悶、乏力、呼吸困難等,這種情況通常容易識別。

5)高因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面臨著學習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健康、生活作息不規律、吸菸、酗酒等問題,使猝死風險增高,已成為威脅青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 「殺手」 。心功能減弱本應該休息時, 部分青年人仍然過度勞累、加班熬夜, 缺乏警惕意識, 還有部分青年人大量飲酒、吸菸、喝濃茶和咖啡等以提高清醒度和精神集中度, 長此以往則導致心臟病發生風險明顯增高。

4、怎樣才能早發現,怎麼預防?

超過 1/4 的人群在發生心搏驟停前發生過暈厥或先兆暈厥。如果有人能在患者出現這些前驅症狀時撥打急救電話,則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活率。

1)關注自身健康狀態:每年都要進行常規體檢,關注自己心電圖是否異常,血壓、血脂、血糖是否升高。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飲暴食,戒菸,限酒,健康、合理飲食。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或過度興奮,保持良好的心境。

3)注意有無不適症狀:普通人群中,職場白領和課業負擔沉重的學生,如果長期感覺疲倦、頭昏頭痛、胸悶、胸痛、心慌心悸或者出現暈厥,都應提高警惕,調整工作學習節奏,建議早點就診,至少做下心電圖和心臟超聲的檢查看看心臟有沒有常見疾病。

4)疾病治療和複查:如果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者遺傳性心臟病一定要正規檢查治療,定期複查。

