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瀟媽聊育兒
在懷孕期間,家裡人對孕媽都是百般照顧,吃好的喝好的不能幹活 ,顯然就是家裡的一大功臣,而每個家庭環境不同,條件不同,相對之下孕媽的生活狀態也是不同,但是家裡人也儘可能的給孕婦和寶寶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玲玲離預產期沒幾天了,肚子始終是沒有動靜,家人商議著到預產期就住進醫院,這樣也好方便觀察玲玲和寶寶的身體狀況,有什麼突發情況也比較方便,就這樣玲玲搬進了醫院,可是病房比較緊張,玲玲只能安排和其他孕婦住在一起。
臨床的娜娜也是剛搬進來,一打聽才知道兩個人的預產期就前後腳,這也是預產期了提前搬進病房,沒多久,兩個人都感覺肚子有動靜,玲玲比較提前一些,經過檢查後,兩個人都安排上了手術,最後都生下了男孩。
從玲玲生產開始,玲玲的老公還有雙方父母都來陪著玲玲,本來就不大的病房搞得還有點擠。而娜娜這邊只有一個高級護工伺候著,桌子上滿滿的都是營養補品,嘮嗑期間才知道人家條件好,才有補品和護工精心照顧著。
玲玲很羨慕娜娜,覺得同人不同命,沒趕上一個條件好的家庭,但娜娜卻十分羨慕玲玲,雖然家裡有錢,但是有幾個親戚來病房看過孩子和自己,家裡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看著玲玲老公這些天寸步不離的,家人也噓寒問暖的,娜娜心裡也不是滋味。
玲玲聽娜娜這麼好的條件居然還羨慕自己,心中萬千感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好的經濟條件並不意味著有好的生活,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並不是過不好日子,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對孕媽的產後護理要特別重視。
情緒上的安慰
一般產婦生產完情緒波動都會比較大,從懷孕開始,情緒就很容易不受控制,在生產完之後,有些家庭過分的注重孩子的問題,而零落了一旁的產婦,產婦辛辛苦苦的生下孩子卻沒有安慰,很容易抑鬱。
所以哪怕家裡人再喜歡孩子,都要第一時間安撫下產婦的心情,關心下產婦的身體是否舒服,女性的心思都比較敏感,受到落差情緒很容易失控,對產後的身體恢復很有影響。
思想上的統一
有些家庭產婦生產完之後,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照顧產婦,這期間就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兒產生摩擦,因為老人和年輕人的思想觀念不同,很多事情達不到統一,有些老人也比較執拗,就經常容易和產婦發生爭吵。
所以不管是老人還是產婦,在任何時間做任何事都要積極主動的溝通一下,雙方調節好達到思想上的統一,就能避免很多問題的產生,這樣有利於寶寶的撫養,也有利於寶媽產後的身體恢復。
寶寶的出生,都離不開孕媽的辛苦,從懷孕開始,要忍受十個月的折磨,還有分娩時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恐懼,所以家人要多給寶媽一些關心和關愛,保證孕婦有一個好的心情,才能有好的精力照顧剛出生的寶寶,產後寶媽的身體也會恢復的更好更健康。
今日話題:產後你都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的呢?歡迎各位寶媽在評論區分享經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