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發炎了,醫生卻說正常,慢性淺表性胃炎不用治?

2020-12-25 微創外科雙5槍

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醫院做胃鏡出的報告,幾乎全都有問題,其中最最多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很多人拿著報告去找醫生,得到的答覆都是:沒事,正常的。我作為專業的醫生,都沒有見到過「胃鏡未見異常」的報告。

問題是:正常的為什麼不寫正常,卻寫著「慢性淺表性胃炎」?大白天的被嚇到,很多患者表示不服,雙醫生今天給大夥解開謎團。

慢性淺表性胃炎,其實普通正常人是真的有。原因在於,胃一直在工作,24小時不停不歇,任勞任怨。

其實胃就好比一臺洗衣機,不管是髒衣服褲子裙子內衣,扔進去的衣物,它先用水和洗衣粉洗衣液初步處理。

不管是吃的飯喝的水,還是酒肉飲料零食冰激凌茶葉咖啡,從嘴巴咽下去之後很快地進入胃。胃分泌強酸和酶對食物進行第一步的處理。當人不吃飯的時候,比如睡覺的時候,胃還是一直在蠕動和分泌胃酸,隨時為迎接下一波食物做準備。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加上人類那貪吃的嘴巴,不發點炎才怪。人不可能一直吃對胃沒有損傷的食物,不可能只喝奶粉豆漿。酒肉的誘惑,飲料的迷戀,辛辣的刺激,零食的歡快,都難以完全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這些負擔,首先都要扔給胃來處理。

太涼也是刺激、太燙也是刺激、太飽也是刺激、太餓也是刺激、太辣也是刺激、菸酒更是刺激。誰能避得了這紅塵原罪的刺激,又有誰能經得住這原始的吃欲?

綜上,人生在世只要吃喝,胃就會默默地受傷,默默地自我修復,然後再繼續默默地工作。這是它的使命所在。

醫生憑什麼診斷是「慢性淺表性胃炎」?

1.胃鏡下見胃腔內黏液增多,並附著在胃黏膜上不易脫落,用水衝去後,附著處黏膜表面呈紅色或糜爛剝脫;黏液斑不易被水衝脫,與淺潰瘍表面的白苔相似,所以應與咽下的黏液和反流液相區別。

2.紅、白相間,以紅為主或花斑樣黏膜改變,即在黏膜面上有散在的均勻的小紅點,在紅點間有蒼白黏膜存在。

3.胃黏膜充血,可呈線狀或片狀,充血處鮮紅色,界限不清,與不充血處相間,故呈斑片樣。

4.胃黏膜水腫,反光強,蒼白,胃小窩明顯。

5.糜爛,胃黏膜紅腫、炎性剝脫、黏液斑,可呈局限性,病灶中新舊出血點均可見,或由小丘疹狀隆起。

6.出血,可小點或小片狀,由於炎症有輕重,病程有長短不同,故出血可新鮮,也可陳舊。

以上六條,只要做胃鏡的醫生看到其中任何一條,即可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正常人想擁有完美無缺的胃,沒有這六條中的任何一條,實在是難。

除了吃喝,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胃炎?

1.情緒因素:有句話叫「氣的吐血」,這是真的可以發生的,是情緒影響胃的必殺技。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憂慮或抑悶狀態,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久而久之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應。

2.氣候因素:也是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因素之一,如季節更替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症多會復發。

3.感染因素: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可反覆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4.化學因素:某些藥物如水楊酸製劑、皮質激素、洋地黃、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5.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HP致病機理可能主要是通過破壞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彌散,最終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6.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經纖維胃鏡發現或證實膽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7.胃酸過多: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內胃酸能夠與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並殺滅消除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當胃酸分泌過多時,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時殘留較多,就會腐蝕胃黏膜,蠶食胃壁,導致潰瘍發生或者黏膜層的炎症。

慢性淺表性胃炎真的是正常的,不用治療嗎?

患者拿著「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報告結果去找醫生,醫生回復「正常的,不需要治療」。那恭喜你,從胃鏡結果看,你的胃基本沒有問題!這種情況是多見,但醫生也不是隨口說出的,醫生需要根據其他檢查結果以及症狀綜合判斷才說出來的。

也有一部分患者得到的答案是「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者「我給你開藥吃」。因為這一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可能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癌。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慢性淺表性胃炎都不嚴重,嚴重不嚴重主要看:

有什麼不舒服(胃部疼痛、飽脹及堵塞感,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食欲不振、消瘦等);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有沒有糜爛、膽汁反流什麼的;病理有沒有萎縮、腸化、異型增生......

