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蜂不可不要也不能多要,控制雄蜂數量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2021-02-15 世界蜂聯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世界蜂聯」再點關注人快滿了,搶先關注!世界蜂聯傳遞蜂業國內外前沿技術資訊,經驗交流法律法規!養蜂的幫手,愛蜜者的助手!

我們都知道雄蜂除了交配用,不能做任何工作,個大無用,食量大,壽命長,糟蹋飼料,讓養蜂人不喜歡。特別是在繁殖期,大量雄蜂出現會引發分蜂熱。所以在查蜂時,如果發現過多的雄蜂蛹,我們還是應該割除的。

但是,雄蜂也是蜂群的一部分,人為的破壞雄蜂,如果方法不對也會對蜂群產生不利的影響。養蜂人必須清楚雄蜂對蜂群的意義,雄蜂過多的原因,以及除雄蜂的正確方法,才能真正養好蜂。

雄蜂存在的唯一用處就是為需要交尾的處女王作候選「駙馬」,至於是否用得上,那就靠運氣和能力了。一個處女王需要交尾的雄蜂只是幾十隻而已,可隨便一群蜂都有幾百隻雄蜂,強盛密集的蜂群如果要發生分蜂熱,可能有上千隻雄蜂。所以,絕大多數雄蜂都不可能等到交尾的機會,只是白白糟蹋飼料而已。

有的人會認為,雄蜂也可以保持蜂數,能夠給蜂群保溫,弱小蜂群不能把雄蜂除去。在低溫的時候,蜂群不是繁殖期,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雄蜂。等到溫度升起來以後,蜂群根本不存在保溫的問題,要做的是降溫。降溫必須得扇風採水,這些活兒雄蜂是絕不會幹的,過多的雄蜂只會增加蜂巢溫度。

特別是弱小稀疏的蜂群,有人擔心雄蜂沒了就更加稀疏了,幼蟲就難以發育。可是我們要明白,雄蜂要吃工蜂釀造好的蜜糖,這對於弱小的蜂群來說是極大的負擔,無論蜂巢溫度低還是高,雄蜂是根本不會管的。而且,雄蜂是沒有自己的蜂群的,如果覺得蜂群不滿意會隨時飛走。指望雄蜂維持蜂數是不可取的,越是弱小的蜂群越不能讓過多的雄蜂存在。

雄蜂在幼蟲期也需要大量的工蜂撫育,糟蹋很多的蜜粉。而且雄蜂的發育周期比較長,撫育一個雄蜂可能就少撫育三個工蜂。所以有些養蜂人只要看到雄蜂的蟲卵就想辦法除去,不準雄蜂產生。

如果是強盛的蜂群處在繁殖期,工蜂會大量改造出雄蜂巢房,撫育很多的雄蜂,這樣不僅糟蹋飼料,而且容易引起分蜂熱發生。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雄蜂蛹必須要割取,但是要適度不能過於頻繁。

雄蜂是交尾用的,工蜂大量撫育雄蜂就是為了分蜂做準備。工蜂有了想分蜂的心思,就會加班加點的工作,儲存更多的蜜粉,精心照顧雄蜂以備新王交尾用。雄蜂蟲卵期還能起到增加工蜂勞動積極性的作用,這一點還是有好處的。有的人會覺得撫育雄蜂幼蟲浪費工蜂精力,糟蹋飼料,就會看到雄蜂蟲卵就割除,頻繁多次的割除雄蜂蟲蛹。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雄蜂蟲卵的清除會打擊工蜂的積極性,也會使工蜂產生恐慌和牴觸情緒,會使工蜂暴躁,蜂群秩序混亂。想一想,工蜂滿心計劃分蜂壯大蜂群,被破壞了怎麼會不生氣呢?頻繁割除雄蜂蟲卵的結果就會使工作消極怠工,突然提前分蜂的現象。工蜂不會管自然王臺是否成熟?蜜粉是否充足,一氣之下就會發生逃蜂。

那麼該怎麼樣正確的割除雄蜂蛹呢?那就是等到雄蜂蛹封蓋了再割。

雄蜂蟲卵會刺激工蜂積極勞動,維持蜂群秩序正常。但是,當雄蜂幼蟲封蓋成熟後,工蜂分蜂的計劃就要實施了,如果大量雄蜂出房蜂群興奮就會引發分蜂熱,這時如果有自然王臺就容易發生分蜂飛逃。所以我們要等到雄蜂封蓋了再割,阻止雄蜂出房就可以了。

