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共享,歡迎轉發。
內容群發時間:星期一(語言文字)7:00,星期三(出版、編校)9:0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3](QQ群:684024204),編輯校對的家園。文末有二維碼。您希望幾點鐘發布公眾號文章(請投票)
——▲以上內容非正文▲——
❋
圖書要素差錯分類舉例
甘師秀
〔摘要〕在圖書編校質量檢查中,經常發現因圖書組成要素之間相關聯的內容不一致而導致的差錯。文章從封面、扉頁、版權頁、目錄、正文文字與圖表、書眉、注釋、參考文獻等方面對差錯進行了分類和列舉,並提出了預防、糾正差錯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圖書要素差錯舉例一致性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
圖書要素包括封面、扉頁、版權頁、目錄、正文、圖表、參考文獻等。在圖書編校質量檢查中,經常發現因圖書組成要素之間相關聯的內容不一致而導致的差錯。一致性是出版社編校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出版物體例的一致和內容對應關係的一致。出版物體例不一致的現象多集中於該出版物的正文部分,比較容易發現,處理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內容對應關係不一致的現象往往發生範圍較廣,涉及封面、正文、輔文和配套光碟等,處理起來比較複雜。對在圖書編校質量檢查中發現的內容對應關係不一致性問題作分類、列舉,既可作各位編輯同仁在書稿加工和校樣處理中借鑑,也可供圖書質量檢查人員在檢查、分析和評價中參考。
一、封面等輔件信息差錯
這種情況涉及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又稱封底)、勒口、護封、封套和書脊。以封面要素——書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地的不一致為主要表現。
1.封一書名與書脊、封四書名不一致,往往出現字詞差錯等。如書名中的「設計」錯為「設計原理」、「農學 醫學」叢書名錯為「理學 工學」。
2.作者及相關信息在勒口、書脊、四封表述不一致。如作者姓名、單位、專業、職稱職務、榮譽稱號等不一致,或錯漏,或錯訛。
3.出版者和出版地多出現拼音和外文不一致或差錯,如BEIJING錯為BEIJJING等。
4.圖書封面內容與配套光碟不一致、腰封獎項名稱與勒口介紹不一致、封面標點符號錯位等。
二、扉頁相關信息差錯
1.在多人合著圖書、編委會成員較多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作者姓名錯漏,特別是按作者姓名音序、筆畫排序時,常出現排序錯誤。
2.扉頁書名處標註漢語拼音時發生錯、漏。
3.有出版者卻無出版地。
4.圖書扉頁某些適用專業、版次格式等與封面、所附光碟表述不一致。
三、版權頁相關信息不準確、不規範
1.內容提要和相關信息的不一致。主要表現為對書中內容概括得不夠準確,有遺漏或多餘甚至不存在的信息。
2.CIP數據中書名、作者、出版字數及日期等有誤或不一致,CIP數據標識符差錯,CIP數據出現張冠李戴,如某書CIP數據第三部分誤用了該套叢書中另外一種圖書的數據。
四、出版說明、前言和序中表述與書的實際情況不一致
1.反映的作者信息與實際情況不一致:(1)作者數量不一致,如某書前言提及28位教授參與編寫,而該書編委會名單中列舉的作者只有27位;(2)作者姓名、單位名稱不一致,如前言中列舉的作者姓名、單位與扉頁、勒口中所述的情況不一致;(3)作者編寫分工信息不一致,如前言或編寫說明中所述某章節由某作者編寫,而正文章節中的署名卻非如此。
2.章節信息與目錄、正文不一致:(1)章節名稱不符,如前言中所列舉章節名稱與目錄、正文的章節名稱相對比存在多字、漏字、別字的現象;(2)章節數量不符,如某書前言中提到第三章第三節,而實際上該章無論目錄還是正文卻只有兩節,可能是作者後來刪改了正文而沒有修改前言,編輯加工時又未做核對所致。
3.其他信息與內容提要、目錄、正文不一致,涉及圖書種類、教材級別、適用專業、讀者對象、實驗名稱、獲獎名稱等。
五、目錄與正文不一致
這方面的問題不多,但時有出現。
1.目錄所列章節名稱與正文相應章節名稱不符:其差錯多涉及同義詞或近義詞混淆,如「供應」與「供給」、「評估」與「評價」等。
2.目錄所列項目在正文中缺失,如某書目錄中各章下面列有「複習思考題」,而正文中某章末卻漏掉了這五個字。
3.目錄頁碼與正文頁碼不符。
