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劑的摻加方式與適應性

2020-12-11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要:

  隨著現代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高體積穩定性(收縮變小、硬化過程中不開裂),滿足實際要求的抗壓強度(一般)50MPa),以及優異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HPC)日益成為工程界研究和應用的熱點。HPC和普通混凝土(NC)或高強混凝土(HSC)的本質區別在於「以保證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為前提」。配製HPC時,採用的措施一般為同時摻加礦物摻合料和以高效減水劑為主的外加劑,達到降低水膠比,改善流動性、強度和耐久性的目的,滿足混凝土高性能的要求。

  然而,由幹混凝上外加劑的多樣性,以及混凝仁外加劑與水泥/摻合料的適應性問題,HPC的配製並非理論上那樣簡單。

  一、正確選擇外加劑

  各種外加劑的性能和作用各不相同,使用時應當從混凝土性能要求出發選擇合適的外加劑。在HPC中高效減水劑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加劑,因此必須慎重選擇。引氣劑、緩凝劑、早強劑、膨脹劑和防凍劑等其他類型外加劑,也是HPC在某些情況下所需要的。

  1. 高效減水劑

  高效減水劑的摻加量、摻加方式,與水泥的適應性等問題制約著所配製HPC的性能。由於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在市場上所佔的分額較低(2%以下),目前最常使用的高效減水劑主要有密胺系和蔡系高效減水劑兩類。密胺系高效減水劑主要為鈉鹽,無色;茶系高效減水劑以鈉鹽和鈣鹽為主,呈棕色。

  在混凝土中選用高效減水劑時,要同時考慮水泥的品種和其他成分的特性,如摻合料的特性在不允許引人氯離子或預計有潛在的鹼—集料反應危害時,要慎重選擇鈉鹽減水劑。選用時既要考慮經濟性,又要注意減水劑的質量穩定性。

  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僅根據產品說明書來選用高效減水劑和確定摻量,一定要通過試驗選擇適當的類型,確定合適的摻量。當選擇兩種以上的外加劑進行複合摻加時,更要通過試驗確定它們的搭配比例,並避免產生沉澱失效。

  密胺系高效減水劑本身無色,與白水泥配合時不會帶人淺棕色顏色,但其價格較蔡系高效減水劑高,在HPC配製時極少採用。

  為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常常需要將蔡系高效減水劑與緩凝等組分複合使用。但是,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原因+分複雜,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方法,用以解決坍落度損失。    儘管氨基磺酸鹽和聚竣酸鹽系減水劑在控制坍落度損失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有時也難免會出現意外現象。

  2. 引氣劑

  摻人引氣劑可使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引人大量均勻分布的微小氣泡,防止離析泌水,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凍融性和抗除冰鹽性能,是提高混凝土使用壽命的一項有效措施。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引氣劑主要有松香類和烷基磺酸鹽類,另外,也有用皂普加工而成的產品。松香類引氣劑製備方法簡便,價格比較低,但引人的氣泡結構較差;烷基磺酸鹽類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劑,引氣效果較好。混凝土中的引氣量不僅t7引氣劑品種、摻量有關,而且也與水泥品種,水泥用量,摻合料的品種。摻量,水膠比,攪拌的方式、時間,坍落度,停放時間,振搗的方式、時間和氣溫等多種因素有關,必須通過試驗找尋其中的規律,並在實際施工時不要輕易改變施工參數。工程中還經常將引氣劑和高效減水劑等外加劑複合使用,必須通過試驗確定合適的比例,最大程度地發揮協同作用。

  3. 緩凝劑

  摻加緩凝劑能夠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緩凝劑與減水劑複合摻加還可以延緩混凝上的坍落度損失,降低水化放熱速率,使大體積混凝土避免開裂。緩凝劑主要有無機鹽和有機物兩類。選擇緩凝劑時同樣要通過試驗確定其品種和摻量。必須注意的是,摻緩凝劑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與緩凝劑摻量並非簡單的線性關係。對一於有些緩凝劑,摻量超過一定數值後,緩凝效果將劇增,易導致嚴重的工程事故。緩凝劑與其他品種外加劑,如減水劑、防水劑或膨脹劑等複合摻加時,均必須事先進行試驗。