雄蜂發育周期是24天,所以只要半個月左右割除雄蜂蛹就可以了。因為蜂王的發育周期也是半個月,15天查蜂一次可以發現成熟王臺,避免分蜂飛逃,順便割除雄蜂蛹,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養蜂不需要把雄蜂清除乾淨,只要控制雄蜂數量,避免過多就可以了。有的人可能不贊成割除雄蜂,那是沒見過強盛蜂群邊角都是雄蜂蛹,出房後可能是幾千隻雄蜂,如果任由保留下來對蜂群是極為不利的。雄蜂與工蜂的數量也是有比例的,絕不能超過1/20,1%就足夠了。大量的雄蜂不僅糟蹋飼料,也會使蜂群秩序混亂的。

特別是中北部地區養蜂,蜂群的發展有季節性,在春夏時候工蜂會瘋狂培育雄蜂。這些大量的雄蜂留下來沒有絲毫用處,在進入秋夏蜜粉源枯竭時候,給蜂群增加負擔,實在是得不償失。

責聲明: 本號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當敬請指正與補充!

                                 點在看的人據說也長得好看~  

相關焦點

  • 蜂群內的雄蜂巢脾要不要割除?這2種情況下,不能隨便割除
    蜂友們在飼養蜂群的時候,會發現蜂群在某個時間段,蜂巢脾上會出現較多的雄蜂巢房,大家都知道雄蜂沒有採集能力,雄蜂會消耗蜂群內的儲蜜,減少蜂蜜的產量,這時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割除雄蜂呢?其實,雄蜂是蜂群內不可缺少的一員,在流蜜期的時候,蜂群內有較多的雄蜂,還能提高蜂王的產卵積極性, 增強蜂群的繁殖能力和採集能力。
  • 蜜蜂過箱後加了防逃片,雄蜂不能進蜂箱,箱外的雄蜂如何處理?
    關於蜜蜂過箱後加了防逃片,雄蜂不能進蜂箱,箱外的雄蜂如何處理的問題,蜂部落熱內這是不用處理的,很多朋友把蜂箱內的雄蜂看得太重要了。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蜂王所在蜂群內的雄蜂,尤其是育王群,這些雄蜂能夠不要的話儘量不要,同時很多朋友認為蜂王產生後蜂群中必須有蜂王,但是蜜蜂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對於雄蜂的管理是非常特殊的,下面蜂部落就來給大家仔細分享一下。
  • 雄蜂過多可以人工剔除,但注意交替王產生的雄蜂要警惕
    很多新手養蜂人都會疑惑這樣一個問題,雄蜂到底是幹嘛用的呢?雄蜂就是我們看到蜂群裡出現的黑蜂,它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會出現的,可以說它就是蜂王身邊的御用蜂,只有在危急關頭才能顯現出它的作用。也只有在新王需要交配的時候雄蜂才會油然而生。
  • 蜂群內「三型蜂」之一的雄蜂,蜂王交尾使用的雄蜂,從這3種裡挑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會遇到蜂群內出現較多雄蜂的情況,其實,養蜂人第一判斷是蜂群內蜂王需要更換了,不管是蜂群出現分蜂熱或者交替王臺,避免蜂群出現自然分蜂。這時蜂王產的蜂卵是未受精蜂卵,由於工蜂為了培養新蜂王,淘汰蜂群內老蜂王,工蜂改造較多雄蜂巢房,蜂群自主培育的雄蜂,蜂群在春季和秋季的蜜源豐富的時期,蜂群都會自主培育一批雄蜂,所以,蜂群在流蜜期和更換蜂王的情況下培育的雄蜂是未受精蜂卵,這兩種情況下,蜂群內的雄蜂作為交尾新蜂王使用較好。
  • 雄蜂很多為何處女王交尾失敗?別總盯著雄蜂,蜂王也可能出現問題
    對於中蜂雄蜂多處女王交尾失敗的問題,其實但從雄蜂多的角度來說未必就是蜂王交尾的唯一條件,既然是蜂王交尾,那麼蜂王交尾的成功與失敗,必然與這個過程中的主角有關,而在蜂王交尾的這個過程中,並不是說只有蜂王獨自完成,還有雄蜂也參與了這個過程,所以想要搞清楚雄蜂很多處女王卻交尾失敗的問題,
  • 春繁蜂群需要除雄蜂嗎?這個時間段保留雄蜂,養蜂人:育王不耽擱
    隨著春季的到來,蜂群經過早春的繁殖發展,養蜂人在開箱檢查蜂群的時候,會發現蜂巢脾上出現雄蜂巢房,這時雄蜂巢房出現的位置對蜂群有這些影響,蜂巢脾上子圈內出現雄蜂巢房,這是蜂王產卵能力下降的情況,需要養蜂人在春季流蜜期之後,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的工作。
