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生翻譯抗戰日文檔案「認識武漢」
10日,中南民族大學的12名大學生來到「武漢抗戰文物收藏第一人」許一兵家中,參觀抗戰文物,並準備發揮自己的日語專長,利用暑期與許一兵一起研究一批尚未翻譯的武漢抗戰的日文檔案,以此紀念武漢抗戰80周年。這也是第二十三期「認識武漢」公選實踐課。
據了解,該項研究成果將列入「認識武漢」暑期系列優秀實踐課成果評選。參加這一活動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和湖北工業大學等在漢省、部屬高校團隊。
每件抗戰收藏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大學生們參觀等身鎧甲、日軍驅逐艦原型的畫、軍刀、手搖報警器、戰地軍旗等抗戰藏品。許一兵說,參觀抗戰物證能使學生站在客觀的角度認識武漢在那段歷史中的民族擔當。
來參觀的同學大多是日語和翻譯專業,許一兵拿出了相關的日文報紙、畫報等珍貴檔案,提供給同學們翻譯研究。「發揮學生的日語專長,去做研究武漢日文檔案的暑期社會實踐。」他也將帶著同學們在探索中發掘武漢的歷史。
日語專業的大二學生胡莎對抗日戰爭的歷史十分著迷。這次能近距離見到抗戰物證,讓她更了解武漢會戰,以中立者的觀點看問題。「除了看到珍貴的藏品之外,這場實踐課讓我想更多的參與到發掘武漢歷史文化的活動中來。」
「大家都認為武漢會戰是無血戰爭,其實當年有500人在江漢停車場戰死,他們都是武漢自己的子弟兵。」許一兵拿出地圖,給同學們講解當時武漢會戰的兩場激戰。學生們當場翻譯地圖、報紙,與許一兵交流,一同還原戰爭情形。
商務英語專業的塗嫿,來自湖南長沙,參觀抗戰物證後,她更加認識到武漢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這次活動深化了我對抗戰的理解,更明確了我們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的責任。」(通訊員韓文靜)
(責編:關喜豔、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