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民間組織發起,可借可換,無人看守,市民一片叫好 站在公交站臺等車,翻遍錢包卻找不到零錢,只好四處尋找商家換零錢,或任性地投下5元、10元,這種事,相信不少人遇到過。
近日,漳州市區一中站、市醫院站等公交站臺掛起了一個個愛心零錢盒,裡面放著一些一元的零錢,方便市民乘車。
對此,受訪市民一片叫好,不過,他們更期待建立長效機制,真正利民便民。
目擊:公交站零錢盒驚豔
昨日下午,記者在漳州市一中站站臺看到,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子粘在玻璃櫥窗上,裡面放若干一元零錢,還貼著一張粉色的紙,寫著「愛心零錢,用完歸還」。此外,在盒子頂上也貼一張紙,寫著「有小小零錢,備不時之需;大家使用,及時歸還;出行有溫暖,一天好心情」。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愛心零錢盒放了零錢,卻無人看管,市民可以自取。
「這個做法真不錯,方便市民出行。」在一中站站臺等候公交車的羅女士讚嘆不已。她說,有時搭車確實找不到零錢,讓人著急,這小小行為讓人覺得很溫暖,她準備拍幾張照片傳到微信,讓更多的朋友知道。
而在市醫院站,不少市民好奇地望著零錢盒。「太有愛心了,但也考驗大家的自覺。」市民陳小姐一邊拿起手機拍照一邊說,剛開始以為就是個空盒子,讓人捐款的,仔細一看,原來是供市民兌換零錢,希望大家都能自覺維護好。
據了解,目前漳州市區共有10個站臺掛起了愛心零錢盒,除了漳州一中站、市醫院站,還有綜合市場站、商業城站、行政服務中心站、中山公園站等。
心願:更多人一起傳遞愛心 如此溫馨的舉措,是誰發起的呢?昨日下午,導報記者聯繫到愛心零錢盒發起人——漳州市涉及飲用水安全產品協會會長鄭立國,他說,這個行為太小,人人都可以做到,協會只是帶個頭而已。
原來,鄭立國上周六看到央視報導了煙臺學生在公交站投放零錢盒的做法。「這讓我感觸很深,也想做點正能量的事。」鄭立國說,漳州是全國文明城市,身為城市中的一員,他想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帶動更多市民為城市文明建設做些事。「每個零錢盒放了10張1元的鈔票,市民遇到沒零錢,可以先拿去使用,過後再歸還。」鄭立國說,要是市民兌換了5元,其他市民口袋有零錢,也可幫忙再兌換零錢放進盒子。
這些無人看管的零錢盒,會不會一下子就沒掉?鄭立國說,昨天是試行第一天,他也做好了各種打算,如果零錢沒了,他會再放進去,每兩天都會安排人員過去巡查。「我希望大家都能加入這個愛心傳遞,讓便民服務一直延續下去。」
部門:管理尚需進一步改進
對此,漳州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漳州首次提供愛心零錢的舉措,想法值得鼓勵,也為漳州有這樣的民間組織點讚。
但這一措施是否能持續下去?該負責人表示,這考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還需時間來驗證。他建議建立一個長效機制,比如與漳州長運集團合作,用票據抵用車費,專門給需要坐車的乘客提供方便。
漳州市長運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此舉也表示肯定,不過他認為零錢盒的管理需要改進,希望相關部門多多關注,讓這個行為以合法的身份在公交站臺延續下去。
聲音:社會需要這份正能量
對此愛心措施,大多數網友點讚稱好。「@小吳愛阿狸」說,這個創意很好,希望不要有人拿著就走了,下次記得還。也有網友稱,當誠信逐漸被踐踏得快一文不值時,此舉真的讓人感慨!
也有網友擔心,這一舉措不知能堅持多久。
漳州市政協委員陳奕穎表示,這個做法很好,一元錢的事,尷尬了乘客,如果能建立長效機制,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傳遞社會正能量,也是利民便民的一大嘗試。
這種做法是否現實,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委員王淑娟認為,可以在漳州市區人流量大的車站進行試點,看這種做法是否可以實施。
他山之石
零錢盒的做法,在全國也不多見。據媒體報導,2012年3月,鄭州的大學生在公交站臺設「愛心零錢箱」,一天過去,幾乎沒人取錢,捐的人卻很多,原來,路人誤以為是捐款箱。
2015年2月,山東煙臺市幾名高中生在公交站點提供免費零錢,供市民乘車兌換。不少市民讚嘆這一貼心舉動,並用手機拍下來,傳到微信上。
3月,石家莊市區公交站牌上出現了暖心零錢盒,裡面裝有一元面值的硬幣或紙幣,方便沒帶零錢的乘客。多數網友表示支持,也有個別網友吐槽,擔憂零錢盒容易丟失,堅持不久。(賴雅紅 張韓豐 張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