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NHK而言,7月份絕不是令人愉快的。在參議院選舉中,「從NHK手中守護國民黨」居然獲得了一個議席,無疑讓堂堂日本公營電視臺顏面掃地。或許能夠聊以自慰的是,月末開播的10集電視連續劇《這個不可以報銷!》(これは経費で落ちません)意外斬獲了不俗的收視率……
《這個不可以報銷》海報。說來尷尬,NHK(日本放送協會)雖然在日本地位類似我國的中央電視臺,而且貴為日本第一部電視劇(《晚飯前》)的製作者;但如今在與諸多民營電視臺的電視劇對決中,卻落了下風。除了「晨間劇」依靠特定的播出時間(早晨)以及「大河劇」仰仗傳統的歷史題材保有較為穩定的收視群體(家庭主婦與中老年人)之外,在NHK播出的電視劇,其收視率往往無法與各「民放」的同類節目一較高下。後者打造出的檔期更是上升到了品牌的高度,在觀眾中具備超越「電視劇檔期」這一概念本身的影響力。
譬如富士電視臺在周一晚上主打的黃金檔「月九」以戀愛主題的電視劇為主(《東京愛情故事》),星期四晚上10點播出的「木十」則以深刻反映現實的社會題材電視劇為主(《白色巨塔》)。朝日電視臺的時段劃分則更清晰,星期三以刑偵劇為主,演員多為資歷較老的成熟演員,星期四播出的電視劇主打京都背景,星期五則主打深夜檔,多數反映的是日本社會陰暗面的內容。而以特立獨行聞名的東京電視臺在星期日播出的電視劇以家庭倫理題材為主,於星期五播出的電視劇則多強調視覺元素、動畫特效,並主打年輕演員的劇集。
至於《這個不可以報銷》,則是一部在每周五晚間22點播出的電視劇,按照日本的說法,叫做「金(曜日)十」劇。就在本劇播出前一周,TBS電視臺在同一檔期開播柏林電影節影后黑木華領銜主演的《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一舉贏得10.3%的收視率開門紅。看起來,與之唱對臺戲的《這個不可以報銷!》似乎難免「FLOP」的命運——畢竟NHK的「金十」劇收視率,常年徘徊在3-4%左右,比深夜檔好不到哪兒去。偏偏《這個不可以報銷!》給出了驚喜。7月26日播出的第一集居然斬獲了6.0%的收視率,第二集仍舊保持在5.8%的高位。以NHK「金十」檔的水準而言,這絕對屬於超水平發揮,更不要說是在與頗有好評的《凪的新生活》正面對決中取得的如此佳績。
雖說是競爭對手,不過《這個不可以報銷》與《凪的新生活》還是有一個共同點——兩者都是漫畫改編的作品。這點可以算成日劇劇本寫作的一個「天生優勢」。日本作為世界第一的漫畫大國,各種題材,各種類型,應有盡有,這也就為日劇編劇們提供了更好的素材選擇。有些漫畫本身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功,可以說已經先聚集了一定的人氣,所以將漫畫改變成電視劇是很討喜的一個選擇(以至於原創的劇本近年來愈發罕見)。《凪的新生活》改編自單行本累積銷量已達200萬本的同名少女漫畫,而《這個不可以報銷!》的影視化則顯得更加「曲折」一些。其底本是青木祐子在2016年創作的同名小說,第二年被集英社改編成了漫畫,今年終於被搬上了電視屏幕。
青木祐子青木祐子是日本的一位女性輕小說作家,其作品曾經榮獲集英社2002年小說大獎。《這個不可以報銷!》講述的是一位在肥皂生產公司財務部工作、快三十歲的單身女生森若沙名子的故事。扮演這個職場女性角色的多部未華子與新垣結衣是高中的同級生,也是演藝圈內的好友。不過其「星途」顯然不能與Gakki相提並論。雖然十年前她主演過向來被看作年輕女演員事業跳板的「晨間劇」《翼》,但近年來給人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不過電影版《深夜食堂 續集》中的慄山美智留等不多的角色。這一次出演NHK的「金十」劇,恐怕也不算是什麼事業上的突破。這是因為,按照資深女演員三田佳子在2018年4月時的說法,NHK電視劇為演員給出的片酬,只有民營電視臺的十分之一……
日劇向來以類型上覆蓋全面著稱,除家庭倫理劇、言情劇外,刑偵劇、職業劇等均是具備廣大受眾的題材類型。既然多部未華子所扮演的女主角森若沙名子是一位會計,《這個不可以報銷!》自然可以算進職業劇的範疇裡。
日劇中的「職業劇」,有自己的套路。律師和新聞工作者的每一個案子,每一次採訪都會遇見不同的人和事,也會發生不同的故事。比如2006年在富士電視臺播映的《頂級播音員》,由天海佑希主演的椿木春香,受到播報局長柴田的邀請,返回新聞部重新做起女主播。在每一集中,椿木春香和她的同伴們都會遇到不同新聞事件和採訪對象。與此同時,椿木春香作為主角,她和助理飛鳥望美的故事也在繼續,望美在春香的帶領,最後終於「麻雀變鳳凰」,樹立了自己的理想,成為新一代新聞主播。
《這個不可以報銷!》同樣不脫窠臼。劇中主角森若沙名子秉承「守護大家掙來的錢就是我的工作」這一原則,與自以為是公司頂梁柱的「銷售部」員工針鋒相對,動輒便是「這不可以報銷」,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故事。其中一個典型的場景就是,員工與客戶夜間喝酒應酬後順便自己打車回家,結果打車費被森若沙名子斷然拒絕報銷,理由是晚上十點仍有公交車,接下來的話語更是令人噴飯,「從居酒屋到公交車站的打車費是可以報銷的」。
