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正是全國各地中考填報志願,選學校的日子。山東省到8號基本結束中考志願填報工作,這些天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各個學校「考查」,看看是不是很多學校宣傳的那個樣子,招生大戰如火如荼,很多家長也是無奈,搞不清信息的真假,只能親自走一走看一看。
能出來走走看看的家長是幸運的,至少孩子還可以有機會在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拔萃班、精英班、育才班、宇宙班選擇,但是,更多的父母只能在家裡偷偷抹眼淚,還怕被孩子看到?為何?孩子中考被淘汰,父母對孩子未來擔心。
考得好的父母焦慮,考得差的父母也同樣焦慮,只是焦慮的原因各不相同罷了。李老師這些天也是關注到這些問題,有一個網友說,自己所在的縣6500多名中考生,結果只有3200個左右的孩子有機會讀高中,也就是說,還有3300名學生沒有高中讀,也就與將來考大學基本上無緣了。
從小到大,最後可能連一次考大學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哪怕考不上,有考的機會也行。這個網友把消息發出來後,更多網友紛紛跟帖,有深圳的網友說,今年深圳中考入學率從去年的47%減少到45%,稍微好一點的如貴州遵義,今年初中畢業生93795人,高中招生50060人,升入高中的也就53%的升學率。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平均只有48%左右。儘管沒有具體查證這個比例的真實性,但是,結合我們身邊的實際情況來看,基本符合。的的確確,很多孩子在中學階段就早早被淘汰了,不少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
9年義務教育到初中就截止了,高中就得選拔,就得淘汰,然後高考繼續淘汰。這種學生在第一批被淘汰一半,甚至一多半的情況合理嗎?有的網友認為合理,我認為很不合理,應該說太殘酷,也更殘忍。
有人說,公平競爭,不想學的,成績差的就應該被淘汰。話是這麼說,但是,在這個孩子還沒有成年的階段就大批量地淘汰,這是有問題的,不僅對千千萬萬個家庭,更是對社會的安定。這麼小的孩子沒學上能幹什麼?做生意?有的朋友說,可以繼續讀職高,或者職業中專,但實際上目前我國這些職業學校辦校效果實在讓人堪憂。
都說高中家長因為孩子高考而陪讀,著急,其實初中家長比他們還著急,找人補課,花很多錢不說,最後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個未知數。不少父母在初三這一年真的是經常徹夜難眠。中考失利也就意味著孩子這一生將徹底被改寫。
李老師以前呼籲,可以實行12年義務教育,孩子到了18歲,成人了,再去大批量淘汰選拔比較合理,有的初中生孩子,從小學還沒有明白過來,中考就到了,本來有很大潛力,但是由於年齡原因,導致最後沒來得及努力就被淘汰了,這對國家人才的培養難道是合理的嗎?
給更多孩子考大學的機會,普及高中,這是比較理性的,甚至高考都可以寬鬆一些,然後在大學畢業階段狠狠選拔,讓年齡、心智真正成熟的大學生去進行激烈競爭,刻苦學習,而不是現在考上大學就萬歲了,在校基本不學習,渾渾噩噩,玩了四年還能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試想,這誰還想努力?
另外,很多地方初中實行五四制,有的地方初中實行六三制,也就是小學5年,初中4年,或者小學6年,初中3年。山東省今年高考,煙臺、濰坊地區一些學校考得非常好,反觀省實驗等傳統學霸高中卻考得不理想,據說一定程度上和煙臺、濰坊的五四制有關係,因為,他們初中四年學習更難的知識,甚至到了初三有的地方就開始學習高一的內容了。
無論如何,我想,初中階段一個班裡多半孩子沒學上這是有問題的,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高度警覺,培養人不能早早就淘汰這麼多孩子,他們不一定將來不優秀,現在優秀的將來也未必優秀,給每一個人儘可能多的機會,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我再次呼籲,普及12年義務教育,普及高中,然後提高大學教育水平,嚴格大學管理,實行寬進嚴出的教育理念,讓真正的人才在最後決戰中選出來,提高大學畢業的難度,逼著學生在大學認真學習,而不是更多時間拿出來談戀愛,打遊戲,荒廢人生。
關於初中畢業生多半上不了高中,您怎麼看,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我們一起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