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ana(涅槃樂隊):
Nirvana是一支80年代末誕生,在九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隊。
90年代,美國的失業危機重新抬頭,朋克樂在音樂界再度爆炸,西雅圖的GRUNGE音樂風暴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與轟動,Nirvana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靈魂人物Kurt Cobain 和前The Melvins樂隊成員Krist(後來改成Chris) Novoselic組成了樂隊的核心。樂隊的鼓手和樂隊的名字多次更換,在錄製第二張唱片的時候固定了Dave Grohl的鼓手位置。Kurt負責主音和吉它,Chris負責低音吉它。樂隊名字的意思是:完美的天賜的福。
1993年11月18日,Nirvana應邀為MTV製作Unplugged演唱會。樂隊三個成員極少有地坐在凳子上,穿著乾淨整齊,演出了一場比他們想像中感覺要好的演唱會。"我們演出前一天還在討論會不會坐在那裡象傻子那樣,可是當攝影鏡頭慢慢搖過來的時候,感覺突然好起來了。""你知道,這種演唱會按道理來說不會好到那裡去的,我意思是說,我們根本就覺得討厭,可是結果還挺讓我們滿意,我們很驚奇地感到愉快。。。
一個月後,MTV在全美播出這場演唱會。之後,他們又赴歐洲巡演。但在羅馬期間,Cobain又萌生了自殺的念頭,人們還發現了他寫好的遺書。1994年3月1日,Nirvana在德國慕尼黑的演出成為樂隊最後的一次公開表演。回國後,Cobain被強制送往康復中心戒毒。但僅過了兩天,他便成功地從醫院逃脫。1994年4月5日,Kurt Cobain開槍自殺。3天後,一個電工在工作時發現了Kurt Cobain的屍體,屍體身邊帶有一封遺書。在葬禮上,遺孀Courtney當眾口述了此遺書。1994年11月,Nirvana在MTV演出的錄音作為專集《Unplugged in New York》發行。1996年10月,原樂隊低音吉它手Chris在超過100個小時的演唱會錄音裡面挑出16首歌,作為演唱會錄音剪輯。《From the Muddy Banks Of The Wishkah》》發行。
錄製《MTV紐約不插電》
這檔電視節目錄製於11月份,5個月後MTV臺開始反覆播放它,那時柯本剛剛自殺身亡。今天看來正是涅盤樂隊改變了不插電演出的模式與風格,在當時給樂迷以巨大影響,並引發了一場錄製不插電專輯的風潮。
Scorpions(蠍子樂隊):滾石雜誌譽為重金屬搖滾英雄的Scorpions闖蕩搖滾舞臺36年,是德國樂壇最驕傲的音樂出口,可是當風馳電掣激蕩人心的搖滾樂拔掉插頭,沸騰的情緒雖然頓時失去催化的後盾,但熱力與情感豁然撼動的力量卻更加赤裸,錄製於葡萄牙首府裡斯本現場演唱會實況的《Acoustica》,主唱Klaus Meine高昂的音質聽見更多情感的表露,經年累月的切磋默契讓精簡的伴奏樂器精煉出一份與歌聲交融的意境,剎那間,真情壓倒激情,搖滾樂有了不加修飾的真實感動。
Eagles(老鷹樂隊):
Eagles(老鷹樂隊)是美國七十年代最成功的樂隊,將它們稱為美國乃至世界最傑出的搖滾樂隊之一也一點不過分。樂隊的每張專輯都較好也叫座,唱片銷售額已近4億美 元,他們的每一張專輯的銷量都超出金唱片的銷量(即五十萬張)。尤其是樂隊於1976年底推出的專輯《加州旅館》(Hotel California)被譽為七十年代美國最重要的專輯唱片。
Eagles樂隊是一支極具親和力的樂隊,走的是一條從「鄉村搖滾」到「純搖滾」的路線,曲調起伏不大,但顯得極為順暢,旋律相當優美,尤其是早期還經常使用一種班卓琴,極富鄉村特色。
The Corrs(可兒家族):
Corrs們生長在愛爾蘭東部海岸一個叫Dundalk的小鎮(距都柏林只有50英裡),Andrea對此描述過「那是一個人人都互相認識的小地方。」「我們就是在音樂的包圍中成長起來的,」Jim告訴我們,「我們的父母Jean和Gerry就曾經在一起搞過樂隊,媽媽是主唱,而父親則是個鍵盤手。從Karen Carpenter、The Eagles到經典名曲甚至宗教音樂,他們都玩,絲毫不限制自己的風格。在這個音樂之家裡,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找到了將來的路。」