  二、外加劑的摻量

  確定外加劑的合適摻量,應該在保證混凝土技術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達到最經濟的效果。有此外加劑超量摻加時,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帶來嚴重的負面作用。

  以固體摻量表示,以下外加劑的常用摻量為:萘系高效減水劑0.5%~1.0%(佔水泥重量百分比,以下同);密胺系高效減水劑0.5%~1.0%;氨基磺酸鹽系高效減水劑0.4%~0.8%;聚竣酸鹽系高效減水劑0.1%~0.4%;木質素磺酸鈉(鈣、鎂)0.2%~0.3%;引氣劑的摻量一般都很小(十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緩凝劑較為特殊,它的摻量與其種類有很大關係。

  三、外加劑的摻加方式

  外加劑的摻加方式對其使用效果影響很大,尤其是高效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外加劑。外加劑的摻用方法通常有三種:同摻法、後摻法和分批添加法。它們各有優缺點,但有一點不可否認:採用後摻法和分批添加法可以改善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增強使用效果,甚至可以降低外加劑的用量。但高效減水劑採用後摻法時,容易造成泌水現象。

  四、正確對待外加劑與水泥/摻合料的適應性問題

  不同的外隨著現代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高體積穩定性(收縮變小、硬化過程中不開裂),滿足實際要求的抗壓強度(一般)50MPa),以及優異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HPC)日益成為工程界研究和應用的熱點。HPC和普通混凝土(NC)或高強混凝土(HSC)的本質區別在於「以保證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為前提」。配製HPC時,採用的措施一般為同時摻加礦物摻合料和以高效減水劑為主的外加劑,達到降低水膠比,改善流動性、強度和耐久性的目的,滿足混凝土高性能的要求。

  然而,由幹混凝上外加劑的多樣性,以及混凝仁外加劑與水泥/摻合料的適應性問題,HPC的配製並非理論上那樣簡單。

  易出現與水泥不適應現象的外加劑有:術質素磺酸鹽減水劑、蔡系高效減水劑、引氣劑、緩凝劑和速凝劑等    影響HPC中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的因素很多,如:水泥品種、水泥礦物組成、水泥中石膏形態和摻量、水泥鹼含量、水泥細度、水泥新鮮程度、摻合料種

  類及摻量、水膠比等。在配製HPC之前,必須選擇數種水泥和外加劑樣品,進行交叉試驗,尋求適應性最好的外加劑和水泥品種,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HPC性能,並滿足施工要求。

  遇到外加劑與水泥不適應的難題後,更換外加劑或水泥況;種、採用減水劑後摻法等,均能解決。加劑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能夠對混凝土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進行改性。按照混凝土外加的應用技術規範,將檢驗符合有關標準的某種外加劑摻加到用按規定可以使用該品種外加劑的水泥所配製的混凝土中,如能夠產生應有的效果,該水泥與這種外加劑就是適應的;相反,如果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則該水泥與這種外加劑之間存在不適應性。

  易出現與水泥不適應現象的外加劑有:術質素磺酸鹽減水劑、蔡系高效減水劑、引氣劑、緩凝劑和速凝劑等    影響HPC中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的因素很多,如:水泥品種、水泥礦物組成、水泥中石膏形態和摻量、水泥鹼含量、水泥細度、水泥新鮮程度、摻合料種類及摻量、水膠比等。在配製HPC之前,必須選擇數種水泥和外加劑樣品,進行交叉試驗,尋求適應性最好的外加劑和水泥品種,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HPC性能,並滿足施工要求。

