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這個案子您看得多少錢?啊?這個案子得5萬到30萬啊,為什麼起伏這麼大?為什麼得見面談價錢,您不能給我一個一口價嗎?
很多人認為律師賺錢非常容易,自己的一個案件,諮詢一下就收費,律師動動筆桿子寫個訴狀也收費,更不要說委託案件,還沒做什麼事情,「天價」的律師就得體現出。就如同上邊的當事人的疑問一般,很多人對律師辦案收費很是疑惑,下邊我就為大家嘮嗑一下。
律師服務是一項高智力活動
律師的法律服務並不是像有的人說的那樣,「不就是看看材料,說說話嗎?」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不單單包含了律師的技能、而且包含了律師的學識、能力、智慧。即使是一個很小的法律事務,不同的律師,服務的質量和水準也是不一樣的。(小犛牛案源平臺)
你在詢問律師服務價格的時候,只是打電話就來問價格,你怎知不同律師的學識、水平、見地、技能的不同?你怎麼知道他們的機會成本的高低不同?你怎麼可以拿一個執業一年或者執業五年的,但沒多少業務的律師的報價與與一個業內大咖、大師級律師的收費,隨便相比?你知道他們之間,在業務類型,操作方式,業務水平,對你的法律事務的駕馭能力,最終成果好壞、質量高低上有何區別?
有時候與會計師聊起來,他們說,「你們律師收費比我們會計師收費還高啊!」我開玩笑說:「從根本上說,我們律師會計師都屬於諮詢業,都是腦力勞動加體力勞動,但是會計師的工作更側重於技術,而律師的工作更側重於智慧。」
法律服務是一個「非標準」產品
雖然物價行政機關、司法行政機關、行業協會都有制定的收費標準,但是只有極少數法律事務(主要與社會公益、弱勢群體有關)是政府指導價,其餘都是市場定價。
在外人看來,律師的法律服務無法像一部手機、一件家具、一套房屋等有形的東西一樣,可以有個相對統一的,能夠為服務對象易於接受、易於比較的價格。律師服務是一個非標準服務,它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即使行業協會也有規範,但它是作為內部使用的業務指導類的總結、歸納與建議。在服務對象看來,律師這個行業仍然是那麼專業,那麼不容易識別、辨別與評價。
雖然律師服務是一種「非標」標準,雖然外行人很難判斷其服務品質的優劣,但所有好的服務在服務態度上,必有其共同的特質,勤勉、細心周到,無微不至,在效果上必然能做到,更能理解服務對象的意圖,更有完善、周到、縝密的方案策略去組織各種因素,滿足客戶的目的。
在流程上更體現專業性,更具有達到服務對象目的的起點、推論與邏輯。往往會更有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也會有讓人覺得律師說出了「我有,我懂,但我說不出」的感覺。
律師法律服務是一種體驗性定製性產品
律師服務作為一種服務產品,具有功能性、體驗性和定製性。無疑,法律服務可以滿足客戶的某種功能性需求,比如解決訴訟代理的問題,比如解決合同修改問題,再比如解決談判方案的論證等等。但是,看上去一個最簡單的訴訟案件的律師代理,如果是只滿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那就是分析證據,起草訴狀,法院開庭,領取判決書結案。
有的律師甚至連這個也做不到,有的讓客戶自己去法院領取判決書,有的開庭的時候出差了,或者在開別的庭,還有的雖然去開庭,但不準備證據目錄,不寫代理詞,庭上不能抓住對方的漏洞,甚至總共說不了幾句話。往往是這種律師更容易給你在電話裡報一個「一口價」,可是,你敢把你的案件交給這樣的人嗎?
律師提供法律服務需要大量精力
有不少人認為律師的工作很簡單,以為就是個一揮而就的事。其實,這就根本沒有搞懂律師做一個法律事務所需要的付出。很多人願意找有經驗的律師提供服務,但只願意出沒經驗律師的服務費。這個世界上哪裡有這等的好事?像這種連律師付出多少都搞不清楚或者假裝不清楚,律師哪能在電話裡報出一口價?
有人說,「律師啊,我的案件一審輸了,我想上訴,我寫了個訴狀,你幫我看看吧。你收多少律師費?」也有人說,「律師啊,我與某人有個生意上的爭議,你幫我看看材料,給我出個主意吧。」
一個案件,一審的話,寫個訴狀,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律師的基本的智力成果都在裡面了。因為即使那份訴狀只有一頁紙,律師也要審核證據,調查原被告主體情況,要整理案件的脈絡,要弄清其中的邏輯,還要選擇這個案件的訴求路徑……
關於律師收費的問題,對於你來說是價格更重要還是案子的最終結果更重要,這就是自己需要衡量的問題了。
來源:小犛牛(面向全國律師免費提供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