如果要為發生的這一切追根述源的話,也許應該追述到Jean和Gerry結婚的時候,當時Gerry的父親將一架巨大的立式鋼琴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他們。起先,Jean和Gerry把它放在狹小的客廳裡面,等騰出了足夠的空間時,他們又僱了六個人將它搬到二樓的房間裡,後來這個房間也成了Jim的臥室。當Jim剛開始學會走路,就常常用小腳丫將鋼琴的琴鍵敲得邦邦響,Gerry不得不承認Jim有這方面的天賦,並且對他開始了正規的訓練,然後他的妹妹們也一個接一個地這樣開始了。
在熱愛音樂的父母們的鼓勵下,十幾歲的Corrs們就開始練習合聲和樂器配合的技巧。Jim在街角租了一間房子,他們就在這間房子中不為人知地組成了樂隊。Andrea唱主音,sharon拉小提琴,Caroline和Jim一起演奏鍵盤。他們還找來了一架八軌錄音機和父母的攝像機,就象做遊戲一樣,錄下了自己表演的節目。
音樂已經完全支配了他們的生活。Jim作為一名吉他手,同時也作為鋼琴手,經常在一些Dublin的樂隊中客串。Sharon則管理一家唱片商店,同時也和Jim一起在嬸嬸的酒巴演奏一些傳統的音樂。Caroline和Andrea仍然去Dun Lughaidh女子修道院學習,但是當她們一有空閒的時候還是會聚集到Jim的房子裡排練。
年青的Corrs們寫歌作曲也是一起創作的,通常是Jim有了一些旋律和想法,然後女孩子們再給這些旋律加上詞。他們在一起的最終願望就是成為一支真正的樂隊,因此每天就象完成家庭作業一樣不停地排練,逢周末的時候還常常排練到凌晨4、5點鐘,直到他們覺得一首歌已經練好為止。
Guns N' Roses(槍與玫瑰樂隊):
槍與玫瑰樂隊(Guns N' Roses,簡稱GNR,國內簡稱「槍花」)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擁有最多歌迷的硬搖滾樂隊了,他們曾經創下了音樂歷史上處子作專輯的最高銷售紀錄,擁有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專輯之一的《毀滅的欲望》(Appetite for Destruction),擁有兩張專輯同時成為Billboard 200排行榜冠亞軍的神話,他們曾經是整個世界流行音樂界最耀眼的商業明星。當1988年槍與玫瑰樂隊的單曲《Sweet Child O' Mine》第一次闖入了主流流行音樂市場的時候,他們就像主流搖滾樂中的叛逆戰士一樣,吹響了橫行無阻的流行金屬時代的熄燈號。在那個迪斯科舞曲和流行搖滾樂的最鼎盛時代,槍與玫瑰不同於80年代中後期盛行的以Def Leppard和Motley Crue樂隊為代表的長髮流行金屬,也不同於史密斯飛船樂隊(Aerosmith)這樣明顯留有七十年代布魯斯搖滾樂痕跡的樂隊,更不同於金屬樂隊(Metallica)這樣的速度金屬和鞭笞重金屬樂隊。
槍炮與玫瑰樂隊的音樂最初是基於布魯斯搖滾樂,與流行金屬相比更為強硬,歌詞更為囂張,同時具有朋克的自由主義色彩,樂隊的成員具有十足的地下搖滾樂特徵,骯髒、暴力、頹廢,而他們的音樂則具有喧囂但是出色的旋律,同時擁有旋律非常出色的樂器演奏,特別是主音吉他手Slash和節奏吉他手兼樂隊的核心創作者Izzy Stradlin的吉他演奏,無論是riff段還是Slash的solo都成為歌迷們追捧的對象,而主唱Axl Rose華麗的外形,以及高亢至極的嗓音更是為樂隊徵服了無數女歌迷的心,再加上長相帥氣十足但個性特例獨行的貝司手、天生的朋克小子Duff McKagan以及放縱不羈的鼓手Steven Adler,正是這些綜合的元素才讓這支原本不為人知的樂隊迅速的走紅全世界,隨著之後樂隊成功的商業化包裝,更是成為了世界硬搖滾樂界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最具標誌性的樂隊.
