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中,具有天分的球員絕對不少, 然而能夠將天賦兌現成榮譽的人卻不成正比。探究當中的原因, 或是際遇不佳、或是受傷患影響、又或是性格限制了發展。單論天賦, 安東尼奧·卡薩諾 (Antonio Cassano) 可能是二十一世紀最優秀的義大利攻擊球員。狼王託蒂 (Francesco Totti) 曾與不少世界級球員共事, 包括戰神的巴蒂斯圖塔 (Gabriel Batistuta)、文森佐·蒙特拉 (Vincenzo Montella)、達尼埃萊·德羅西 (Daniele De Rossi) 等球星, 但他直言"壞孩子"卡薩諾是他效力羅馬二十四載中最佳的隊友。
"技術上,一定是卡薩諾 。我和他在場上隨時互換位置, 無時無刻都可以找到彼此。他不單是義大利中最好的, 也是歐洲球壇中最優秀的球員。論天賦, 他是現象級的。"假如有看過託蒂和卡薩諾的合作, 二人心有靈犀, 走位跑動、傳球配合、牽引敵衛, 為羅馬打出華實兼備的進攻足球。雖然卡薩諾的性格火爆, 不過, 他有好好地踢球, 在巴蒂斯圖塔老退、蒙特拉受傷的期間, 卡薩諾好好地擔當起"第二交椅"的角色, 為羅馬兩奪聯賽亞軍。
也許"壞孩子"都愛大笑大哭, 和保羅·加斯科因 (Paul Gascoigne) 一樣, 卡薩諾很喜歡在球場內表現他的喜怒哀樂:試過入球後憤怒地踢毀角球旗、被驅逐後失控地指罵裁判、贏得重要的勝利後的狂喜等。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2004年歐洲杯, 他進球後的眼淚。
2004年歐洲杯, 年僅二十二歲的卡薩諾就擔起義大利的進攻重任。 第一場對丹麥的比賽中, 託蒂向克裡斯蒂安·鮑爾森 (Christian Poulsen) 吐口水, 被歐洲足協"秋後算帳", 罰停賽三場。讓身為義大利主帥的喬瓦尼·特拉帕託尼 (Giovanni Trapattoni) 於第二仗對瑞典, 決定派遣卡薩諾上陣。卡薩諾的盤傳, 帶動了義大利的進攻, 在皮耶羅 (Alessandro Del Piero) 失準的情況下, 替維埃裡 (Christian Vieri) 製造了不少機會。上半場37分鐘, 卡薩諾突破越位, 把握帕努奇 (Christian Panucci) 的傳中, 一頂入網, 攻下該屆義大利的第一個入球。可是, 他的進球最終被伊布 (Zlatan Ibrahimovic) 的"虎尾腳"抵消了。
義大利兩戰過後, 只得兩分, 而同組的丹麥和瑞典已取得一勝一和。由於賽制的關係, 假如丹麥和瑞典取得二比二以上的和局, 這邊任由義大利贏多少球, 也於事無補。不過, 義大利先要擊敗保加利亞。比賽的過程不太順利, 馬特拉齊 (Marco Materazzi) 於臨完半場前犯規, 被馬丁·彼得羅夫 (Martin Petrov) 射進點球。幸好, 下半場僅僅三分鐘, 詹盧卡·贊布羅塔 (Gianluca Zambrotta) 左路闖進敵軍腹地, 將球後傳予卡薩諾, 他第一時間射中門柱, 西蒙尼·佩羅塔 (Simone Perrotta) 補進追平。同一時間, 瑞典靠亨裡克·拉爾森 (Henrik Larsson) 射入點球扳平比分。這樣的情況, 對義大利來說還不至於太絕望。
那一晚, 義大利球迷的心情非常忐忑不安。既要留意另一場的發展, 又期待著主隊的下一個進球。大約二十分鐘後, 效力AC米蘭的託馬森 (Jon Dahl Tomasson) 再次為丹麥取得入球。若比數維持不變, 義大利獲勝就完成任務。球隊瘋狂地進攻, 義大利主帥喬瓦尼甚至接連換入維埃裡和馬爾科·迪瓦約 (Marco Di Vaio) 爭取入球。直到94分鐘, 卡薩諾接應隊友的右路傳中, 他稍為回撤擺脫對手, 替自己製造空間, 再扭腰抽射, 皮球直飛死角。二比一! 義大利期待已久的領先! 卡薩諾張開雙手, 興奮地跑到場邊與隊友慶祝, 慶祝球隊將出線八強。
可是, 後備席的職球員傳來了瑞典追成二比二平手的噩耗, 意味著卡薩諾的入球, 和球隊一整場努力都終要白費了。卡薩諾立即掩面, 先是流淚, 然後痛哭, 以最悲傷、最失望的心情去回應剛才的入球。"精彩不亮麗, 起落是無常。"這句漫畫的名言, 是"壞孩子"那個夏天的最佳寫照。
如果託蒂的評價帶有為摯友"送上高帽"的嫌疑, 勞爾 (Raul Gonzalez Blanco) 的讚賞就是卡薩諾能力的鐵證。皇馬"金童"和不少球星合作無數羅納爾多(Ronaldo)、菲戈 (Luis Figo)、齊達內 (Zinedine Zidane)、羅比尼奧 (Robinho)、C羅(Cristiano Ronaldo) 等,但他認為卡薩諾是最具踢球天賦和潛質的一個。"他擁有難以置信的潛質, 我從沒有見過人像他一樣。"
和羅馬的管理層鬧翻, 合約將滿的卡薩諾遠赴西班牙, 加盟"銀河艦隊"。在皇家馬德裡, 卡薩諾偶爾踢出一些很好的足球, 他和勞爾及稍後來到的範尼斯特魯伊 (Ruud Van Nistelrooy) 十分合拍, 不過受傷患影響, 加上不滿卡佩羅 (Fabio Capello) 的鐵腕治軍方式, 他在皇家馬德裡的狀態起伏不定, 最後只踢了數十場比賽就回流加盟桑普多利亞。更可惜的是, 卡卡薩諾在皇家馬德裡的表現, 令他從2006的世界盃大軍名單落選, 錯過了和隊友登上世界之顛的機會。
卡薩諾的職業生涯只贏得兩次聯賽冠軍。第一次在皇家馬德裡, 該季只踢了七場聯賽, 算不上他的功勞。第二次在AC米蘭, 貢獻就大得多了。下半季加盟的卡薩諾, 和其他隊友尤其是伊布踢出不少上佳的配合。為什麼認識不久的兩個人, 可以有如此的默契? 是因為他們都是天才, 還是他們都是個性張揚, 所以惺惺相惜? 有一次, 卡薩諾接應賽後訪問時, 伊布突然用力地踢向他的後腦, 他沒有發脾氣, 只是望望伊布, 互相笑了笑, 又繼績接受訪問。假如換作其他人, 這一下"飛踢"肯定引發衝突, 要靠其他人分開了吧?
在日後的歲月, 伊布繼續於法國、英格蘭贏取無盡的榮譽, 卡薩諾卻沒有再取得任何重要比賽的錦標。雖然歷史幾乎沒有留下卡薩諾的名字, 但我相信若干年後, 談起這個長不大的"壞孩子"時, 我們仍會清楚記得他的狂喜、他的暴怒、他的痛哭、他的天賦,和他的遺憾。上帝的禮物, 魔鬼的詛咒, 加起來, 就是我們認識的"被公認為義大利最有天賦的球員"安東尼奧·卡薩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