六、正文前後相關內容不一致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涉及專有名詞方面的差錯較多,尤其是大部頭的著作。
1.名稱差錯。表現為作品、物品名稱等前後不一致,如《蘭花花》與《藍花花》、「大定風珠」與「大定鳳珠」等。
2.歷史事件差錯。在非歷史類圖書中常見年代表述與實際不符。如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日戰爭(始於1937年7月7日,止於1945年9月2日),在某書中卻寫成「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現公認抗戰始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編輯校對」注)
3.專有名詞差錯或不規範、不一致。這方面以人名、地名和科技名詞為常見,尤其是知名度高的外國人名、地名。如沃森(J. D. Watson)與華生、科赫(Robert Koch)與郭霍、巴甫洛夫與巴浦洛夫或巴普洛夫,聖地牙哥(San Diego)與聖地牙哥(Santiago)、艾奧瓦(Iowa)與衣阿華或愛荷華,噪聲與噪音、膽道蛔蟲病與膽道蛔蟲症、高脂血症與高血脂症、腦梗死與腦梗塞等。
4.外文名詞譯寫差錯。常見問題是英文名詞的翻譯和縮寫詞前後不一,以及拼寫差錯和字母順序顛倒造成的不一致。前者如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有「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和「基於問題的學習方法」兩種譯法,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的縮寫詞 EPMR到後面變成了PEMR等;後者如economics錯為eonomies、important錯為impotrant等。
5.習題與答案差錯。如答案與習題不對應、答非所問,這是教材教輔類圖書容易出現的問題。
6.局部文字差錯或表述不嚴謹。突出表現在同面甚至同段內用詞不一、評價隨意,如某書某頁某段文字上下行中就先後用了「空氣渾濁、空氣相當混濁、空氣很混濁、空氣非常混濁」等詞語,使內容表述的嚴謹性科學性受到影響。
七、圖表與文字表述不一致
1.圖表位置與文字的表述不呼應。由於排版後圖表的位置可能發生改變,會出現文中所說的「左下圖」跑到了文字的「右下方」、表格位置先於相對應文字表述等問題。審稿時要警惕這樣的現象,全書統一用圖表的編號表示其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2.圖表序號、題目、注釋與正文表述不一致。如序號有誤,多見於增刪了圖表而未作相應更改;題目、注釋不一致多涉及同義、近義的字詞混淆。
3.圖表中顯示的內容、數據與正文的闡述不一致。如圖示文字是「三岔」而正文表述是「三杈」。外文闡述圖表時還常有文不對題的現象。這些反映出引用圖表與作者意思的表達銜接不夠準確,沒有起到圖表應有的作用。
4.其他。如人體血管用紅色表示動脈,用藍色表示靜脈,二者不可混淆。
八、書眉、注釋、參考文獻相關信息差錯
1.名稱、標註號和正文內容不一致。(1)名稱不一致。如書眉的章節題目與目錄和正文不一致;注釋的書刊名稱與正文不一致,往往是腳註出錯。(2)文獻標註號不對應:正文中的參考文獻標註號與文後的參考文獻序號不一致,標註號錯位或引用文獻與正文內容無法對應。
2.文獻來源差錯。包括圖書出版地、出版者名稱、版次等與正文不一致。(1)出版地差錯。常見差錯表現為出版地不是指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稱,而是用了省區州名,甚至國名。建議根據有關規定,對同名異地或不為人們熟悉的出版地,在所在城市名後附註國名、省(區)名、州名,以資區別。(2)出版者差錯。有的是名稱錯,如將氣象出版社錯為氣象出報社;有的是與史實不合。在全國高校幾次機構調整的過程中,有些高校出版社多次更名,如某出版社最先的名字是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89.3—1999.2),隨後變為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3—2002.7),現在又變為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2.8—)。不同時間段出版者的名稱不同,標註時常會出現差錯。為避免此類差錯,修改加工時要注意查詢出版社最新網站信息。(3)版次差錯。如第3版錯為第2版。