Kiss:
成立於1972年由PAUL STANLEY和GENE SIMONS組建並吸納了PETE CRISS和ACE FREHELY為其成員。1975年夏天的專輯《ALIVE》給樂隊帶來了成功。KISS的引人之處在於他們的現場氣氛,怪異的化妝,花哨的服飾,眼花聊亂的舞臺效果,再加上他們的硬搖滾,營造除了無與倫比的演出氣氛。現場演出的成功使得《ALIVE》達到的白金銷量。在這之後,樂隊又發行了四張專輯其中的《ROCK AND ROLL OVER》,《LOVE GUN》,《ALIVE II》奠定了樂隊大牌的地位。1978年樂隊的每個成員個子作了一張專輯並取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功。1979年專輯《DYNASTY》中的歌曲「I WAS MADE FOR LOVIN』YOU」在全世界流行開來。此後不久,樂隊內部出現問題PETE CRISS離隊並從此實力大為減弱一直到1983年。樂隊也試圖改變原來的風格,但未被接受,FREHLEY因對樂隊的未來方向不滿在1983年也離開了樂隊。在這期間的專輯在商業上都不是很成功。在此之後的專輯1985年的《ASYLUM》和1987年的《CRAZY NIGHT》又使樂隊繼續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在1989年的專輯《HOT IN THE SHADE》中的歌曲「FORVER」使樂隊在美國排行榜上取得第四的最好成績。1991年鼓手ERIC CARR死於癌症,ERIC SINGER接替了他的位置,專輯《REVENGE》到1992年發行。並再次進入排行榜的前十名。1993年樂隊發行《ALIVE III》專輯。1996年樂隊舉行了全球巡演,並獲得了成功。1997年樂隊陸續推出了幾張不錯的專輯。1998年又推出專輯《PSYCHO-CIRCUS》。
Radiohead(收音頭樂隊):
Radiohead樂隊的五名成員最初是在阿伯頓(Abingdon)一家私立男子學校相遇的。阿伯頓是一個很小但很有特色的小鎮,位於英國牛津市市郊。成員之一,Thom Yorke(1968年10月7日出生於英格蘭北安普敦郡的威靈伯魯市(Wellingborough),擅長聲樂演唱與吉他演奏),在他八歲的時候,母親就給了他一個西班牙式吉他,這也是他人生中使用的第一件樂器。兩年後,他組成了他的第一支樂隊,然後又加入了一個學校的少年樂隊,TNT樂隊。第一次演唱時,他認識到他需要更多的能與他產生的共鳴的樂隊成員,於是成立了Radiohead樂隊。當時樂隊成員有:他在學校認識的好友Ed O'Brien(1968年4月15日出生於英國牛津郡牛津市,擅長吉他),他的外表「看起來很酷」;Colin Greenwood(1969年6月26日出生於英國牛津郡牛津市,擅長貝斯樂器)。
他們三個人都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最初,Yorke加入TNT樂隊,也是由於史密斯一家和Greenwood的原因;樂隊的溫柔鼓手Phil Selway(1967年5月23日出生於英國劍橋郡享廷頓市的漢明福德格雷區,擅長架子鼓);這四個男孩就在一星期五走在了一起,組成了Radiohead樂隊。
Oasis(綠洲樂隊):
說起這隻來自英國的搖滾樂隊,其實有好多人都認為他們是一隻流行樂隊,但其實了解英國搖滾的朋友們就一定知道英國傳統搖滾,就是以the Beatles, Stones等老牌樂隊為首的英國老牌搖滾音樂類型.OASIS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樂隊. Oasis 是近十年來英國最受歡迎和最受評論家承認的樂隊之一;他們在將英國的guitar-pop 推向頂峰的過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這個來自曼徹斯特的演唱組沿襲了 Stones 和 the Who 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 的曲調並帶有明顯的英國抒情色彩的主題。他們將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聲串起來。而他們的挑釁式的譏笑可以和 Sex Pistols 的叛逆與 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
R.E.M.:
R.E.M.成立於1980年,他們是在美國的Georgia州的Athens城組建的,當時Bill、Mike和Michael都是Georgia州立大學的學生,而Peter則在當地一家名叫Wuxtry唱片店裡工作。當Peter在這家唱片店工作時,認識了經常來買唱片的Michael,他在同他的兩個姐姐(Lynda和Cindy).
