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因斯坦尷尬了一小會兒的牛頓萬有引力

2021-02-08 對路投資


 「正和島對路」——讓資本對接更簡單,服務於對投融資感興趣的小夥伴,主要分享投資方法論、行業趨勢、大佬觀點、案例分析等各種乾貨。

我們知道,光的速度有限的,不會有任何的信息能以超光速進行傳遞。可是一想到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就感覺到尷尬了。大家可以想想看,牛頓是怎麼理解萬有引力的?大家還記得我們前面講過的引力大小和距離有個平方反比的關係嗎?只需要知道了距離,然後再知道兩個物體的重量,準確的說是質量,那麼這個吸引力的大小就可以得到確定。

你肯定會說了,沒錯是這樣的,可是這就能讓愛因斯坦感覺到尷尬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牛頓的理論裡面,引力的大小是和時間沒有關係的。和時間無關,這可就麻煩了。大家想想看,我們地球繞著太陽轉是因為太陽吸引著地球,可是如果突然把太陽拿走了會如何呢?牛頓肯定會這麼認為的:因為引力的大小和時間無關,既然太陽突然消失了,那地球就會像脫手的鏈球立刻就飛出去了。也就是說,地球會立即感覺到引力消失。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可以做出超光速通信的設備來了。怎麼做呢?需要兩個東西,一邊一個,一個是發送器,一個是接收器。發送器很簡單,只要拿著一個重東西前後移動就可以,因為距離接收器的距離發生了變化,所以接收器就能感覺到引力的變化。這樣就可以通過發電報的方式傳遞消息了。

接收器呢會複雜一些,因為引力本來就比較弱,所以就需要接收器靈敏度非常高,發送器稍微有些變化都可以感受到。按照牛頓的想法,引力會超遠距離,不花費時間地進行傳遞,所以發送器發出信息,不論多遠瞬間就會被接收器接收到,這就超光速了。

1905年愛因斯坦最開始公布的相對論,是解釋不了這個問題的。所以只能是先尷尬地假設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相對論有效。可是這怎麼能行呢?宇宙中到處都有重力,怎麼能不考慮呢?所以愛因斯坦並沒有停止腳步,又用了10年把重力的情況考慮了進去,對原來的理論提出了擴充。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之分。

狹義相對論因為沒有考慮重力的情況,所以一般是用在電磁領域。通常情況下重力對電和磁的影響不大,這樣去考慮會讓很多問題大大簡化,方便計算和應用。而廣義相對論則用來研究宇宙空間,還有重力非常強的天體,比如黑洞。

電影《星際穿越》中的巨大黑洞卡岡多亞


愛丁頓觀察太陽日食來就是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經過廣義相對論修正之後,重力大小就和牛頓的理論就出現了差別。而且愛因斯坦還用這個差別解釋了一件讓人覺得很奇怪的現象。

這是一個天文學的問題,差點讓水星不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了。這是因為天文學家們發現,水星的軌道有些奇怪。如果是按照牛頓的理論,水星的軌道計算出來應該是一個穩定的橢圓形,可是實際的觀察卻出現了偏差。水星就像是一個快要摔倒了的陀螺一樣,每次繞太陽一圈就會和之前的位置偏離那麼一點點。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個圖,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類似的情況以前也曾經出現過,那一次是天王星的軌道和計算出來的結果出現了偏差,結果呢,科學家們就推測在它的外面還有一顆大行星,因為這顆行星的引力才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可是這顆行星太遠了,很難通過望遠鏡直接定位發現它。

後來還是在數學家的幫助下,先通過計算確定了它在天空中的位置,然後才用望遠鏡觀察到了它。其實這也是唯一一次用數學來幫助天文學家找到行星的情況。

難道這次水星軌道的異常也是這樣嗎?會不會是因為一個從來沒有被發現的行星隱藏在水星軌道的更裡面,而正是它影響了水星軌道。

有一些科學很興奮,覺得機會來了,如果自己能找到這顆行星的話,那就是又一次用數學指導了天文發現。他們還很正式地給這顆未知的星球起了名字,叫做火神星。估計是想到了距離太陽這麼近,比水星還近,那溫度一定是非常熱的,叫火神星很恰當。

