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15日訊(宋佚)近日,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正式公布了首屆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的10名獲獎校長名單,電子科大附小校長黨委書記、校長康永邦通過層層選撥、專家多輪評審後上榜!成為四川小學唯一獲此殊榮的校長。康永邦和電子科大附小將獲得由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提供的50萬元人民幣獎金,表彰他在體育教育創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獎勵個人、賦能交流培訓和學校體育建設三項不同的用途。
動起來,讓每個生命更精彩
讓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體育運動
康永邦,現任電子科大附小黨委書記、校長,從教37年,他的經歷簡單卻又有幾分傳奇色彩。數學教師——數學教研員——競爭上崗任中學校長——調任電子科大附小校長。康永邦從大山中一步步走到大都市。從2007年8月兼任電子科大附小校長到現在,11年的時間,他和老師們讓一所連招生都很困難的子弟小學華麗轉身,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
黑白相間的短髮,稍顯寬闊突兀的額頭,讓人想起孕育他的那片大山上的巖石。一開口,略帶川味的普通話,直接開朗,話裡燃燒著他對教育火一樣的激情,這是康永邦給人的第一印象。
「動起來,讓每個生命更精彩。」「心繫健康,贏在習慣。」是康永邦在電子科大附小提出來的核心辦學理念,針對基礎教育中「兒童體質較差、情商較低、思維能力較弱」的三大難題,他率先在全國提出「兒童健康是評價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這一理念。「我希望,我們的學生有強健的體魄,能擔當責任;有能力推動社會良性發展;有獨立思考、善於應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頭腦;有自由、平等、民主、守法的公民意識和高尚的人格;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有勇於創新的膽魄、躬身踐行的能力。」
電子科大附小有4個校區、師生人數超過6000人,應該可以稱的上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校。」如此大的規模,怎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運動起來?這是校長康永邦一直在思考解決的問題。
「三個不能少」是關鍵。體育運動教師、學生、家長都不能少。「學生的運動時間必須要延長,最起碼必須要保證每天一節體育課,老師和家長都要參與進來!」康永邦在增加學生運動時間上動了不少腦筋。此外,學生那麼多,場地又不夠,該如何破局?一方面,他科學合理地規劃學生運動項目,開展錯峰運動;另一方面,他在教學樓的屋頂、車庫、走廊等區域設置海量桌球桌(現全校共有桌球臺800多張),推行全員桌球、全員跳繩、全員足球等多項運動;在全校師生中深化養生保健意識,每天大課間結束後「全員吃水果,全員喝開水」……將兒童「看得遠、長得高、立得穩、跑得快、坐得住、想得通、處得好」等指標納入對教師和班集體的績效考核改革。經過多年的改革創新,現已形成「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課程理念。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讓「新學堂」的教育夢一步步落地
蔡崇信公益基金會在選撥「以體樹人」傑出校長的選撥條件中,有一項是「以體樹人的方法易複製,可推廣。」電子科大附小「新學堂」的教育主張已逐步走向全國,目前已輻射100餘所學校,惠及師生超過10萬人,全國各地邀他去講學傳經送寶,上千所學校紛至沓來學習他的理念。今年9月,「『新學堂』教育實踐基地」落戶山西大同,平城區三所學校作為首批基地校掛牌。電子科大附小「身體好、情商高、學習能力強」的成長塔模式已被三所學校複製推廣,並鑲嵌在校園的顯眼位置。按照約定,電子科大附小將陸續向山西大同輸出「新學堂」的教育主張與實踐方略,福澤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讓每個孩子身體好、情商高、學習能力強。」這就是康永邦的教育初心和教育夢。改革之路是艱辛的,教育改革者肩負著使命,懷揣著夢想,要開拓一條新路,更需要一種胸懷,一種膽略,一種百折不撓的意志和一種虔誠的教育信念。
電子科大附小這所「新學堂」承載著所有人美好的願景,「新學堂」寄託著康永邦和他的老師們的教育夢想,而行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