一起時,還顯得很文靜,但在他尋找一些難得見到的vinyl B-sides 唱片時,共同的音樂愛好使他們相識交談並成為了好友,後來他們就搬到Oconee大街上的一個廢棄的教堂裡住在一起,而在此同時,Mike和Bill也收拾好樂器進入Attens的UGA.大學,但可笑的是,他們最初未相識前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生:Bill是一個典型的「壞」孩子──酒鬼兼菸鬼,而Mike是一個誠實的好學生,在一次即興的放學後的舞會演出裡,Mike成了伴奏樂隊裡的Bass手,而Bill幾乎聽到Mike的Bass聲後離開,但最終還是留下來共同演奏,隨後他們二人配合出現在一些小型的現場演出裡,一直到他們在1979年1月去Athens之前。
他們四人初次相識是在Bill女朋友的推薦下,他和Mike來到Athens的Oconee大街的老教堂裡與Michael和Peter見面。在初次見面裡,Michael對Bill的「眉毛」留下了好印象,而對於Mike,Peter和Michael則沒有多少印象,不久他們四人走到了一起,並在這個老教堂裡排練和創作了一些歌曲,但他們一直沒為自己的樂隊起一個名字,直到一次夜裡四人喝酒後,才開始用粉筆在教堂的地板上胡亂寫下幾個隊名,早晨起來時,他們把名字減少到兩個:Negro Eyes和R.E.M.……
當他們居住在教堂裡並沒有自己的正式樂隊名稱,在1980年4月5日夜裡,他們在教堂裡舉行了一個party,三支樂隊出現在節目單上:Turtle Bay,隨後解散了;The Side Effects,這支樂隊不久以後就走紅了;R.E.M.,當時的樂隊名為「Twisted Kites」。
在此後幾個月裡,R.E.M.參於了許多的地下演出,I.R.S.唱片公司的經理Jay Boberg也來到New Orleans觀看R.E.M.的演出,他對這支樂隊留下了好的印象,儘管周圍觀看的人群無動於衷,儘管這支樂隊在技術上還有不少問題,但他依然在1982年的六月31日正式與R.E.M.籤約,並發行了一張已錄製好的EP──Chronic Town,這就是R.E.M.音樂之路的第一步。
U2:
組建時間:1976年於愛爾蘭。U2於1977年在都柏林開始了他們的音樂生涯。樂隊成員是主唱博諾·沃克斯[Bono Vox,原名保羅·休森(Paul Hewson),1960年5月10日生於都柏林]、吉他手「刀刃」[The Edge,原名戴維·埃文斯(David Evans),生於1961年8月8日]、貝斯手亞當·克萊頓(Adam Clayton, 1960年3月13日生於英格蘭牛津)及鼓手拉裡·馬倫(Larry Mullen, 1960年10月1日生於都柏林)。1977年正式改稱U2。在愛爾蘭的首張EP專輯《U2:3》及單曲《失去控制》(Out of Control, 1979)使樂隊位居愛爾蘭排行榜第1名。他們1980年的單曲《另一天》(Another Day)再創佳績,後來的《一天沒有我》(A Day without Me)和《我將跟隨》(I Will Follow)兩首單曲也廣為流傳。
(責任編輯:王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