消除圖書各要素中的不一致現象所導致的上述錯誤並不難,因為它不涉及深奧的專業性知識。只要審稿者對稿件各要素前後認真對照,細心核對,不一致現象是可以預防和糾正的。所以,編校人員應加強責任心,重視並遵循一致性這個重要的出版工作準則,做好稿件的編校工作。
參考文獻:
〔1〕 新聞出版總署科技發展司,新聞出版總署圖書管理司,中國標準出版社.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3版).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2〕 汪繼祥.科學出版社作者編輯手冊.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 張卓冉.圖書編校質量淺談.中國出版,2011(23):35-38.
(作者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編輯》2012年03期
❋
——▼以下內容非正文▼——
「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提升語言文字水平!
高品質群,廣受讚譽〔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可在QQ中搜索群號,也可直接用手機QQ掃描下方二維碼加群:
中文編輯校對[1]
(QQ群):302032982
二維碼
中文編輯校對[2]
(QQ群):236902340
二維碼
中文編輯校對[3]
(QQ群):684024204
二維碼
〖●◉編輯校對◉提升語言文字水平●〗
延伸閱讀:
北大課堂| 漢語修辭學
(下列標題可點擊)
新版《標點符號用法》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誤用
【權威】標點用法疑難全解(圖)
英文、數字與標點校對知識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全圖)
標點符號疑難20例
標點符號的誤用與修改
數學符號與數學公式的規範表達
圖書中常見圖表的編輯規範與錯例分析
香港文聯: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人民日報》文字差錯50例
數字的正確書寫方式
容易用錯的50組詞語(圖)
編輯校對常見疑難問題彙編(第1期)
【重磅】總編室:容易寫錯用錯的字詞
編輯校對
「查看歷史消息」方法(任選一):
1.可直接點擊本文頂端標題下方的「編輯校對」;
2.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
3.點擊本公眾號(「編輯校對」)右上角三個小黑點。
中文編輯校對(QQ群):302032982[1]
高品質群,廣受讚譽
900多篇編校及文字類經典文章,新聞出版專業書籍、國標、辭書等共115個共享文件(免費下載)。分欄目查詢地址:http://qgc.qq.com/181617928 (群英薈萃,除了編輯校對外還有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生、社科院語言文字所研究員等等)。附:職業資格考試真題。〔此群已滿,請加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一樣的資料,一樣的專業。對內容作了進一步精選,並持續更新、上傳。〕
寫作是重要的技能
文章千古事。「寫作即成長!」「寫作可以成為終生的事業!」關注微信公眾號「寫作教程」(微信號:writer-CN),學習寫作技巧。內容權威,來源可靠。
關注方法:可以在微信中搜索writer-CN,也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
寫作教程微信公眾號
(手指按住二維碼,可自動識別,然後關注)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QQ空間)
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
(手指按住二維碼,可自動識別,然後關注)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QQ空間)
分別複製以下英文(或拼音)字母到微信「公眾號」欄搜索,關注:(步驟:微信——右上角「+」號——添加朋友——公眾號——複製其中一個公眾號的全部字母填入——搜索——關注)編輯校對:editor-CN
廣告合作請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發信息給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