  遇到外加劑與水泥不適應的難題後,更換外加劑或水泥況;種、採用減水劑後摻法等,均能解決。

相關焦點

  • 混凝土摻合料的複合方法探討!
    眾所周知,混凝土摻合料業已成為現代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第五組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混凝土摻合料,混凝土公司的實驗室主任和總工程師就配不出好的混凝土。混凝土各種礦物摻合料已經在我國不同行業和部門出過很多不同版本的標準,有案可查。去年 8 月 21 日,住建部發布公告,批准新的《混凝土用複合摻合料》為建築工業行業產品標準 JG/T 486-2015。
  • 聚羧酸外加劑在現代混凝土中的應用
    自1824年矽酸鹽水泥發明後,混凝土就開始使用,其後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初始混凝土時期;幹硬性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時期;流動性混凝土時期;現代混凝土時期。自上世紀70年代高效減水劑的問世和應用揭開了現代混凝土的時代,現代混凝土是建立在高性能減水劑為代表的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兩大混凝土科學技術進展基礎上的六組分混凝土。
  •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廢漿對其的影響研究
    同時,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漿,直接排放會對環境產生較大汙染。在我國,通常將強度等級大於或等於C60的混凝土稱為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以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和使用對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為總體目標,選用優質常規原材料,合理摻加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採用較低水膠比並優化配合比,通過預拌和綠色生產方式以及嚴格的施工措施,製成具有優異的拌合物性能、力學性能、耐久性能和長期性能的混凝土。
  • 聚羧酸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
    2水泥與外加劑不相容的表現⑴相容性也稱作為適應性,根據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範的相關規定,將各項指標合格的外加劑以一定的摻量與質量合格的水泥按比例混合成混凝土,若能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和得到相應的物理結果則適應性好,反之相互排斥則不相容性,不相容一般表現在以下方面:在混凝土各種粉料、骨料都合格的前提下外加劑用量異常,新拌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擴展度小
  • 混凝土怎麼看外加劑夠不夠 混凝土養護要求
    現在樓盤的整體建造都會使用到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添加外加劑,因此混凝土的質量特別的重要。那麼,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混凝土怎麼看外加劑夠不夠。一、混凝土怎麼看外加劑夠不夠通過眼睛看和施工現場的設備判斷的話,是無法看出外加劑的劑量的。但是混凝土合格證上是會標註外加劑的劑量。倘若是要考證混凝土內外加劑的劑量,一定要經過非常複雜的試驗才可以檢驗的,而且檢驗結果並不一定準確。
  • 【混凝土實戰錄】這些黑色的東西是什麼?
    花:水泥摻煤矸石,火山灰做摻合料?不像重油。攪拌石遼寧梁華文:電廠為了使煤充分燃燒加的油或在重新開爐時也加油。A:沙石煤灰都排除了。就是剩水泥外加劑,礦粉了。花:重油灰應該成膜吧。攪拌石遼寧梁華文:有可能水泥或礦粉裡加這種粉煤灰了。羊羊: 重點是水泥中的摻合料及外加劑中的原料。
  • 混凝土知識乾貨!
    近年來,在整體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出現了高層、大跨度和各種新的結構體系,在裝配式預製混凝土構件中出現了許多大型、薄壁等新的構件型式,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現了大體積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真空吸水混凝土、滑模施工混凝土等新的施工技術,因而對混凝土提出了大流動性、早強、高強、速凝、緩凝、低水化熱、抗凍、抗滲等各種性能要求,摻用外加劑正是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促進新工藝的要求。
  • 淺談高強混凝土泵送損失的原因
    泵送是通過一種機械設備使商品混凝土能夠輸送到遠距離或是較高處;泵送損失是指新鮮的商品混凝土在經過泵車泵送後坍落度變小,甚至無流動性變成幹硬性混凝土。2.4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及對溫度和壓力的敏感性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外加劑種類繁多,不同水泥廠生產的水泥中摻合料的摻量和成分不一,甚至有些摻合料的質量達不到國標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就特別差。對於C60等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外加劑不僅要考慮其減水率,也要考慮其對水泥的分散性,從而降低所拌制混凝土的粘度。
  • 水泥對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影響
    (1)水泥中的鹼含量水泥中的鹼含量對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有重要影響,水泥中的鹼分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兩部分,水泥中的可溶性鹼可以促進水泥水化,有利於混凝土早期強度發展,但會影響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坍落度經時損失;非可溶性鹼大多固溶在C3A中對外加劑相容性影響不大
