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友們在養鴿過程中總是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詢問最多的就是病情,不管養個多長時
間,都會出現發病的情況,有經驗的鴿友,預防得當相應鴿子發病會較少一些,下面將鴿友常常提出的五個病情做一下分析,並給出解決方案,可供大家參考。
一 口腔發紅、發紺、有口炎是什麼病?
分析1 毛滴蟲:鴿子感染毛滴蟲表現症狀為口腔、咽喉部可見淺黃色分泌物·,有時從嘴角到咽部,甚至食管上段黏膜上有界限分明呈紐扣或黃豆大小的乾酪樣物的偽膜,較易剝離。口腔黏液增多,嗉囊空虛。經常是一月齡的乳鴿發病較多。
治療方案:使用抗毛滴蟲的藥物(消殺毛滴蟲)+抗菌消炎藥(防治繼發感染)+維生素(提高機體免疫力)。
毛滴蟲口腔症狀
2 白色念珠菌:鴿子感染的白色念珠菌的表現症狀,眼圈發紅,口腔黏膜兩側開始是乳白色或黃白色斑點,後來融合成白膜,如豆腐渣樣,典型的「鵝口瘡」增生和潰瘍。主要是有嗉囊感染而來,用手摸病鴿嗉囊時個會掙扎,有疼痛感。
治療方案:使用脫黴藥品,堅決不能使用黴變鴿糧或保健砂,供給清潔的水及乾燥的草墊。並對環境進行消殺。
3 維生素A缺乏:病鴿表現為口腔、咽喉黏膜散布有白色小結節,或覆蓋一層白色豆腐渣樣薄膜,可以剝離,且剝離後黏膜完整並無出血潰瘍現象。病鴿可見眼結膜囊內有大量乾酪樣物,眼球萎縮下陷,視力下降,鼻腔充滿水樣分泌物,面頰腫脹,有的病鴿會出現受外界刺激頭頸扭轉,做圓圈運動,扭頭後退又驚叫,幼鴿死亡率嚴重時可達100%。此病往往是大群發病。
治療方案:立即補充維生素A,對急性病例療效迅速有安全,但慢性長期病例不可能完全康復。所以日常飼餵時注意添加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或添加劑。
對於區別症狀類似的病情時,需要掌握區分方法,定期檢查口腔變化,發現病鴿,首先進行隔離治療,杜絕傳染。對大群做相應的預防措施,共用飲水器和巢穴都會造成群體傳播,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可以減少損失,且治療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