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為西部的中心城市,地理條件優越,千百年來都是四川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匯聚了全省的優質資源。其高校的數量與質量,也位居全國的前列。不過在成都,也有這樣一所市屬的大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之內,發展得都不如人意,這就是成都大學。
與川大、電子科大、交大等名校相比,成都大學的歷史較短,創建於1978年,最先的校址位於荷花池。雖然名為大學,但成都大學當時的條件可謂是非常寒酸。據網上流傳的一張老照片顯示,成都大學最初的校門就藏在一個小巷子當中,很簡陋。
在幾十年的辦學生涯中,成都大學雖然頂著省會城市的光環,但發展卻並不如人意,甚至因為資金匱乏,為了接受聯合國教育資金投入,在1983年的時候自行降級成為專科院校。
直到1999年,成都市政府正式決定遷建成都大學、創造條件使成大重新升格為本科院校。2002年,十陵校區投用。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成都大學恢復為本科院校,但校名更改為了成都學院,待條件具備後,再更名為成都大學。
由於成都學院的軟硬體實力都不達標,距離大學還有明顯的距離。因此在這期間,成都教育學院、成都衛生學校、成都幼兒師範學校相繼併入成都學院,2010年,成都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劃歸成都學院作為附屬醫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也劃撥給了成都學院。
經過一系列的整合,成都學院的規模得到了極大提升,2018年,成都大學的校名正式恢復,這一年距離成都大學的創辦,剛好過去了40年。
作為一所市屬的大學,成都大學一直都被戲稱為是成都的親兒子,近年來,當地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學校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2018年,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大學高水平建設發展的意見正式下發,明確提出了將從建立組織機構、政策支持、資金及配套支持等三個方面支持成都大學高水平建設。三年間,市政府將多渠道統籌資金40億元,大力支持學校重點學科建設。有如此強大的後盾,足以讓其他高校羨慕了。
特別是隨著大運會的運動村落戶成都大學,更是讓這所學校開啟了瘋狂的基建模式,整個運動村的建築面積超過37萬平方米。大運會結束後,將劃歸成都大學作為辦學使用。
根據遠期規劃,成都大學的校區面積將達到5000畝。同時對標深圳大學,努力創建成為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城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