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感換回術,一切都是套路。
作者 | 有鴨蛋
原創首發 | 深夜療心(ID:shangzhou2018)
01
楊朔最後的人生,被兩個女人推向絕境。
2018年年底。
他和朋友到酒吧遊玩,對一個女生一見鍾情。
女生叫蘇杏。
比他小6歲。
楊朔很快就把蘇杏追到手,但他不知道,未來迎接他的將是一場噩夢。
噩夢的終點,通向死亡。
圖: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從楊朔家人那得知,兩人的聊天記錄只還原到了今年2月28日。
在僅有的記錄裡,兩人的關係似乎很扭曲。
不像一般情侶。
而是一種奴役關係。
高位者是蘇杏,而楊朔幾乎是跪舔姿態。
圖:澎湃新聞
兩人立下了規定。
楊朔必須每天轉666元給蘇杏,才能維持聯繫。
沒人知道,這個規定是誰提議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楊朔為了這個承諾,已經債臺高築,六親不認,走入絕境。
楊朔家屬跟澎湃新聞確認,直到死前,楊朔已經為蘇杏花了超過20萬。
這只是有記錄的。
所有人都勸楊朔離開。
但他抵死不從。
荒唐的是,楊朔的付出換來的,只是蘇杏的嘲諷、謾罵。
「傻B。」
「腦殘。」
「無能。」
「你真醜。」
是蘇杏的口頭禪。
即便如此,楊朔依舊不離不棄。
他一直哀求著,希望蘇杏不要分手。轉帳成了他挽回的唯一手段。
圖:澎湃新聞
但蘇杏還是離去了。
第一次是剛戀愛不久,蘇杏提出分手。
她回憶,當時楊朔的反應非常激烈:「他試圖割腕、跳樓。」
後來,兩人又複合了。
楊朔告訴蘇杏,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第二次,是2020年5月20日。
楊朔去了一家賓館,用膠帶封住了門窗,點燃了預先準備的木炭。
這一次,他沒能活過來。
圖:澎湃新聞
根據澎湃新聞的追蹤報導,我試圖還原了楊朔生前最後的一天。
5月20日凌晨。
楊朔發了一條語音給蘇杏,懇求「再見一面,只求一個真相。」
情緒低落,帶著哭聲。
蘇杏沒有答應,只說:「離開這裡,不要回來。」
當天下午。
楊朔發了一張聊天截圖給蘇杏,兩人發生激烈爭吵。
截圖裡,一個男人自稱是「蘇杏的男友」,讓楊朔「離我女朋友遠點」。
為了讓楊朔信服,男人還發來與蘇杏在酒店的親密照。
蘇杏沒有否認。
楊朔情緒激動,漸漸崩潰。
開始出現輕生念頭,反覆說著「要自殺」、「不要救我」等言論。
蘇杏態度很厭煩。
她只希望,儘快擺脫楊朔。
但她沒想到,擺脫伴隨的,是楊朔的自殺。
楊朔在賓館寫下遺言。
「蘇杏:終我一生,引你正確的道路。」
最後。
將痛苦留給了真正愛他的家人。
02
楊朔家人認為,他遭遇了PUA。
蘇杏就是那個精神施暴者。
這一點,我不否定。
在愛情裡,我們時常看到PUA式的不平等關係。
以愛為名的道德綁架,並不是稀奇事。
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講的,是這個愛情悲劇的另一個側面。
楊朔原本還有一線生機。
然而,另一個女人的出現,卻間接加速了,他的死亡。
圖:澎湃新聞
前文提到,楊朔稱自己患上嚴重抑鬱症。
我翻遍了所有報導,發現都沒有提到,這是否是權威機構診斷的。
但在楊朔的遺物中,確實發現了治療抑鬱症的藥物。
藥從哪來的呢?