需要治療的怎麼治?

網絡上有很多說法,介紹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雙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最實在最簡單的方法:

符合需要治療的,查幽門螺旋桿菌(符合需要治療的很多都是陽性),若陽性,直接按照「胃四聯」治療即可(根除幽門螺桿菌還可以減輕胃黏膜慢性炎症,從而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這在很大程度上還能預防胃黏膜萎縮,從而可能降低胃癌的發生率);

若陰性,對症治療,即以抑酸、保護胃黏膜為主的治療(具體藥物不說了,隨便都可以查到)。

個人介紹:雙劍博 醫學博士,外科醫生,普外科副主任。擅長甲狀腺結節消融,乳腺微創,高危部位肝臟腫瘤消融,腹部疾病,腹腔鏡疝修補,腹腔鏡胃腸道手術。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微創外科雙5槍,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如果您或身邊親友有健康疾病困擾,我會為您提供具體、專業的指導意見。

相關焦點

  • 慢性淺表性胃炎怎麼回事?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接著大家就往下了解一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因及其症狀,從而學會規避潛在的患病風險。慢性淺表性胃炎究竟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以下幾點可能就是「罪魁禍首」:1、長期吸菸菸草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長期吸菸會導致幽門括約肌鬆弛、十二指腸的腸液方向流動,並且還會導致胃部血管急劇收縮,使胃酸的分泌量增加;進而破壞胃黏膜,使胃部的抵抗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出現慢性炎性病變,患上慢性淺表性胃炎
  • 淺表性胃炎如何根治 治療淺表性胃炎的方法
    淺表性胃炎是胃病的一種,淺表性胃炎的症狀其實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我們想要徹底治癒淺表性胃炎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淺表性胃炎如何根治?淺表性胃炎怎麼治療吧!淺表性胃炎我們一定不能大意,胃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在於飲食調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我們的胃部恢復健康,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治療對身體傷害還是很大的。
  • 慢性淺表性胃炎怎麼回事?有哪些症狀?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淺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在胃鏡檢查中約佔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 而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
  •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給你詳細講解
    同時也是最容易出現病變的,身邊很多人容易出現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這些疾病,通常會被人們忽視,由於長時間拖延,引起了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給你詳細講解首先慢性萎縮性胃炎為伴有黏膜和腺體萎縮的慢性胃炎,炎症發作的過程當中,為腺細胞可能會丟失,甚至被腸上皮細胞所代替,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比較的複雜,驗證的出現,可能是由於幽門螺桿菌持續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的。
  • 淺表性胃炎吃什麼藥 如何治療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吃什麼藥1.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常用的胃黏膜藥物主要有硫糖鋁、生胃酮、思密達。對於低酸或胃酸正常的患者可以選擇硫糖鋁;如果膽汁過多則要選擇生胃酮,可保護胃黏膜不受膽汁損傷。思密達則主要是用來抗擊感染因子的。2.消除損害胃黏膜因素的藥物消除損害胃黏膜因素的藥物主要有阿莫西林、 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嗎丁啉。
  •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同時也是身體內最容易發生病變的器官,在我國很多人都容易得到各種胃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由於很多人得了這種病,都覺得事實不會引起重視,時間長了就會引起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到底是什麼?可以治癒嗎?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 得了慢性淺表性胃炎身體暴瘦怎麼回事?醫生為你講出真相
    淺表性胃炎是各種胃炎中較輕症的一種,也並不是所有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都會出現消瘦的問題,而身體出現消瘦的問題,也並不一定是因為淺表性胃炎所導致。 淺表性胃炎可以說是胃炎中比較輕的一種了,胃黏膜是胃壁表面的最上層黏膜,由於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急性腸胃炎、藥物影響,或者生活不良習慣,吸菸、嗜酒、長期過食辛辣,不良情緒等方面的影響,引起慢性的胃黏膜表層形成炎症,就會形成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問題,通常慢性淺表性胃炎會伴有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反酸燒心,噯氣等等各種不適症狀。
  • 慢性淺表性胃炎會癌變嗎 吃什麼比較好
    有的人就得了慢性淺表性胃炎。那麼,慢性淺表性胃炎會癌變嗎?飲食上吃什麼好?患者要注意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慢性淺表性胃炎會癌變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人,要及時做好病情的檢查,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控制病情,可以採取有效治療方法,早點恢復健康。
