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生選學校就像找對象,既垂涎於獨立院校的藝術氛圍,又貪圖綜合大學的世界排名。」
——來自AAE某顧問老師的驚人發言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該選擇綜合大學還是獨立藝術院校,是註定無法化解的糾結和碰撞,就如甜粽子與鹹粽子、甜豆腦和鹹豆腦的相生相剋一樣,誰也無法說服另外一方。但無論鹹甜總有適合的人,綜合大學裡的音樂系與獨立音樂院校都是什麼樣的味道,今天就來給大家品一品,希望能對你的選擇有所幫助。
①從設備和教學模式來看
國外的獨立音樂院校多是一到兩棟的教學樓,可能比起國內的九大還要小一點,但是該有的設備也不會落下。綜合大學多是有一些大面積的校園,或者有很多散布在某個城市區域的教學樓。但實際上,真正放置音樂設備以及相關場地的,可能也就是一兩棟樓。只不過你作為整個大學系統的一員,是可以享受到圖書館等公共設備的。
教學方面其實只有一點差異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如果你選擇了綜合類的大學,將有機會選擇其他非音樂專業的課程,或者minor一個其他專業。至於「綜合大學偏學術、獨立院校偏實踐」的說法,其實並沒有特定的規律,還是要看具體的學校和專業。
②從排名和認可度來看
其實現在也有不少針對音樂專業的排名。之所以大家更看重綜合大學的排名,原因就在於US NEWS、QS這種排名相對比較穩定和有說服力,被整個世界所認可。而音樂專業的排名中,沒有哪個是完全能令人信服的,況且古典類和流行爵士類差別較大,把它們混在一起做個排名是不合適的。另外不同機構給出的排名中,同一個學校的排位卻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人盡皆知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常年霸榜QS performing Arts,但是在其他一些音樂院校排名中,茱莉亞都能排到七八名甚至十名之外。關於排名,AAE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全信!尤其是一些完全沒有信服力的現代音樂院校的排名,在經過國內某些機構的「加工」之後,就成了所謂的「專業排名」。
認可度方面,要看具體專業。但總的來說,頂級的獨立音樂院校在音樂圈內可能會享有更高的優待。提到去美國學音樂,常被拿出來說的就是茱莉亞、柯蒂斯、曼哈頓、新英格蘭、歐柏林等這些獨立的院校。而說到英國,也肯定首先講到大英皇、小英皇、北方皇家、皇家蘇格蘭等。
但是放到更寬一點的眼界範圍來說,綜合大學的知名度更能成為一種優勢,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大小英皇,但基本人人都知道牛津劍橋。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花功夫去研究大小英皇是不是好的音樂院校,相反他們只要聽說你在牛津學習,不管學的什麼專業都會覺得你很厲害。所以關於認可度方面的糾結,AAE的建議是不要考慮。除非你已經確定了自己未來要跟什麼樣的打打交道。
③從專業選擇上來看
其實前面兩條內容你都可以不看,但這條你一定需要參考下。一個大致的結論就是:表演類專業更建議獨立院校,而音樂製作、音樂商業、音樂教育這類的專業更推薦去綜合類的大學,這跟專業之間的差異有很大的關係。像是鋼琴、小提琴等器樂類,還是美聲、歌劇、流行等聲樂類,整個學習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同學配合和協助,與其他專業學生的交流也不會太過密切,這類專業在獨立院校的整體藝術氛圍中會有更好的提升。而音樂製作、影視配樂、音樂商業這樣的專業,需要的是不斷吸取周圍的知識,與不同專業(甚至是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協作來提升自己、推進項目的完成,所以這類專業在綜合大學中往往會更有優勢。
國外院校的專業開設上,也很好的遵循了這個邏輯。比如近幾年比較熱門的音樂製作、影視配樂專業,南加州大學、紐約大學、布裡斯託大學、愛丁堡大學、約克大學等綜合大學展示出了更強勢的表現,而音樂商業、音樂管理專業,也多是開設在綜合大學裡。這些綜合大學的音樂系,可能都不會開設表演類的專業,而只開設一些製作、教育、商業相關的專業。同時相對的,獨立的音樂院校很多都只開設表演和作曲專業,而較少開設有製作、商業相關的專業。
當然事無絕對,再多的理論和規律都是「死的」,只有人們自己的考慮和選擇才是「活的」,現在很多學生和家長在考慮學校時,可能也不限制於只選擇獨立院校或者綜合類,而是全面比較後兩者皆選。這裡也建議正在準備留學的同學們,一定要根據自己基礎以及要申請的專業來細化比較,如果仍在選校和申請方面抱有疑問,也可以向我們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