可是,當愛因斯坦把廣義相對論發表出來之後就徹底地否定了火神星的存在。水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是因為牛頓有關重力的理論出現了瑕疵。

廣義相對論就從壓縮空間的角度解釋了水星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根本就沒有什麼火神星在影響它。而廣義相對論在大多數情況下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地方有,只不過非常少。只有當其中一個物體的重量特別大,並且還距離比較近的情況下,才會和牛頓理論出現偏差。平時這一點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就比如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只有水星因為距離太陽太近了才觀察到了這樣的偏差。


那愛因斯坦是如何破解了重力的魔咒的呢?這部分內容我們後面會慢慢講到,我們先來看看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如果突然把太陽系中心的太陽拿走,我們的地球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們知道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概是1.5億公裡,相當於光花費8分半種走過的距離。所以,如果太陽突然被拿走了,我們地球上是不會有任何感覺的,還是可以看見太陽在那裡。

直到8分多鐘之後,天才會忽然黑下來,我們那個時候才知道太陽消失了。而在同一時間,太陽重力消失的信號才會傳到地球,重力也是按照光速來傳播的。所以啊,我們前面設想的利用重力超光速傳遞信號的想法也就泡湯了。

可是根據廣義相對論,上面說的情況還不是全部,更神奇的事情還有。大家可以想想,在水上飄著一個皮球,這時候你突然把球拿走會發生什麼?你一定會看到,從皮球下面的水面開始,會向外會散開一道道的波紋。如果你把皮球換成太陽,突然拿走之後,也會向外散開一道道的波紋,這就是引力波。我們在地球上,引力波傳到之後,我們是會感覺到引力在震蕩的。

引力波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結論,關於這部分內容我們下期再詳細介紹吧。


來源丨把科學帶回家


—— 正和島對路投資學院 ——


「正和島對路投資學院」是正和島社交投資最落地的方式,是企業家、創業者學習股權投資實戰的地方,只邀請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上課,講投資方法論、理念、賽道選擇、失敗案例;講怎麼投項目、投後怎麼做,怎麼退出等。


區塊鏈實驗室

招生對象:主要針對對區塊鏈感興趣的企業家、投資人、資深玩家、高淨值客戶參與。


微信分享互動群:不定期邀請區塊鏈項目、投資人、專家、民間高手分享乾貨互動。

要求群成員每周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島親不審核進群,非島親經審核交200紅包入群。


線下集訓營:

課程對象:有志於區塊鏈挖掘,但不知道如何參與的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

課程內容:邀請專家大咖系統講解

課程時間:2天1晚

上課地址:北京(報名30人滿就開班)


學費:島親價9800元;非島親12800元;

聯繫人:盧陽 L02130802(微信)  阿青 zlan2012(微信)



企業家投資訓練營


招生對象:有投資意願和能力,並願意分享的企業家和高管等高淨值人群,

可投資金額不少於1000萬。

上課理由:邀請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上課,講投資方法論、理念、賽道選擇、失敗案例;講怎麼投項目、投後怎麼做,怎麼退出等。


主要課程:天使投資班、VC投資班、PE投資班、資產管理班

1、一線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導師面對面講課;

2、分享投資理念、趨勢、方法論等;

3、投資實戰案例復盤;

4、邀請被投企業或正融資的項目路演,並由導師現場分析解答。


學費:島親價69800元;海客價79800元;非島親89800元;

           一期四個月課程

地址:北京

聯繫人:阿青 13521098361



招生對象:A輪融資創業者 

上課理由:從天使到A,從草根到規範作業,企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軌道,融資也更為急迫,這一期間,小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互動一起拿投資。


主要課程:

1、A輪融資基本要素 

2、如何建立估值模型 


導師:一線投資機構中堅投資人 

學費:9800元(拿到融資免費) 

地址:北京 

聯繫人:盧陽 15010428095 



招生對象:面向toB服務的創業者 

上課理由:未來10年,toB服務的上市公司肯定越來越多,大勢之下, 藉由投資,跟有共同夢想的小夥伴們一起結盟。


主要課程:

1、深入解析ToB服務的未來趨勢 

2、哪些投資機構深耕toB服務 


學費:12800元(拿到融資免費) 

地址:北京 

聯繫人:曹剛 18610811593 






●●●


相關焦點

  • 引力原來不是「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早已被愛因斯坦相對論推翻
    而這就是數百年前被牛頓總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並且在牛頓之後的兩百年之中,由於有越來越多天文觀測的結果符合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所計算出的結論,而被認為是絕對的真理。而即使有少數不符合定律的,也被當成是計算錯誤或者是有觀測不到的影響因素。
  • 愛因斯坦升級了牛頓的萬有引力,「他」升級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若問對人類科學發展做出不朽貢獻的科學家有哪些,相信裡面必然會有牛頓和愛因斯坦。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並提出力學運動三大定律,是天文學發展的推動者,物理科學基礎理論的奠基人,只這兩項被世人熟知的偉大科學貢獻,就足以讓牛頓之名永垂科學史冊。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
  • 愛因斯坦到底比牛頓偉大在哪些方面?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和牛頓都是物理學的大咖級別人物,從時間上看牛頓在先愛因斯坦在後,但是從名氣上來看,似乎愛因斯坦更佔據上風,那麼愛因斯坦究竟比牛頓再哪些方面技高一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白當我說愛因斯坦比牛頓更偉大,其實並不是否認牛頓做出的學術成果,相反小編認為牛頓也是人類智慧的代表,所以要比較出兩者誰更偉大其實很難,不過好在兩者所研究的對象範圍大致相似,因此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牛頓研究的對象是啥?
  • 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牛頓用自己製作的反射望遠鏡跟蹤這顆彗星,它的軌道完全遵循他在20年前建立的萬有引力定律。哈雷意識到牛頓研究非凡的意義,1687年,在哈雷的資助下,牛頓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牛頓在書中給出了牛頓三定律和第一個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任何有質量的粒子間相互吸引的作用,兩個質量m1、m2距離r的粒子受到引力F為:式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這個公式今天所有的中學生都耳熟能詳,它囊括了哥白尼、克卜勒和伽利略一直試圖解釋的有關太陽系的一切。
  • 印度部長稱不要研究數學 愛因斯坦發現萬有引力
    9月12日,印度工商部長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不要研究數學,數學永遠不會幫助愛因斯坦發現萬有引力」,引發網友群嘲:愚蠢有無限大。之後他改口稱「數學幫助愛因斯坦發現了萬有引力」,網友再次被逗樂。對此有網友嘲諷:都別爭了,愛因斯坦發現了萬有引力,牛頓寫了時間簡史,伽利略預言了引力波,霍金計算出了重力加速度。你這問題真沒水準,讓俺看看,居然還有跟俺一樣選亞里斯多德的。牛頓和愛因斯坦管不了印度。其實,研究數學確實可能不能幫助發現那些。當然,數學不只是在後來的計算和呈現出定律的時候用到了。
  • 牛頓or愛因斯坦,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科學界史上劃時代的領袖人物。伏爾泰曾這樣評價牛頓:「 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牛頓是一個百科式的全才,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建樹。關於牛頓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兩種共同構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石,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在數學方面,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創立和發展了微積分,開創了數學史上的新紀元。
  • 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理論更準確?
    今天,我們就倆聊一聊這個話題。"引力」現象其實「引力」這個詞並非是一開始就有的,最早人們關注到的其實是「引力」的現象。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開始在思考,為什麼大多數的物體都會往地上掉?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牛頓確實偉大,他可以被認為是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可能只有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才有可能媲美,如果把其他領域的貢獻也加進來,可能連愛因斯坦也只能望其項背。而牛頓對於「引力」現象的解釋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這個「吸引力」被他稱為萬有引力。
  • 牛頓與愛因斯坦誰更偉大?
    近代科學大師輩出,牛頓與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毫無爭議地排在前兩名,是因為他們為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體系指明了發展方向。牛頓創造了力學三定律,並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在一定限度的解釋了運動的本質及規律。後世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也無不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直至近代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牛頓的地位才被撼動。
  • 牛頓是如何統一力學江湖,發現萬有引力的?
    表面上這三個定律看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所以不少網友表示牛頓做的貢獻也不過如此,但是我們仔細看第一條和第二條你就會發現,其實牛頓的打破了人類幾千年建立的一個直覺: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力的供給就會靜止。因為我把一個小推車往前一推後松後,由於沒有力的供給所以車會慢慢靜止。這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對不對。所以牛頓其實是突破了這個直覺,建立了力和運動的真正關係。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能解釋廣義相對論三大預測嗎?