  •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優化
    從研究大摻量粉煤的意義來看,它將高性能混凝土與低水泥環保型混凝土的開拓相結合,對於走綠色建材、新型建材的道路具有重要意義。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將粉煤灰大量單摻於混凝土中,會使混凝土自身具有前期強度低、需水量大等缺點。本次研究特引入礦粉同時作為摻合料,利用礦粉與粉煤灰雙摻的複合效應、堆積密度效應、微集料填充效應,從而改善拌合物性能,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
  •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這幾個問題你注意了!
    2.3外加劑摻量確鑿定外加劑的非常好摻量是獲取非常好技術經濟效果的緊張成分。規範中建議斷定外加劑摻量的準則是:在知足混凝土性能請求的條件下,接納非常低摻量。對這一準則的明白,非常緊張的是開始知足混凝土性能請求這一條件,而不是外加劑保舉摻量的低限。
  • 混凝土裡面能摻什麼?盤點7種各有特點的摻合料
    近年來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堆積成山的工業廢料,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而工程建設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築材料混凝土正好大有可為。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子、石子、水和外加劑混合而成,而混凝土中可摻加的材料也遠不止以上幾種,摻合料可以部分取代水泥,改善新拌混凝土性能且經濟性優勢明顯,可利用的混凝土摻合料一般有如下幾種。
  • 近幾年混凝土原材料變了
    預拌混凝土無疑已經成為工程建設的重要建築材料,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混凝土原材料隨著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近年來,由於環保力度的加大,水泥、摻合料、外加劑、骨料等原材料的變化更是達到驚人的程度。
  • 混凝土外加劑中的學問你知道嘛?
    缺乏對外加劑的質量監控和試配驗證 目前,對於外加劑的入庫檢測,多數攪拌站是進行含固量、減水率、密度、淨漿流動度等技術指標中的1~2項檢測,很少攪拌站進行混凝土試驗。 在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即使外加劑含固量、減水率、密度、淨漿流動度等技術指標滿足要求,混凝土試驗仍有可能達不到當初試配的效果,即混凝土減水率不足,或適應性不好。
  • 混凝土養護知識
    由於水泥及混凝土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尤其是近年來,高性能混凝土、早強混凝土、高強混凝土及預拌混凝土等的廣泛應用,其所用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水泥強度等級較高、水泥用量較大、早期強度高、水灰比小等原因,使其混凝土的溫度變形、幹縮變形和自收縮變形都較大,混凝土開裂時有發生,其中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的過遲成為早期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引起施工人員的重視。
  • (S95礦粉+II級粉煤灰+石屑)配製C30P6泵送混凝土
    CASS池圖紙對混凝土的設計標準是C30抗滲P6砼;長寬中間均設有0.6m寬度的後澆帶,為C35P6加微膨6%砼;池底厚度為0.5m,池壁為0.3m;高支模、清水砼施工作業。該工程採用預拌混凝土並由我公司提供,業主和施工單位提出,混凝土一定要滿足汙水處理廠的抗滲、抗腐蝕等耐久性要求。
  •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分析
    1不同標準中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的特點岡村甫教授在1993年提出了自密實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而後他在報告中提出了簡單的配合比,為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校核提供了依據,在此基礎上,日本預拌混凝土協會提出了固定砂石體積含量的方法以設計自填充混凝土的配合比,歐洲規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標準
  • 我國混凝土工程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提高混凝土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才能成為混凝土的發展方向。   還有人認為,摻用礦物細摻料的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吳中偉教授對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新型的高技術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礎上採用現代混凝土技術製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為設計的主要指標的。針對不同用途要求,對下列性能應有重點地予以保證,即耐久性、施工性、適用性、強度、體積穩定性和經濟性。
  • 混凝土滯後泌水原因分析及成功實例
    另外,較少的水化產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孔道,導致自由水流出越來越多,以至產生滯後泌水。解決這種情況下的混凝土滯後泌水,最好選用顆粒級配較好的水泥。1.2摻合料在混凝土拌合物製備時,為了節約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調節混凝土強度等級,將摻合料加入其中。目前,特別是預製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中都應用摻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