  •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應該怎麼治?吃什麼好?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胃病,胃壁是有四層組成的,從裡往外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和漿膜層。 淺表性胃炎指的是黏膜層的炎症,並沒有達到肌肉層,沒有胃潰瘍嚴重。
  • 淺表性胃炎吃什麼 這些食物能緩解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有些人有過淺表性胃炎的獎經歷,那您知道患有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吃什麼有益健康嗎?淺表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呢,平日裡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要遵循哪些的飲食原則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淺表性胃炎吃什麼好?如何治療淺表性胃炎?
    胃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胃炎會危害大家的身體。而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那麼淺表性胃炎到底嚴不嚴重,該怎麼辦呢。
  • 長期胃痛,「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嗎?會癌變嗎?
    什麼是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如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噁心、泛酸,偶有嘔吐。
  •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診斷要點有6個,多久做一次胃鏡?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種,通常是指胃黏膜存在淺表性炎症的一種胃部疾病,比起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其他胃部常見疾患,這個病症可以說是比較容易調理和治療的。
  • 得了慢性淺表性胃炎身體暴瘦怎麼回事?本文為你講出真相
    淺表性胃炎是各種胃炎中較輕症的一種,也並不是所有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都會出現消瘦的問題,而身體出現消瘦的問題,也並不一定是因為淺表性胃炎所導致。淺表性胃炎可以說是胃炎中比較輕的一種了,胃黏膜是胃壁表面的最上層黏膜,由於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急性腸胃炎、藥物影響,或者生活不良習慣,吸菸、嗜酒、長期過食辛辣,不良情緒等方面的影響,引起慢性的胃黏膜表層形成炎症,就會形成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問題,通常慢性淺表性胃炎會伴有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反酸燒心,噯氣等等各種不適症狀。
  • 慢性淺表性胃炎:胃脘疼痛伴口乾口苦,泛酸暖氣,如何根治
    患者胃脘疼痛2年,加重1個月,其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數,電子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西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檢閱實驗室報告:電子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此乃肝鬱氣滯,胃失和降之胃脘痛,治擬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佐以洩熱。
  • 有膽汁反流性慢性淺表性胃炎不能吃什麼東西
    有很多人得了膽汁反流性慢性淺表性胃炎後,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拉肚子或者胃痛難忍,精神萎靡,頭痛,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本人也是患者之一,得了膽汁反流性慢性淺表性胃炎不能吃哪些東西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點自己的經驗。肉類食物。
  • 判斷淺表性胃炎的四大症狀
    俗話說「十人九胃」,現如今,由於年輕人的飲食多不規律、不均衡、暴飲暴食等,也因此有了「小年輕,老胃病」之稱,其中最為常見的胃部疾病之一就是淺表性胃炎,醫學上稱之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屬於慢性胃炎的一種,在胃鏡檢查中佔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多由酗酒、幽門螺桿菌感染、經常飲用濃咖啡等引起
  • 淺表性胃炎是什麼 早期的症狀有哪些
    人的身體由於結構複雜,所以病症也是多種多樣的,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胃炎,但是,對於淺表性胃炎,很多人卻都不明白。到底淺表性胃炎是什麼?淺表性胃炎的症狀是什麼?引起淺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 中醫調理脾胃的這種方法,學會了就可以預防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黏膜淺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在胃鏡檢查中約佔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該病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1~50歲,男性發病多於女性。那麼,淺表性胃炎的常見症狀表現有哪些?
  • 胃脹:胃疼怎麼辦,當心是淺表性胃炎引起的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大,三餐不規律,都是導致胃病的重要原因,而淺表性胃炎又是胃病中患病率最高的,頗為典型的症狀就是胃疼,那麼淺表性胃炎引發的胃疼該怎麼辦? 胃疼怎麼辦—胃疼是淺表性胃炎常見症狀 1、 上腹疼痛 對於有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而言,經常會感到上腹疼痛,不僅影響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