    1687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其中萬有引力定律成功解釋了天體的運動。並且,萬有引力還幫助科學家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但是,對於大質量和高速運動的物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不再適用,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卻彌補了這一缺憾。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黑洞的存在和水星的近日點進動。
  • 愛因斯坦和牛頓都在晚年研究神學?這是真正的答案
    在過去的500年裡,無數偉大的科學家誕生了,其中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兩個重要的代表。由牛頓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揭示了宏觀世界的運動定律,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闢了一個新的大門。因為牛頓和愛因斯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兩個科學家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也被稱為「科學雙雄」。然而,這兩個著名的科學巨人據說是世界在他們晚年,他們研究的是科學的反面,神學。
  • 人們把牛頓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麥克斯韋對電磁學的貢獻又如何?
    在物理學中,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地位不相上下,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的評選「千年思想家」當中,前三名依次是馬克思、愛因斯坦和牛頓,而麥克斯韋排在第九位。在人類歷史上,一共有兩次奇蹟年,分別是1666年「牛頓奇蹟年」和1905年的「愛因斯坦奇蹟年」,以紀念兩位科學巨人在這兩個時間段內做出了奇蹟般的貢獻。有詩人稱讚牛頓:自然和自然規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去吧!於是世間充滿了光明。
  • 牛頓的豐碑,萬有引力的故事
    要通俗地解釋萬有引力,我們需要回顧一下科學發展的歷史,因為萬有引力不光與科學有關,也與當時的政治、宗教、文化和歷史有關,這裡面發生了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昭示著人類認識自然、逐步走近科學的真相,還請小夥伴們耐心看下去。牛頓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前面並肩站著兩個巨人:克卜勒和伽利略。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怎麼看引力的?
    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使用他的萬有引力定律量化了這一現象,並將其表述為:在宇宙之中,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所有物體,並且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他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此,我們假設M和m是兩個物體的質量,r是它們之間的距離,G是引力常數,那麼就可以得出:F = GMm/r^2 。
  • 牛頓和愛因斯坦背道而馳,誰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後,牛頓對宇宙有了一些深入的見解,他認為宇宙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宇宙的空間,也和外界的任何事物無關。相對於宇宙空間的三維模型,時間是另外一個維度。這種宇宙絕對時空觀在當時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20世紀以後,愛因斯坦出現了,他對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沒有任何疑問,不過他對絕對宇宙時空論,卻有很大的質疑。
  • 100年前的一次日食證明了愛因斯坦是對的,而牛頓是錯的
    通過正確的觀察,人們可以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對牛頓引力預測的有效性。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現在已經整整100年了,也許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1919年5月29日,世界永遠改變了。數百年來,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 - 萬有引力定律 - 沒有受到挑戰,因為它的預測符合以往所做的每一次觀察或測量。
  • 也是英國的一場疫情,讓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統一了宇宙運動規律
    要說萬有引力,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這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提出的力學理論。這種引力存在於宇宙中大小角落,大到月球、地球、太陽、星系、黑洞……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也就是說,只要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
  • 麥克斯韋是電磁學的集大成者,為何要比牛頓、愛因斯坦低一檔?
    牛頓統一了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既然都是統一,為何麥克斯韋就不能和牛頓、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呢? 主要還是由於牛頓和愛因斯坦實在是太牛了,比麥克斯韋要牛。
  • 愛因斯坦能和牛頓相提並論嗎?為何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學卻不可以
    引言:物理學領域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一牛二愛三麥,這句話總結了物理學領域的主要任務貢獻,意思是牛頓是物理學第一人,愛因斯坦排在第二,而麥克斯韋則排在第三。雖然有很多人對此排名有爭議,那麼他們到底是在爭什麼呢?