  • 中蜂過冬雄蜂多沒王能過冬嗎?
    中蜂(群)過冬雄蜂多沒有蜂王能過冬嗎?這個問題可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蜂群是否能安全越冬,其實跟雄蜂比例,以及有沒有蜂王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蜂群越冬時,會進入我們常說的"息蜂期",這時候蜂群的一切生產、繁殖活動都會停止,它們這時候唯一的目的,就是一起抱團取暖,度過漫長的寒冬。
  • 雄蜂的壽命遠比工蜂要長,但是雄蜂大多短命,原因是什麼?
    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都知道蜜蜂的壽命不長,除了蜂王可以活到三到五年之外,工蜂在春夏季節由於過強的勞動,平均壽命只有28天左右,在三類蜜蜂中,雄蜂的壽命是比較均勻的,大約可以活三個月左右,表面上看起來雄蜂的壽命相對工蜂要長很多,但是實際上雄蜂的壽命並沒有那麼長,大多都是短命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本來可以活到幾個月的雄蜂出現短命現象呢
  • 沒有雄蜂能不能分蜂?有人說可以,你信不信?
    自然分蜂前都是先出雄蜂,後起王臺,然後再分蜂。人工分蜂也是基於自然分蜂的前提下進行人為幹預提前分蜂。或者人工育王進行分蜂。由此可以看出,分蜂前都是有雄蜂的。那麼一旦沒有雄蜂,能不能分蜂呢?如果你儲存有多餘的交尾王,肯定是可以分蜂的,因為蜂王已交尾成功,不再需要雄蜂的「幫助」。直接分就可以了。二、無多餘蜂王的意蜂群。
  • 野蜂誘捕,蜂群中雄蜂多是什麼問題?老蜂農這樣說
    關於新收的蜂群雄蜂多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仔細分析引發收捕的雄蜂多的原因,從蜂群的形態上來判斷,否則新收蜂群雄蜂過多的情況下有可能我們會把蜂群養殖失敗,操作上要更加小心。蜂部落就具體來分析一下。第一:分蜂群雄蜂多的原因如果是分蜂群,蜂群裡面雄蜂過多,這說明這個蜂群是一個連續分蜂群,因為一次分蜂的蜂群中分走的是老王,老王是不帶大量雄蜂的;當老王分蜂以後,剩餘的就是處女王,如果蜂群發生連續分蜂,那麼下一次分蜂的就是處女王,時間長的處女王已經交尾,時間短的處女王沒有交尾,一個道理,處女王交尾後就不會帶大量雄蜂,只要有大量雄蜂,說明處女王沒有交尾。
  • 新收的蜂,雄蜂好多,怎麼回事?
    新收的蜂,雄蜂數量較多,這是正常的事情,不會影響新收的蜂群。因為,蜂群在出現自然分蜂之前,蜂群內有新的蜂王臺,蜂群會自主培育較多的雄蜂,給新蜂王交尾提供條件,當蜂群發生自然分蜂之後,這時蜂群內的一部分雄蜂會跟隨分蜂群出逃,所以,新收的蜂,蜂群內有較多的雄蜂。
  • 雄蜂能進出其它蜂群嗎?蜂王能產雄蜂卵、為什麼工蜂也能產?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搞笑,不過很多人可能也沒有去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百事通認為這個問題是不能完全確定的,正常分蜂群裡的雄蜂,有可能是蜂王所產的卵發育成的,也有可能是工蜂所產的卵,為什麼這樣說呢?讓百事通來說道說道!雄蜂可以自由進出其它蜂群嗎?
  • 新蜂王交尾成功之後,雄蜂如何消滅?不影響蜂群的除雄蜂方法!
    雄蜂是蜂群內唯一的雄性蜜蜂,雄蜂的2個作用,雄蜂的主要職責就是與處女蜂王交尾,同時,流蜜期到來前,蜂群自主培育一定數量的雄蜂,雄蜂消耗蜂群內儲蜜,可以提高工蜂的採集積極性。雄蜂的優點,估計也就僅此而已,雄蜂的缺點較多,我們在人工飼養蜂群的過程中, 雄蜂消耗蜂蜜量較大,同時,雄蜂數量較多的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所以,除雄蜂的技巧非常重要,蜂群內維持適量的雄蜂,更有利於蜂群繁殖發展。
  • 雄蜂聚集在蜂巢門口,這是什麼情況?