我無從得知。
但在深究這個事件過程中,我發現楊朔和另一個女生的聊天記錄。
她叫娃娃。
某知名情感機構的情感諮詢師。
圖:澎湃新聞
楊朔為了挽回蘇杏,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娃娃。
挽回課每節售價499∕小時。
離世前,楊朔已經為此支付了上萬元。
在兩人的聊天記錄中,楊朔多次提到,自己正在治療抑鬱症。
娃娃似乎應付自如。
她侃侃而談:「我治療過很多抑鬱症患者,他們同時吃藥配合心理治療,並且自己也會經常幫忙問醫生的朋友。」
而後,她推薦了幾款藥物給楊朔。
並告訴他:「這幾種藥副作用要小一些。」
在這過程中,娃娃從沒看過楊朔的病例證明。
娃娃接下來的操作,更匪夷所思。
楊朔曾跟她說,自己服藥後,出現了「反胃、想吐」的症狀。
這明顯是副作用。
娃娃先是告誡他,不要一邊吃藥一邊喝酒。
後來,又跟他玩起了遊戲。
懲罰竟是喝酒。
圖:澎湃新聞
在人生最後的時間裡,楊朔也聯繫了娃娃。
他透露了自殺的念頭:「你能幫我選個開開心心不疼的死法嗎?」
娃娃沒有回應。
不久後,他又發了一句:「燒炭吧。」
娃娃終於回覆:「如果你還是繼續逃避,繼續自我,我真的沒能力幫你。」
晚上7點。
楊朔發了一張照片給娃娃,內容是他在衛生間架起了燒炭的爐子。
並問道:「老師,能陪我人生最後一程嗎?」
娃娃回:「願意,你可以等老師一下嗎?」
過了一個小時後,兩人開始了長達7次語音通話。
據娃娃稱,楊朔只是讓她轉達,希望家人不要追究蘇杏。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娃娃完全有能力報警,及時阻止這場悲劇。
她是唯一一個可以救楊朔的人。
但她沒這麼做。
03
說起「情感諮詢」,相信你不會陌生。
近年來,人們對精神的需求越來越高,也更願意為之付出金錢。
不少商家嗅到了商機。
大量的情感諮詢機構湧現,如野草般野蠻生長。
小三勸退。
情感挽回。
這些機構定位精準。
然而,國內的心理學仍是一個新興學科。
依附心理學的情感諮詢行業,更是魚龍混雜,市場混亂。
快速解決問題。
量化服務程序。
情感諮詢機構的最終目的,已經脫離了心理學的初心。
從幫助求助者,
演變成勸單、追單的精神營銷項目。
圖:南方都市報
李雯就曾購買過相關服務。
當時,她剛和男友分手,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在某寶找到了一家情感諮詢機構。
她本意是想走出失戀的痛苦。
但和客服聊了幾次天后,她轉而購買了「挽回男友」的定製服務。
價格為3000元∕月。
付款後,她馬上和情感諮詢師加了微信。
「只要聽話照做,就一定能挽回。」
「如果挽回不成功,百分百退款。」
諮詢師的自信,讓李雯放下心防。
後來,李雯不僅沒和男友複合,關係甚至雪上加霜。
她多次跟諮詢師求助。
但諮詢師要麼指責她「做得不夠好」,要麼不回復。
沒有意外。
李雯最終被男友拉黑。
她向情感機構提出退款,但一直沒人理會。
李雯才發現,她被坑了。
然而,因為她沒有籤合同,根本求助無門,錢就這麼打了水漂。
在某寶上,只要輸入相關關鍵詞,就能找到大量的情感諮詢機構。
我點開了其中一家熱門店鋪。
發現諮詢費很廉價。
文字:20分鐘只要30元。
語音:20分鐘只要60元。
當人陷在情感困境時,意志力、理性思考能力是最低下的。
不難想像,為何這麼多人購買服務。
然而,短短的20分鐘又能解決什麼呢?