相關焦點

  • 心源性猝死值得警醒 專家:年輕人更不能大意!
    事實上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並不少見,今年7月,浙江嘉興一名27歲年輕男子打籃球時突然倒地不起,最後也是心源性猝死。 年輕人為什麼會發生心源性猝死?遇到心源性疾病如何自救?如何預防心源性疾病?帶著這些問題,今天(12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了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和急診部醫生趙勇。
  • 為什麼會發生心源性猝死?幫你找出5個原因
    很多年輕人因為心源性猝死而死亡,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冠心病、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病以及先天性疾病等,心源性猝死的因素有哪些。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1、風溼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是因為風溼熱活動,累積到心臟瓣膜所引起的心臟病變。常見的表現有活動之後胸口悶痛、氣促,呼吸變得異常困難,端坐的時候才能呼吸,夜間不能平躺。輕微活動或過度勞累後可出現持續性咳嗽,痰液中帶有血絲。
  • 心肺復甦成功率低 應高度重視對心源性猝死的預防
    徐軍表示,老年人多因冠心病導致猝死,而年輕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一般是心律失常,如室顫。「室顫發生後心臟無法正常工作,導致大腦供氧中斷,而大腦對缺氧的耐受度非常低。猝死發生後,每延遲一分鐘,搶救的成功率就降低10%」。
  • 高以翔猝死 中國的心源性猝死發病率如何?
    11月27日,節目組官方對外宣稱,高以翔死因繫心源性猝死。這是近幾年又一起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公眾人物「心源性猝死」事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披露,我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SCD)的人數估計為54.4萬人。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 (急診頻道)之(高以翔專題)--(心源性猝死的篩查)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又叫做心臟性猝死,根據《ESC2015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的預防管理指南》的定義;「猝死: 明顯健康的個體,症狀發作1 h 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致命事件; 如果死亡未被見證,而事件前24 h 受害者健康狀況良好,則適合該定義。
  • 「心源性猝死」低齡化,身體上並非沒有徵兆,該怎樣預防?
    而絕大部分的猝死都屬於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大多是外表健康無徵兆的人,少數伴有胸痛史,或者家族猝死史。年輕人的身體素質比較好,心血管年輕有活力,為什麼還會出現心源性猝死呢?其實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 速效救心丸可有效救治心源性猝死?假的​!
    近年來,中青年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由心臟驟停引發的心源性猝死,時常發生在有些平時看起來身體不錯的人身上。所以,很多人為了防範於未然,會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覺得在關鍵時刻,服用速效救心丸就能有效的救治心源性猝死。那麼,這樣的急救方式真的有效嗎?
  • 33歲小夥加班時胸痛 入院10分鐘後發生心源性猝死·杭州日報
    市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葉遠玲說,最近一兩個月,已經搶救了三位突發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都是男性,另兩位只有20多歲。 身體很好的他突然發生心源性猝死 上周五下午,吳先生突感胸口不舒服。下午3點,在同事的陪同下,吳先生走進了市中醫院急診室,「胸悶、胸痛」,他這樣告訴醫生。
  •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什麼?禍根找到了,多和3個因素離不開關係
    生活中,有不少人出現了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指的是急性症狀發作後一小時內出現的意識突然喪失,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現象。在發病的時候會有一些特點,例如死亡出乎意料、死亡速度非常快,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特徵。如果有這種情況存在,意味著本身心臟可能已經受到損傷。那麼,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
  • 濱州醫學院院長猝死 專家:心源性猝死是突發死亡中最為急速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心血管副主任郭萬剛告訴記者,心源性猝死由於發病突然,且搶救難度大,導致死亡率較高,而過度疲勞、心情壓抑等因素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見誘因,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嚴重室性心率失常、以及心臟射血分數過低的患者是心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心源性猝死是心腦血管患者突發死亡中最為急速的一種。」
  • 預防心源性猝死,要從這些小事做起→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到80%。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約54萬人,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在全球排第一。「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有些人從未確診與猝死相關的疾病,卻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的小事卻是猝死的可怕誘因。
  • 預防心源性猝死,要從這些小事做起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到80%。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約54萬人,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在全球排第一。「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有些人從未確診與猝死相關的疾病,卻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的小事卻是猝死的可怕誘因。
  • 心源性猝死並非全無徵兆 預防需規律生活少熬夜
    南國都市報11月薪8日訊  (記者 王洪旭文/圖) 11月27日凌晨,35歲的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發生心源性猝死,令人心痛。對此,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二區主任、主任醫師郭照軍表示,心源性猝死是在短時間內突發的意想不到的心臟驟停死亡,更容易發生於本身就有心臟病的人,且以中老年人較為多見,預防需從健康生活方式開始。
  • 35歲藝人高以翔離世,心源性猝死離我們並不遠
    節目組的公開聲明稱,高以翔屬於心源性猝死。 一個鮮活的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轉瞬消逝了,留給大家的除了唏噓,更多的應該是警醒。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01 定義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係指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
  • 如何遠離心源性猝死? | 新華醫院專題講座明日開講
    為了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基本防治知識,尤其是心源性猝死的基本常識和注意事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二科將舉辦「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宣教活動。此次活動將以健康講座和現場互動的形式向公眾普及「心源性猝死的識別與防治」知識,歡迎大家前來參加。
  • 心源性猝死應該咋預防? 專家:別熬夜常備速效救心丸
    專家警示,冬季天冷突然增加活動時,心臟負荷大大增加,全身血液心血管循環系統超過負荷,容易發生心臟性猝死。  重點一:猝死主要發生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大體力透支人群  猝死顧名思義就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為自然疾病而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
  • 山一大二附院急診醫學科成功搶救一名心源性猝死患者
    關於猝死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猝死患者達54萬,在眾多猝死原因中,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佔比最多,比例可佔總數的50% 。而具體的病因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病、冠狀動脈異常、心律失常症候群(離子通道病)、結構性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
  • 青島一女子心源性猝死 疑生前從微商購買含禁藥咖啡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王月丹告訴新京報記者,西布曲明有誘發心源性猝死的潛在風險,在我國已被禁止使用。5月14日上午,新京報記者搜索發現,這款名為「DL SLIMMING COFFEE」(以下簡稱「DL咖啡」)的咖啡仍在售,並且價格比一般的咖啡高出數倍。
  • 「心源性猝死」事件頻發!這6個誘發心梗的因素,你得了解
    眾所周知,心梗的出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在心梗發病過程中,冠狀動脈持續急性的缺血缺氧就會導致心肌壞死。在發病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展開治療,患者的生命健康會受到威脅,甚至有可能會引發猝死這種意外後果。那麼,心源性猝死發病率是否非常高呢?
  • 從心源性猝死說起:AED推廣普及的重要性
    AED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全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可以自動分析心跳、呼吸驟停傷患的心電圖,並在需要除顫(電擊)時給予電擊,是非專業醫療人員也可以利用其來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儀器。設置於日本某車站的AED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