    關於雄蜂聚集在蜂箱巢門口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蜜蜂養殖中一種常見的正常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蜜蜂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一般蜜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主要出現在產卵王蜂群,缺蜜期與秋季比較多,我們不但可以看到雄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還可能出現雄蜂在巢門口死亡,或者死亡的雄蜂被工蜂從蜂箱內拖出來的現象
  • 蜂群中沒有雄蜂能造王臺嗎?與雄蜂無直接關係,滿足條件即可
    導讀:蜂群中沒有雄蜂能不能造王臺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來說,蜂群中建造王臺與蜂群中有沒有雄蜂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蜂群建造王臺的方式很多,有的情況下會出現建造王臺前會培育雄蜂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時候蜂群中雖然建造了王臺,
  • 蜂群內換王后出現很多雄蜂是什麼問題?老蜂農:原因較多
    導讀:新換的蜂王,蜂群中出現很多雄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比較多,我們可以大致分為我們換入的蜂王有問題和蜂群在換王前已經出現了問題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然後針對性解決。排除工蜂產卵雖然說蜂王的老劣會造成部分工蜂產卵但是從標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換王后出現了大量的雄蜂,說明這種現象並不是工蜂產卵引發,因為有王群出現工蜂產卵,就算蜂王老劣,產卵的工蜂數量不會很多,不至於大量的出現雄蜂,所以我們首先可以排除是工蜂產卵的可能。
  • 蜂王出房,蜂群中沒有雄蜂怎麼辦?
    說到雄蜂,作為養蜂人除了在蜂王交尾期喜歡之外,其它時間都是想方設法的滅掉。不為什麼,只因為雄蜂食量實在太大,除了有交尾的作用之外似乎並沒有其它用途。但是有時候又出現問題了,那就是在蜂王出臺的時候發現整個蜂群中竟然沒有雄蜂。
  • 新蜂王出來後雄蜂很少怎麼辦?養蜂人:外界自然蜂群內雄蜂充足!
    感謝邀請:新蜂王出房之後,蜂群內雄蜂數量較少怎麼辦?羽化出房的新蜂王需要經過4天~6天的成長時間,處女蜂王在第7天左右開始出巢交尾,同時,外界的氣溫和天氣情況都會影響處女蜂王的交尾時間。處女蜂王交尾過程中會吸引外界的雄蜂,處女蜂王散發出蜂王信息素,有利於蜂場附近的雄蜂捕捉。
  • 數萬隻工蜂的蜂群,為何沒有一隻工蜂與雄蜂「偷情」?做雄蜂真難
    上面蜂部落小編給大家提到了三型蜂的問題,其實雄蜂是沒有爭議的,因為雄蜂是無性繁殖的結果,比較有爭議的是蜂王和工蜂,因為蜂王和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蜂王和工蜂出生相同,為何最後蜂王成了一個蜂群中的王,享受著動物繁殖所以具備的一切,而工蜂則成了蜂群中的苦力,連一隻雌性動物最基本的」愛情「都被剝奪?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 雄蜂除了與蜂王交配外就一無是處?這些釋放出來的信號你知道嗎
    如此看來,雄蜂的出現必須要存在著蜂王,失王群為何也會出現雄蜂呢?這些雄蜂是怎麼產生的呢?有人可能會認為是別的蜂群飛過去的,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因為雄蜂在特定的時間裡出現是不會遭到工蜂驅逐的。但這種情況的雄蜂數量畢竟較少,是不可能出現成群的雄蜂的,量大的雄蜂只能是蜂群自己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