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神仙課,居然給每個學生發了一臺蘋果電腦!」今年春夏學期,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開設的《移動平臺開發技術》課程引發了選課學生的聲聲驚嘆。
選上這門課的同學,都能獲得Macbook電腦、iPad等蘋果公司產品的一學期自由使用權,並基於這些設備進行iOS平臺上的APP自主開發:在寢室裡養虛擬寵物、用手機攝像頭打棒球、在校園裡捕捉虛擬小精靈……
學生們自主開發的APP腦洞大開,實現的效果與功能絲毫不遜於市面上的同類APP。
電腦發放現場。圖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同學們開發的APP雖然沒有在iOS平臺上架,但創意度還是很好的。」提起這門課,課程主講的章國鋒教授回憶滿滿,「有組學生開發了一款普及法律知識的APP,拿去參加2017年移動營業創新大賽,還進入了複賽。」
開課三年來,學生們呈現出的作品令他印象深刻。而他也在每一年的授課中吸取經驗,力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體驗。
發電腦聽起來「土豪」
實際是課程的常規手段
《移動平臺開發技術》這門課最早開設於2017年,是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面向軟體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的一門選修課。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興起,移動端的各種APP與大眾生活日益貼近,而大眾普及度最高的是安卓與iOS兩大系統。
章國鋒說,這門課之所以主講iOS開發,還有一個原因是學院裡已經有一門類似的課主要面向安卓系統的軟體開發,這樣這兩門課可以互補。
然而,要想在iOS平臺進行開發,就必須使用蘋果公司的設備;但這蘋果電腦、iPad卻不是人人都有。為此,章國鋒申請教學經費,購置了一批蘋果產品:30臺Macbook電腦和一些iPad,都讓選課學生自主選擇使用,期末結束課程時歸還。
提起外界認為的「土豪課」這個稱呼,章國鋒認為這是種誤解:「給學生發放電腦聽起來『土豪』,實際上是很多實踐類課程的常規手段。畢竟Mac電腦是我們實踐課的基礎,提供課程設備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而對於備受關注的「發放電腦」這一模式,章國鋒認為也還在不斷改進。
前兩年,《移動平臺開發技術》的選課人數在40人左右,超出了預設的課程容量,採購的設備數量也不是很充足,僅能保證每個三人小組內能分配到一臺設備。今年的情況要好些,基本上能保證「人手一臺」,學生們的學習體驗相比以往也更好。
AR+手遊 浙大校園秒變遊戲場景
據章國鋒介紹,由於他本人的研究方向側重於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因此課程作業大多與此相關。
增強現實,簡而言之就是將虛擬物體或信息無縫地融入到現實世界中,達到真假難分的效果。例如手機地圖的實景導航、美顏相機的自拍貼紙等,都是AR技術的應用。
而在《移動平臺開發技術》這門課的期末作業中,學生們把AR技術利用在遊戲開發方面,設計出許多充滿趣味的手遊。跟隨著演示者的攝像頭,熟悉的浙大校園成為手機屏幕上的遊戲場景,讓人產生一種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感覺。
「虛擬寵物」APP則是寢室黨的「萌寵神器」。圖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在章國鋒看來,學生們的作品雖然不乏借鑑的影子,但其中體現出的創意點及寶貴的實踐操作經歷,是這門課最重要的收穫。
隨著近年來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都推出了各自的AR平臺,針對該方面的開發也成為移動平臺發展的顯著趨勢。章國鋒希望《移動平臺開發技術》能為軟體工程的學生們提供一次鍛鍊的機會。
談起未來的課程規劃,章國鋒表示將會繼續開設這門課程,但也會對三年來的經驗進行總結與改進。「我發現學生們的自學能力都很強,因此未來可能會降低理論課的比重,增加一些更有趣的實際案例來輔助學生了解專業領域的新進展。」
而本學年的《移動平臺開發技術》課程也將在半學期後結束,章國鋒笑著表示:「我非常期待今年學生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