能在這段時間裡,摸清求助者的心理脈絡,已經很了不起。
20分鐘就連故事都講不完。
可想而知,這不過是誘導下一次諮詢的餌料。
目的是讓情感導師拋出那句「有的救」,引導消費者購買昂貴的套餐。
04
繼續深挖。
你會發現,情感諮詢的套路,其實和PUA一脈相承。
南都周刊曾採訪過,一位情感諮詢機構前工作者,自稱「吳先生」。
吳先生在情感諮詢機構的職位,是情感分析師。
負責引導客戶購買情感服務。
他深度揭秘了,情感諮詢行業的運營潛規則。
圖:南方都市報
1、貶低。
求助者會找到情感諮詢機構,證明心中是想要挽回的。
情感分析師在推銷過程中,會死死抓住這個痛點。
聆聽求助者的情感經歷,不是為了幫助求助者,而是為了找到求助者的錯誤。
「他會出軌是因為你做錯了。」
「你們分開其實是你的問題。」
「你完全可以阻止這場分手。」
即便錯誤不在求助者身上,情感分析師都會將錯歸咎於求助者。
只有這樣,才能勾起求助者的好奇。
引發「想要挽回」的心理暗示啟動,達到購買服務的目的。
2、情感綁架。
求助者購買服務後,就會拿到情感諮詢師的聯繫方式。
諮詢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壓。
放大錯誤。
誇大問題。
加上嚴厲、恐嚇的語氣。
求助者隨之陷入恐慌、自責、迷茫的狀態。
他們以為自己是孤島。
唯一的救生圈,就是和他們素未謀面的情感諮詢師。
3、給予希望。
按照情感諮詢師的套路挽回,十有八九是失敗的。
情感如果爛了根,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起死回生,甚至不可能挽回成功。
但情感諮詢師不會告訴你真相。
他只會把問題歸咎於「你做得還不夠好」。
當服務到期後,他會給你安慰:「你對象其實對你還有愛,只要再走一步,勝利就在眼前」。
然而,這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
為的是讓你繼續繳費。
試問,這樣的情感導師有可能幫到求助者嗎?
撕開「心理學」的外殼,情感諮詢不過是變了樣的營銷機構。
內核與心理學早已背道而馳。
05
我也曾在情感諮詢機構工作過。
雖然沒有做諮詢,但也熟知內部操作模式。
我的同事們多數與我年齡相仿,甚至比我還要小,基本是90後。
但對外,他們已經是赫赫有名的情感諮詢師。
幾乎沒有什麼情感經歷的他們,處理著各種棘手的情感問題,其中最多的是婚姻問題。
有人甚至為了增加信服度,偽造身份,對求助者自稱是「80後的已婚人士」。
我在這家情感諮詢機構,待了大概半年。
最終,因為無法忍受行業的潛規則,選擇了離職、轉行,投身進自媒體行業。
在我心中,一直對心理學抱有敬畏之心。
我認為,選擇心理學相關行業,應該秉持著幫助求助者的初心,而非為了業績。
然而,情感諮詢行業壞了頭。
打著「快速挽回」、「百分百成功」的虛假承諾,把國內心理學的氛圍徹底扭曲。
最後,我想和看這篇文章的每個讀者說:
如果遇到了心理困惑,請務必尋找正規機構,或者到醫院求助。
情感諮詢非心理諮詢。
真正的心理諮詢是一門內修的課程。
無法快速挽回。
更不是起死回生的魔法。
點個「在看」吧,或者轉發到朋友圈,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不要再掉進坑裡了。
愛人走了,愛情結束了,可以開始下一段。
切勿迷信情感挽回之術。
以免損失了錢財、迷失了心性,乃至丟了性命。
點擊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 作者簡介 -
作者:有鴨蛋,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深兩性關係觀察員,專業揭破,業餘吃瓜。本文來源於深夜療心(ID:shangzhou2018)一個專業又走心的心理平臺,關注深夜療心,每晚 8點30分享美文,免費諮詢,回復來信,專業療愈你的創傷。
▍本期編輯:肖子。
一鍵上傳手工作品
有機會贏取超值好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