霸氣十足的森若沙名子。這樣一個會計的形象,不免令觀眾感覺有些過於鐵面無私,而森若沙名子的「八小時之外」同樣可以用特立獨行來形容。她在下班後會拒絕女同事的聚會請求,而獨自到超市血拼一番,購買美食獨自回家做成一頓大餐,一邊觀看電視綜藝一邊大快朵頤,隨後還會精心美甲,以此「享受孤獨」。
享受單身的女主角作為女性,森若沙名子在精神和人格上都非常獨立,絕對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決心和勇氣。用劇中人物的話說,她「既不可愛也不好說話」,足可以用「古怪」二字形容。而這,恰恰也是日本職業劇的有一個「套路」。日本職業劇當中的角色,不管是警察、律師還是醫生、護士,雖然本職工作都如同森若沙名子一樣無可挑剔,往往也與她一樣具有「古怪」之處。典型的人物便是十年前的日劇《BOSS》中的海歸女警察大澤繪裡子,她雖然業務純熟,但卻是一個不會做飯、不愛收拾的女孩子,只有職業生活卻缺少朋友和戀人。在其他人眼中,她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人」。
同事眼中的森若假如《這個不可以報銷!》的劇情僅此而已的話,恐怕觀眾不見得會提起興趣。畢竟在大眾印象中,會計是一個整天與數字打交道的枯燥工作——就像劇中一個橋段表現的那樣,森若沙名子與同事加班一個小時,只因為後者在輸入報表時將一個數據中「6」和「9」搞錯。但《這個不可以報銷》的漫畫既然能夠賣出幾十萬本,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從某種程度上說,拋去「職場劇」的元素,觀眾仿佛可以看到「推理劇」的內核。
儘管森若沙名子只是一個會計,但推動情節發展的主線可以說是她的「偵探」過程。在第一集中,森若沙名子對銷售部的新員工山田太陽(重岡大毅 飾)的報銷單產生了懷疑。後者頻繁與合作公司的曾根崎ミレイ一同出入溫泉、公園甚至「USA樂園(大概是指現實中的迪士尼樂園)」,甚至還帶來了「章魚燒」的發票要求以「調研費」的名義報銷。感到奇怪的森若沙名子開始了暗中的調查,果然見到山田太陽與曾根崎ミレイ及其女兒曾根崎由美在一起。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山田與曾根崎兩人挪用公款展開「不倫」戀情的傳言不脛而走。誰知這最後卻是一場虛驚,就像山田所說的,「如果是在談戀愛,絕不會拿發票,這是男人的自尊」。真相大白之後,森若沙名子提議將「調研費」改成「交際接待費」的名義予以報銷,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皆大歡喜的結局第二集的敘事結構與之大同小異。廣告科的皆瀨織子(片瀨那奈 飾)是銷售部領導眼前的紅人,報銷項目有求必應。森若沙名子審核時發現,報銷項裡居然有價值40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的高級照相機。偏偏在隨後的接觸中,森若沙名子又發現,皆瀨織子的丈夫是名攝影師,如此一來,購買照相機就頗有些「假公濟私」的味道了。當然結果又有些意料之外。廣告合作公司在攝影報價時主動讓利,原因就是使用了對方公司的照相機。如此一來,大家都是為了公司發展,自然又是皆大歡喜。
廣告公司給出了優惠就這點而言,《這個不可以報銷!》稱得上是一部沒有反派的電視劇。日劇裡對於反派的塑造本來就比國內電視劇要柔和許多。如果說我國內地的影視劇對於反派人物的描寫過於「臉譜化」的話,那麼日本職業劇裡的反派人物就是被打了「柔光」。幾乎所有職業劇裡的反派,到了劇集結局時,都會讓觀眾恨不起來。在塑造中,編劇們刻意加了許多情節,讓反派人物多了一些「迫不得己」。相比之下,《這個不可以報銷!》則走得更遠,播了兩集,「大家都是好人」的主題卻已是昭然若揭。
這樣的處理,自然見仁見智。有觀眾會因此感覺不太「過癮」,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不可以報銷!》的觀眾既不用像同時段《凪的新生活》那樣糾結於女主前有狼後有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可憐又可恨的處境;也不需要沉浸在熱播劇《輪到你了》中的腥風血雨之中;而只需要帶著輕鬆的心情,觀看一位小會計的推理故事即可。當然,另一個懸念或許會是,森若沙名子在看似灑脫的人生選擇中,最終的歸宿會不會回歸傳統女性的軌跡(戀愛、結婚)。
劇照無論如何,觀眾可以篤定看完《這個不可以報銷!》完整的十集故事而無需擔心腰斬——畢竟NHK不依賴廣告收入因此對收視率看得不重,不像當年的富士臺「月九」劇《月之戀人》,雖有日劇天王木村拓哉領銜主演,但從第二集開始收視率就一蹶不振,最終只能在第8集就慘澹收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